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连日来,高铁动车事故频出,引发各界强烈关注。科学网将于7月26日下午14:30-16:30举办“解析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特邀交通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多名专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铁路信号专家闵应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气象学家丁裕国;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教授、动车专家罗世辉;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麻庭光;雷电防护专业人士丛远新;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科院教授沈阳等)、亲历事故现场的网友(温州都市报时政要闻部副主任吴智勇、新浪微博网友小刀)和关心铁路交通安全的科学网博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单涛涛博士等)做为嘉宾,与公众面对面交流铁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问题,共同探析7.23动车事故原因。
访谈内容(共717个问题,361个回复)
magebi:对沈阳 铁道部现场处置的官员是人生养的不?
2011-07-26 15:28
本期嘉宾
沈阳:一声叹息
2011-07-26 15:33
zr51cf:对闵应骅 您说:首先要确认后车是否收到了信号?没收到,是否制动了?何时改的司机手动? 我也认为司机死亡,对调查事故非常不利,可如过没搞清您说的是否系统自动紧急刹车,或者为什么没自动紧急刹车,没查清原因,排除系统缺陷,就急着通车,这是不是不太妥当?
2011-07-26 15:31
本期嘉宾
闵应骅:反正应该彻底查清原因,才有利于不再犯。
2011-07-26 15:33
xupeiyang:对吴智勇 地震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常识,就是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那么到现在还没到72小时,里面到底有没有生命体征?为什么小女孩完全靠自己的生命的奇迹来存活,那在这种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这个奇迹更多的助力?给她空间,而不是我们本身也成了一种阻碍?
2011-07-26 14:56
本期嘉宾
吴智勇:你的很多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http://wzcs.wzdsb.net/thread-158082-1-1.html http://weibo.com/1942600194
2011-07-26 15:33
magebi:对麻庭光 铁道部现场处置的官员是人生养的不?
2011-07-26 15:28
本期嘉宾
麻庭光:???
2011-07-26 15:33
weiming81:对小刀 请问前车车头在事故现场吗?
2011-07-26 15:29
本期嘉宾
小刀:当时在的
2011-07-26 15:3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对麻庭光 与雷击有什么关系? 在设计时是否考虑到? 设计上是如何解决的? 这次为何出事故?
2011-07-26 15:28
本期嘉宾
麻庭光:工程上总有一个设计容量问题,这个最大的容量,往往不能包括100%的气象条件,那么在99%以外的小概率事件发生,就很难考虑到。比如,我们不能设计出完全不燃不倒塌的建筑,因为那是碉堡,谁也不喜欢住。
2011-07-26 15:32
xupeiyang:对丛远新 人名呢?名单为什么不公布?还有什么工作做到位的情况下,才公布名单呢?以人为本的角度,以这些乘客为本的角度,他的亲属为本的这个角度,那就应该第一时间把所有的名单全都公布出来。
2011-07-26 14:54
本期嘉宾
丛远新:嗯,去跟铁道部理论去。
2011-07-26 15:32
libinglinger:对单涛涛 各位专家好,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疑问:现在很多失踪人员并没有联系上,这关系到失踪人员和遇难人员的具体人数。但是,动车是实名制购票,为什么铁道部迟迟不公布乘客人员名单和身份证。这对于家属确定乘车者有重要的帮助。
2011-07-26 15:06
本期嘉宾
单涛涛:应该第一时间公布名单。
2011-07-26 15:32
magebi:对罗世辉 铁道部现场处置的官员是人生养的不?
2011-07-26 15:28
本期嘉宾
罗世辉:当我看到一位女大学生拔通了家里的电话却发不出声音最后去世了,非常难受,也为我也是铁路科技人员而感到羞愧。
2011-07-26 15:3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对丛远新 黑匣子已经找到,事故原因究竟何在?
2011-07-26 15:26
本期嘉宾
丛远新:是找到了,可惜,我没看到
2011-07-26 15:31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