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7.21北京暴雨之后
7.21北京暴雨之后
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来最强暴雨,导致城市发生严重内涝,并引发泥石流灾害。北京暴雨引发严重积水、交通瘫痪,症结何在?有何破解办法?如何应对暴雨导致的次生灾害?科学网携手新气象邀请市政给排水、道桥、气象、水土环境、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专家就广大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访谈内容(共271个问题,131个回复)
zly89:对吴方同 有业内人士说北京是“以排为主”而国外是“排蓄结合”,能不能给我们普及一下两者的区别?为何两者的实际使用差别那么大?我们如果采用后者会有什么样的困难?
2012-07-24 09:17
本期嘉宾
吴方同: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有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设计重现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少年一遇。当出现降雨强度小于或等于设计值的降雨出现时,如果排水系统运行正常的 话,不会出现积水。这时就是“排”了。当出现降雨强度大于设计值的降雨出现时,则肯定会积水、排水不畅。“排蓄结合”则是大于时一部分雨水用调节构筑物先储存起来,雨后再排水,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积水的问题。“排蓄结合”是解决现在城市排水问题的方法之一。
2012-07-24 10:11
shenghoenyue:对段丽 问两位老师两个问题、 一、北京的近年城市创新建筑规划是否合理?因为北京已经不是第一次发大水了、为什么呢? 二、721降雨时间是十六小时、北京气象局作过几次橙色预报?什么时间段作?有没有及时向北京相关部门汇报或联系?
2012-07-24 06:56
本期嘉宾
段丽:北京市气象台在721暴雨前和期间,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期,暴雨黄色预警3期,暴雨橙色预警2期;雷电黄色预警1期。
2012-07-24 10:09
WONTON:对张丽萍 北京作为首府,却连60年一遇的大雨都扛不住,还死了这么多人,这不能不说是耻辱!北京每年的市政投资估计都拿去搞面子工程了,就连紧临长江的南京也难逃厄运,北京只是中国现代城市的一个代表罢了.我不想给各位专家提问,提了也没用,因为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这个访谈我感觉也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茶话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2-07-24 09:56
本期嘉宾
张丽萍:你也太悲观了,总是有办法会解决的
2012-07-24 10:08
zly89:对李之红 对北京今后的桥梁设计,您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么?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您觉得目前北京的桥梁设计有何缺陷?该如何改进?
2012-07-24 09:31
本期嘉宾
李之红:就目前来说,北京的道路与桥梁,尤其是城市道路与立交桥的设计本身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部分缺乏人性化设计,由于道路交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其实是需要多方协调配合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功能的发挥。比如说立交桥在设计时的排水问题,由于目前北京市的排水设计年限仅仅是3年,所有对于61年一遇的洪水,排水设施其实很难满足,那么就需要通过良好的预警机制和应急策略来补充。遇到下穿式立交桥时应该设立时时监控的机制,及时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尽量绕道而行,保证安全
2012-07-24 10:07
xunmeng1985:对段丽 老师您好,对于这样的大雨为什么没有做提前的一个预报呢,也好让人们有所准备吗?难道我们当前还没有这样的技术》
2012-07-23 20:27
本期嘉宾
段丽:这一次暴雨预报还是比较早的,19日下午开始发布21日-22日有大-暴雨的提示。20日北京市气象台已经通过北京晚报向市民发出预报,21日下午开始北京将有暴雨。
2012-07-24 10:05
SGMK:对吴方同 段老师,这次暴雨的降雨量是北京市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的最大降水量。由此,此次大雨被媒体解读为61年一遇。,“多少年一遇”是一个怎样的衡量标准?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到,百年一遇的事情,几乎年年遇?
2012-07-23 16:41
本期嘉宾
吴方同:多少年一遇是降雨的重现期的问题,指大于或等于某一指定暴雨强度的暴雨出现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这里边是个统计概率问题,重现期越长,对应的暴雨强度就越大,碰到的几率就越小,但不是说百年一遇就不能一百年内不会出现两次,只是理论上出现的概率小。
2012-07-24 10:04
songxiao:对段丽 为何暴雨事故多发生在立交桥下?那像中关村一桥二桥那种深槽式的桥岂不也很危险?
2012-07-23 19:32
本期嘉宾
段丽:由于城市地面硬化范围越来越大,雨水自然下渗受到严重阻碍,当出现强降雨时大量雨水只能向低洼地区聚集,下凹式立交桥底常常是多条街道和路面的低洼点,所以立交桥下经常发生积水险情。
2012-07-24 10:04
科学网编辑部:对陈安 新浪网友哲学页面评论:应该i对比下广州等南方城市,同样大的雨,为什么不一样的损失?差异在哪里?原因就 找到了。
2012-07-23 16:57
本期嘉宾
陈安:记得硕士时候和生物系的朋友一起撰写论文,题目里一开始就是“华北平原旱作区”云云,北京也应该属于这样的区域,所以,缺水是基本状态,而多水是罕见状态。尽管我不是搞生态学的,但是可以肯定广州绝对不是“旱作区”,那么,同样规模的雨,广州一段时间里下9N次,而北京可能连N次都不到,所以,不同区域的城市对于暴雨的防范标准也会有差别。 而同样地,2008年初的那次雪灾,很多人说发生在东北属于毛毛雨啊,可是,到了南方,就可怕到成为灾难。 当然,在前面问题的回答中,我也说到应该做“极限压力策略”,说白了,就是在防涝的问题上,北京向广州标准看齐;而在防寒的标准上,广州可以向北京的标准看齐。 不过,这样做消耗社会资源就会太“过”,在我国经济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背景下,会显得“奢侈”了些。但是在北京这样的全国人民集中支持的首都,关键基础设施做到承受灾害带来的“极限压力”还是有可能的。
2012-07-24 10:04
SGMK:对陈安 段老师,这次暴雨的降雨量是北京市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的最大降水量。由此,此次大雨被媒体解读为61年一遇。,“多少年一遇”是一个怎样的衡量标准?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到,百年一遇的事情,几乎年年遇?
2012-07-23 16:41
本期嘉宾
陈安:因为这个问题是向段老师提问,同时发给了我,就插科打诨一句非正式回答吧。 “百年一遇”三个含义: 1,一个普通个体一百年才遇到一回。但是一个做应急管理的人,可能一年几遇,所以,要看这个成语的“对象”; 2,发明“百年一遇”这个词的是文学家,而不是科学家,所以,得按照文学的标准才理解; 3,参考“百年修得同船读”词条,也是“一遇”,只是场景换在了船上。
2012-07-24 10:03
pvc:对陈安 对于像21号这样的暴雨,一般能提前多久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
2012-07-23 15:09
本期嘉宾
陈安:其实,如果大家关注气象预报,就会发现48小时前预报的当前天气状况和24小时预报的就有不小的差距,从这里可以看到,预报的准确度随着时间的推进,会逐渐准确,但是,是否能有稍微中期一点的预报?比如三天或者一周,这个是有的,但是准确性还不能很好地保证。 如果大家对当年的麦莎台风还有印象,就应该知道,我们对于麦莎台风的预报是不尽准确的,当时的北京就象这次一样,做好了非常周密的准备,但是,最后麦莎与北京“擦肩而过”。可以这么说,24小时的天气预报已经相当准确,肯定比48小时的更为准确,而48小时的比72小时的要准确得多。就我的知识范围而言,大致如此。本次访谈中有气象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回答应该更权威些。
2012-07-24 10:03
147 条记录 13/15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1   12  13  14   15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