科学网-在线访谈-2011年基金放榜:你中了吗?
2011年基金放榜:你中了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公平性相对较高、资助面广而与众普通科研工作者密切相关,有关国家基金的话题一直都是科学网的热门话题之一。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经公布,今年您的基金项目是否中了呢?
      2011年8月29日14时,科学网邀请戴世强、唐常杰、赵斌等嘉宾(参与评审的专家、成功申请到基金的科研人员),与广大网友就基金政策、基金申请及评审经验等话题进行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访谈内容(共283个问题,163个回复)
lgchem:对赵斌 赵老师您好! 关于青年基金的申请,主要看中的是申请者哪方面的条件?
2011-08-29 14:53
本期嘉宾
赵斌:如果我评,我更看中是否有创意,而这个创意有一定的基础(我个人并不反对异想天开,但一定要有根据)。
2011-08-29 14:55
AliceChen:对唐常杰 怎么规避某些评审人特意整申请人的现象?可否让以后的申请人在提交申请书时列出回避的评审人呢?
2011-08-29 12:38
本期嘉宾
唐常杰:可以在递交申请书时候 提出回避某评审人。
2011-08-29 14:55
hanlingeorge:对赵斌 尊敬的专家,我今年第一次申请青年基金,5个专家中有的建议优先资助,有的却说不予资助。有意思的是一个专家优先资助的理由却是另外一个专家不予资助的理由。不知这是为那般呀?
2011-08-29 14:49
本期嘉宾
赵斌:很正常的情况。专家来自不同领域,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2011-08-29 14:54
忘忧草:对唐常杰 唐老师:西部地区的申请书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大吗?
2011-08-29 14:39
本期嘉宾
唐常杰:有差距,近年来,西部申请书的撰写方面也在提高。 在内容上,谈成果时候,有一些差距。在创新想法有一些差距。新方法+新对象的少一些,新对象+旧方法或新方法+就对象的多一些。
2011-08-29 14:53
sci789789789:对戴世强 今年的面上项目执行期限为4年, 每年只有一次申请, 中标率为21%左右. 很多很好的项目申请的得不到资助, 这样既影响很多研究的开展, 又浪费了许多申请者的血汗与精力! 因此, 面上项目的执行期限能否改为弹性的2-4年, 每年申请次数能否改为一年两次或三次? 每年的资助率能否增加到45%-55%?
2011-08-29 14:44
本期嘉宾
戴世强:你的这些方案实施起来有难度。我倾向于适当增加资助率。每项的强度不用太增大了。大致到数学学科的资助率就可以了,也就是说,30%左右。
2011-08-29 14:52
labsteambuy:对赵斌 赵先生,您认为现在国家基金资助面太大了?你不觉得有很多项目该支持却因为项目数限制而不得不忍痛割爱吗?许多函评专家都有这样的经历,面对手头上许多优秀本子,令人难以取舍,只能按15%的比例,枪毙一些。
2011-08-29 14:47
本期嘉宾
赵斌:有时候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一大堆本子中就找不到几个像样的,那怎么办?拿到课题的人从来不嫌自己的课题多,没有拿到课题的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如此而已。
2011-08-29 14:50
sci2007:对戴世强 大额度、经费多的大项目未必就成果就出得多,应该好好算算投入产出比。
2011-08-29 14:41
本期嘉宾
戴世强:很同意你的这个意见。基金委也在考虑这一点。例如,把重大计划的大部分变成重大计划培育项目,每个项目的资助力度与面上项目差不多。
2011-08-29 14:48
sci2007:对赵斌 大额度、经费多的大项目未必就成果就出得多,应该好好算算投入产出比。
2011-08-29 14:41
本期嘉宾
赵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1-08-29 14:48
fcmxx:对赵斌 网上传言以后基金申请可能改为:每个人的在研项目将从目前的2项减为1项,一个项目完成后才能申请下一个,请问属实吗?
2011-08-29 14:43
本期嘉宾
赵斌:我希望这样的规定早日出台。其实,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他们其实也是基本上是这样在做。
2011-08-29 14:47
songxiao:对唐常杰 有没有什么措施监督评审专家使他们更自律
2011-08-28 13:37
本期嘉宾
唐常杰:可以用专家评审结果和最后结果比对。因为最后结果是由很多专家,经过多多道评审程序的结果,是比较正确的。 二者相比,计算一个均方差和最大误差。反过来对专家进行评审。 这涉及复杂的人与社会的问题,需要基金委用过去的数据先内部抵做数据挖掘,看看是否有比较准确的人性化的方案。
2011-08-29 14:47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