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师生夜话
师生夜话
就《逃离“科研”》话题,其中很多年轻学子、青年教师表达了科研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科学网特别推出“师生夜话”在线讨论(非限时讨论),邀请程代展、张海霞、马臻、王德华、刘庆生、吕喆等几位热心老师与年轻学子、青年教师就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
访谈内容(共1382个问题,767个回复)
cengjinhyongyou:对马臻 请问马老师:在美国找教职很难吗?您当初为什么不留在美国工业界呢?另外您是怎么处理家庭关系的呢?比如父母赡养。谢谢
2012-11-24 01:05
本期嘉宾
马臻:是很难找教职,特别是对于“外国人”。我对工业界工作不感兴趣,除非被逼得没饭吃了。关于工业工作和学术界的区别,见科技导报第32期主编心语栏目:www.kjdb.org。关于赡养父母,目前我的父母生活能自理,主要还是家庭和事业的矛盾。
2012-11-24 02:58
ljrlove2008:对马臻 国内读博环境怎样?
2012-11-23 20:49
本期嘉宾
马臻:能出去尽量出去。
2012-11-24 02:53
choicheukyin:对张海霞 我很赞同您的这番言论“所谓的成功和敬仰,不是那些形式上的,是自己内心的自信,作为一个站得正、行的直的知识分子,我走到哪里都是堂堂正正的让人尊敬的,这就是自己的追求。我们做事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这一份自己的尊严、不断地汇集这些普通人民的尊严就形成了国家的尊严,引导每一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不论是从精神上,如莫言,还是在物质上,如袁隆平),都是我们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诺贝尔奖不是!” 我会自勉的 真诚地对您说声谢谢!很感谢您的回复!今晚很有收获 我静下心来想想这些问题 捋一捋 您时间也到了 晚安~
2012-11-24 00:32
本期嘉宾
张海霞:谢谢,我们以后再聊,反正这个论坛是长期的,大家可以慢慢来。晚安,我也要下线啦,明天还有两场报告。
2012-11-24 01:03
urology007:对张海霞 首先对各位老师在科研方面的热情和贡献表示钦佩!本人现在上海,博三,马上毕业了,面对两种抉择,困扰良久:一种是留在上海,做着临床的同时继续搞不是特别喜欢的科研,每天马不停蹄地的奋斗,当然也会有比较丰厚的收入,只是可能没有很多时间来好好享受生活,不能经常陪陪父母;另一种是回到二线城市,没有很快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拿着上海三分之一的收入。偶尔做下科研,让三年的博士生涯略有所值。但是我可以有较多的时间陪在妻儿父母的身边,可以有较多的机会品味生活。我知道自己的路还是需要自己选择,但仍然很想知道,以各位老师过来人的经验,您们都会选择何种生活方式?谢谢!
2012-11-23 20:26
本期嘉宾
张海霞:你的提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身边也有学生一直就不断在为这个问题纠结(特别是成家了的),您的具体情况我不知道,我只能泛泛地说一下我的看法:我知道在北上广生活的压力很大,在好的科研单位做科研的压力也很大,可是你不觉得正是这种压力给了你做事的无穷动力吗?就如在美国做一个年青教授,要在6年左右的时间里证明自己才能有一个较为稳定的饭碗和尊严一样,很多人艰辛地走过来啦,很多人选择了离开,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你可以看到他们的不同,哪个是你想要的?这真的需要问问自己、好好想想。几年前,一位很不错的博士毕业,来找我聊天关于毕业去向的问题:一个很好的985高校要他,他老婆在的二线城市的三流学校也要他(条件更好),他去哪里?很纠结,他最后选择了去三流学校,当然后来我又举荐他去了新加坡和MIT的交流项目一年,他现在这个学校搞得很不错,据说也某长了,前几天来学校还给我送了很好的茶叶(尽管我不在,让我的同事一定转交),看来日子过得不错,当然科研的进步确实不能与读博士的时候再相提并论啦(反正我没看到他有什么论文发表)。遗憾吗?也许他自己并不遗憾,可是他在新加坡的导师每次见到我就说此事,这么好的一个材料怎么这么糟蹋自己?!我只能笑笑,这是他的选择,作为老师,我只能祝福,力所能及地帮助。说到这里吧,其实无所谓好还是不好,主要看你要什么。
2012-11-24 01:01
sz1961sy:对张海霞 做研究的逃离,做贸易的只迷信国外,中国科技还有什么不沦陷的?!根源在哪?!九斤老太太现象?!
2012-11-23 21:02
本期嘉宾
张海霞:问题较大,有时间写篇博文探讨,谢谢沈老师上线支持!
2012-11-24 00:48
choicheukyin:对张海霞 很感谢您的回复,这是我从自高中过后 北大自主招生过后第一次和北大老师交流这么多。您很用心,也很负责任,我一定会仔细想清楚的。如果以后有幸 能成为你的学生,当我跟您说起今晚的夜话之后,我一定觉得很幸福(虽然我现在还很乱) 但是我今晚认真的思考了问题。我现在读大三 一定会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一条一条看您的回复 看到了您对好学生的定义 我对自己有了希望。我一定会加油!
2012-11-24 00:42
本期嘉宾
张海霞:祝福你,也期待你的好消息!睡个好觉,明天是崭新的一天!
2012-11-24 00:47
gongyubin:对张海霞 谢谢各位老师。1、这个事件很有积极意义,会使上上下下各层反思2、怎么培养兴趣,终究需要一些较明确的解决方案3、公共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等待遇该上涨4、更期望您们向能起作用的高层反应这些问题
2012-11-24 00:30
本期嘉宾
张海霞:谢谢你的总结,我也觉得很欣慰这个平台能够这么快搭建起来,前天晚上跟学生谈完心,我一个人走在未名湖畔就在想:我们到底是怎么了?错在哪里?怎样改进和增进师生的了解以及各代人之间的沟通?......骂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会更增加对立,确实夜不能寐,再看科学网上这些老师的博文,想着有这么多认真负责的老师,为什么不能一起做点事情来改善一下?一起做一个跟大家的长期的深入互动,于是跟几位素不相识的老师联系,没想到一拍即合,大家都觉得很好,当然跟科学网的负责人一说也就立马行动起来,今天就上线了,真是太好了,我感谢各位同学和朋友的提问,在这里我们是真心的来交流和解决问题,我们是朋友。我想,以后我们的许多美好夜晚,我们都会在这个聊天室里度过,我们一起来让中国科学的夜晚变得美好,也起到科学的黎明早点来到!
2012-11-24 00:46
RPFeynman:对张海霞 张老师,您好。看到你前面的回答,我收获颇丰。我现在本科,学习材料物理,但是很喜欢理论物理,不知道研究生时要不要读理论物理。因为材料现在我的学校做的挺好。老师,我将来很想到国外去读书,目前正在准备托福,不知道能否给想出国的学生一点建议?谢谢啦
2012-11-24 00:35
本期嘉宾
张海霞:看你的网名,知道你喜欢物理,喜欢科学,看看《费曼的彩虹》一书,很好,做理论物理很好,我刚才来出差的飞机上和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同行,很好,中国需要,世界需要,宇宙都需要,祝福你,托福啦!
2012-11-24 00:38
choicheukyin:对张海霞 没有我们这一代人自甘奉献的牺牲 就不会有带动起下一代牺牲的希望。但是 如此往复 必然会经历一个继续享乐的过程,正如朝代更迭一样。历史不会一直在牺牲,总会有停下脚步来享受的那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 所以我们是应该一直去追求这个共产主义让他不要达到的好?还是让他快点达到,达到了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我觉得,只有追求一个平衡,一个社会责任感奉献和自身利益的平衡。我打个比方 如果您的工资不能负担 你女儿的生活起居,你还会做科研么?
2012-11-24 00:29
本期嘉宾
张海霞:这个问题有哲学的高度,但是记住那些富不过三的教训,很残酷,就是人自身的惰性,欧洲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如果你去过乔家大院参观的话,会记得这个故事,一时兴盛无两的乔家最后衰败了,只有一支活得不错,就是读书的这一家,至今都不错。还有很多这样的家族故事,所以,努力做一个好的知识分子是长期的任务,不仅为自己,也为这个社会积极向上。至于如果我养不起孩子,会不会还继续做科研,这个问题无法假设,因为这个家不仅有我还有我的先生,我们一起为这个小家努力,我们不会让它发生,及时真的有大难来临,我们也会一起走过苦难,我还是会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哪怕卖字为生。
2012-11-24 00:36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 各位嘉宾老师和网友们,辛苦了!访谈不限时,大家注意身体!
2012-11-24 00:34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