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连日来,高铁动车事故频出,引发各界强烈关注。科学网将于7月26日下午14:30-16:30举办“解析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特邀交通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多名专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铁路信号专家闵应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气象学家丁裕国;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教授、动车专家罗世辉;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麻庭光;雷电防护专业人士丛远新;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科院教授沈阳等)、亲历事故现场的网友(温州都市报时政要闻部副主任吴智勇、新浪微博网友小刀)和关心铁路交通安全的科学网博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单涛涛博士等)做为嘉宾,与公众面对面交流铁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问题,共同探析7.23动车事故原因。
访谈内容(共717个问题,361个回复)
新浪网友:对吴智勇 想请问各位专家,车体拉下拆卸清理前,里面仍有活人或者遗体的可能性究竟如何?
2011-07-26 15:47
本期嘉宾
吴智勇::【温都滚动播报】 温都记者潘贤群 @记者p 事故现场发回消息:这位老者的妹妹和妹夫事发时都在D3115的16号车厢,双双身亡。妹妹的遗体找到时只有半个脑袋,老人求专家组拆开车厢找找看,找到妹妹后再把车厢运走,专家表示无能为力!http://t.cn/alXOf7
2011-07-26 15:50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对丛远新 司机有什么责任?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否防止和避免的措施? 如何监管?
2011-07-26 15:36
本期嘉宾
丛远新: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理应有防止和避免的措施,至少有防范雷击的措施,只是没实施好
2011-07-26 15:49
hbhsgy:对罗世辉 动车组的备用电源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它主要是提供生活用电还是牵引动力用电?如果真能牵引动车组,那它至少能够行驶多少公里?
2011-07-26 11:31
本期嘉宾
罗世辉:不会用于牵引。
2011-07-26 15:49
zr51cf:对闵应骅 司机改成手动,是否调度室有自动显示?有没有必须主动报告的第二重规定?
2011-07-26 15:47
本期嘉宾
闵应骅:调度中心会知道的。但是有时间延迟。
2011-07-26 15:48
haoqianyong:对丛远新 追尾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吗?如果找到了为什么不公布?如果没找到,还继续运行,绝对的草菅人命。
2011-07-26 15:39
本期嘉宾
丛远新:我不知道
2011-07-26 15:48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对麻庭光 对如此严重的事故怎能不事先设计防范?
2011-07-26 15:45
本期嘉宾
麻庭光:最难以防范的,就是人错,比如你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不知道他何时会放炮,所以方不胜防。
2011-07-26 15:48
新浪网友:对闵应骅 想请问各位专家,车体拉下拆卸清理前,里面仍有活人或者遗体的可能性究竟如何?
2011-07-26 15:47
本期嘉宾
闵应骅:这可真不好说。
2011-07-26 15:48
haoqianyong:对闵应骅 追尾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吗?如果找到了为什么不公布?如果没找到,还继续运行,绝对的草菅人命。
2011-07-26 15:39
本期嘉宾
闵应骅:不知道。
2011-07-26 15:47
bless:对丛远新 您好,在发生事故前一天高铁的那个总设计师好像说过中国的高铁在世界上算是先进的吧,第二天出事了,然后有人说,外国有雷电中国也有,外国有高铁中国也有,既然咱们的高铁如此之先进我想就不用分析,那我想请您分析一下中国的雷电和国外的有何不同吧?
2011-07-26 15:42
本期嘉宾
丛远新:没什么不同! 只是,国外更加重视防雷接地,国内更草草了事,喜欢赌运气。
2011-07-26 15:47
rainbowend:对麻庭光 那这次事故在救援人员生命探测器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决定放弃救助清理现场,您认为是否妥当?
2011-07-26 15:44
本期嘉宾
麻庭光:我认为是领导希望早日恢复,所以放弃。问题在于是技术领导政治呢,还是政治领导技术。不幸,安全问题上,常常政治优先,技术退让。
2011-07-26 15:47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