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师生夜话
师生夜话
就《逃离“科研”》话题,其中很多年轻学子、青年教师表达了科研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科学网特别推出“师生夜话”在线讨论(非限时讨论),邀请程代展、张海霞、马臻、王德华、刘庆生、吕喆等几位热心老师与年轻学子、青年教师就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
访谈内容(共1382个问题,767个回复)
zhfliang:对刘庆生 老师,您好!我本科是学化学的,但是我对数学,物理都很感兴趣,目前在自学这方面的课程,我的想法是掌握很多知识之后再去做科研,但是有些老师觉得应该是边做科研边学,请问该如何想呢?
2012-12-04 13:25
本期嘉宾
刘庆生:数学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工具,多学点没有问题。但还是要结合你将来科研方向来学,你的老师说的对,我们不能想象打好基础再科研。打好基础的标准是什么呢?我儿子现在从事“博弈论”在无线通讯中的应用研究,而博弈论就是他后来自学的。所以,一个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将受用终身。
2012-12-04 14:54
tk918:对刘庆生 各位老师 你们好!还是很荣幸的能有机会和诸位请教一些问题,我是一名学地质的大三学生,对于科学研究这方面有着某种兴趣,十分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地质方面的人才,我个人比较喜欢去实践,但是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一次实习完了之后估计就没有或是很久才会有第二次实习,致使我们的知识很快的遗忘掉了,就算事后去看看书回忆一下,但这也只能回想起一些表面的意思,无法获得实践过程中的那份体悟,因此也会导致我们一出去实习,就几乎和一个新人一样什么都不会。当然,我也认为理论课也很重要,想问一下各位老师,我们自身如何来调节这种理论和实际的不协调?(估计等学校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如何不让自己落入到“空想家”或是“实干者”的俗套之中?
2012-12-03 21:45
本期嘉宾
刘庆生: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形象思维很重要,所以正如你说的实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经强调这儿的学生要经常去学校博物馆,保持对各类岩石、矿物的认识。此外也可以组织同学去周边山上观察岩石结构等。总之,只要是个有心人,总是有办法的。
2012-12-04 07:26
xudahai:对刘庆生 各位老师,想必你们都会定期和你们的研究生做seminar ,你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学生所做的seminar的,到底什么样的seminar才更有成效?
2012-12-03 20:08
本期嘉宾
刘庆生:不一定seminar。开始以文献讨论为主,后面当有具体成果时再讨论成果的创新性及文字表述(包括中英文)等,为提交手稿做准备。
2012-12-03 21:14
Davidlee123456:对程代展 老师你好。我对所学的专业很感兴趣,但总感觉我的学习方法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我讨厌啃课本式的学习,喜欢广泛阅读原版著作,尽力汲取新的知识,对课本上的习题做的相对少一些,因而考试成绩不高。我不想想很多同学那样不停地做题目,又找不到这种平衡,因为毕竟精力有限。我觉得考试成绩不能反应一个人的科研能力,达到80就可以了,不必一定90多分。但保研出国都要求成绩很高才行,跪求老师能给我一些意见,我现在大三了,想去顶尖高校读研,又担心没有保研的资格。谢谢老师了!
2012-12-01 16:42
本期嘉宾
程代展:个人经验:数学类课程一定要多做题, 聪明是必耍条件, 只有加上勤奋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2012-12-03 14:18
fisiksnju:对程代展 老师们好!我是一名物理系大三的学生。目前基本上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成绩能够排在前10%),但是总感觉自己创造力不够,没有办法像某些同学那样能够对问题给出非常深刻的分析和理解,并自创一些神奇的方法解决问题。请问各位老师该怎么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012-12-02 21:20
本期嘉宾
程代展:相信这是个集累的过程, 也应更自信些.
2012-12-03 14:10
nihaolife:对程代展 程老师您好,现在人很容易被外界影响而显得很浮躁,我们研究生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心专注于学术科研呢
2012-12-02 22:06
本期嘉宾
程代展:人生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先把眼前这一步走好. 未来的事就等将来再说吧.
2012-12-03 14:08
wangxuyang413:对张海霞 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地质学研一的学生,感觉自己挺喜欢搞这个的,也想一直做下去,但是自己英语老差劲了,是不是学不好英语就不能搞科研啦?
2012-12-01 12:26
本期嘉宾
张海霞:说过了,让自己喜欢上英语,而不仅仅是工具。
2012-12-03 12:38
Ruihai520:对张海霞 老师,您好!我是研一新生,在中科院的这即将半年的日子里感受了很深的科研文化,但因为从工科跨到了理科,平时上课压力很大,而且相比而言自己基本没有主动权,我很疑惑如果我选择科研,能走的远么,而且现实问题是我是来自农村的女孩,很多时候觉得学业和生活兼顾起来还是很不易的,算是对生活迷惑吧。
2012-12-02 13:29
本期嘉宾
张海霞:压力大是正常的,说明你有很大的提高余地,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就会好起来。做科研跟男女没关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男朋友就行了。
2012-12-03 12:37
pippintu:对张海霞 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科学网上向诸位请教!我是科学院研一的学生。我感觉个人擅长的领域和学科发展趋势不一致,我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我是学习应用地球物理,在数理理论和编程方面有着相对我同学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特别是地震数据处理方面比较擅长。但是以我个人对学科发展趋势的判断,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下,在地震数据处理领域只剩下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很难做出大的成就,这一点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同。因为地球物理是一个应用学科,一手的实验观测数据非常重要,我感觉只有对数据的采集非常熟悉,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应用地物物理工作者,所以我研究生转行做地球物理仪器,这个在国内刚刚开始起步,我觉得做仪器和采集才能在这个领域做出大贡献。但是搞理论出身的我对电子技术感觉到压力山大,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
2012-12-02 18:00
本期嘉宾
张海霞:国产仪器是特别需要人来做的,你选择的好,别怕,搞理论出身也有优势,可以把设备的设计原理和结构搞得更科学,电子方面的技术是可以学习和找人来合作的,加油。
2012-12-03 12:35
YakiWei:对张海霞 老师们好!之前一直关注程老师的文章,我是一名研一学生,也即将面临着读博和不读博的抉择,我很好奇老师们是怎么判断,通过什么方式去建议自己的学生读博或者不读博的,想问问你们各自的判断方法,盼回复,谢谢!
2012-12-02 18:00
本期嘉宾
张海霞:开始思考就好,我是看学生是否有内在的动力,表现出来很希望在科研上有所斩获,我一般都是鼓励的,因为能力可以不断提高、视野可以不断拓宽、技术不断不断训练,就是自己内心的追求很难训练。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下来。也有天分很高但是不适合做科研的,我建议他们先去工作再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不一而足。
2012-12-03 12:34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