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连日来,高铁动车事故频出,引发各界强烈关注。科学网将于7月26日下午14:30-16:30举办“解析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特邀交通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多名专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铁路信号专家闵应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气象学家丁裕国;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教授、动车专家罗世辉;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麻庭光;雷电防护专业人士丛远新;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科院教授沈阳等)、亲历事故现场的网友(温州都市报时政要闻部副主任吴智勇、新浪微博网友小刀)和关心铁路交通安全的科学网博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单涛涛博士等)做为嘉宾,与公众面对面交流铁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问题,共同探析7.23动车事故原因。
访谈内容(共717个问题,361个回复)
shaoww:对吴智勇 奇迹的发生是否说明生命探测仪是假冒伪劣产品?会追究厂家的责任么?
2011-07-26 14:12
本期嘉宾
吴智勇:请你到我的微博里看看:http://weibo.com/1942600194 @卫界:http://t.cn/aj7uCp 终于有人公开说出了“天机”,我担心他会遭到暗杀。大家一定要将这个视频转到底,因为很快就会被删除!大家要将真相转到每个人都能看到!转起来,转真相!转转转,为死去的人转,为真相转,为真理转!
2011-07-26 16:19
topmm:对罗世辉 高铁与普通列车相比,速度要快得多,象雷电、暴雨、积雪这些灾害天气会对高铁运行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另外,高铁的受电弓是怎么个原理?
2011-07-26 16:09
本期嘉宾
罗世辉:在各种交通系统中,铁路对气候的适应性是最强的,除非非常大的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铁路应该能够适应。对高速而言,速度比普通列车高不少,但它的线路条件比普通线路也好不少,轮轨间的摩擦利用可以实现的速度是很高的,这些是有科学根据的。 受电弓是列车获取电能的部件,位于车顶,工作时靠一定的压力(约15kg)与列车上方的接触线弹性接触,在运行中存在摩擦并受电。
2011-07-26 16:17
rainbowend:对闵应骅 闵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您似乎没有回答。动车转入人工调度,您认为有没有增加追尾和其他事故的风险?如果这个决定存在的话,您认为这个决定是否妥当?
2011-07-26 15:48
本期嘉宾
闵应骅:司机应该有手动的权利。否则,机器出了毛病,他就束手无策了。
2011-07-26 16:16
sunset78:对闵应骅 再次请问闵老师,究竟有哪些层级的信号(人工的和自动的,包括轨道电路、车载ATP、车载LKJ、地面TCC、地面CTC调度、旅客和司机的紧急制动等)可以参与控制,特别是制动?其中的优先级如何?谢谢!
2011-07-26 15:48
本期嘉宾
闵应骅:好像我已经回答过了。
2011-07-26 16:15
pvc:对闵应骅 之前央视介绍的铁道部自行开发的防追尾系统为何没有起到作用?自动闭塞系统是怎么回事。
2011-07-26 15:50
本期嘉宾
闵应骅:我们的新闻报道,有时是起鼓励的作用。
2011-07-26 16:14
walkwithGod:对闵应骅 请问,现在出事列车已经被切割、掩埋,是否会影响到事故原因的判定和责任、赔偿判定?
2011-07-26 15:50
本期嘉宾
闵应骅:我说不清。可能会有影响。
2011-07-26 16:13
pvc:对闵应骅 哪位了解:铁路对动车或高铁的运行故障管理有什么样的相关技术规范或管理机制?
2011-07-26 15:51
本期嘉宾
闵应骅:铁路规章制度应该是比较全的。
2011-07-26 16:1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对罗世辉 对高速运行的安全性是如何预估和保证的? 有哪些尽可能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
2011-07-26 15:52
本期嘉宾
罗世辉:从列车本身:对车辆的每个部件都有严格的试验要求,并且有相关国际国内标准来衡量。整车完成后需要进行高速试验,比如滚动台试验,然后上线中进行试验运行,积累了一定里程后再进行定型试验。 这次事故是系统运用中存在问题,什么问题只有等调查结论了.
2011-07-26 16:12
zr51cf:对闵应骅 还请教您一下,高铁配雷达吗?
2011-07-26 16:06
本期嘉宾
闵应骅:据说有。
2011-07-26 16:12
topmm:对闵应骅 高铁与普通列车相比,速度要快得多,象雷电、暴雨、积雪这些灾害天气会对高铁运行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另外,高铁的受电弓是怎么个原理?
2011-07-26 16:09
本期嘉宾
闵应骅:这属于电力机车专业。我不懂。
2011-07-26 16:11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