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7.21北京暴雨之后
7.21北京暴雨之后
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来最强暴雨,导致城市发生严重内涝,并引发泥石流灾害。北京暴雨引发严重积水、交通瘫痪,症结何在?有何破解办法?如何应对暴雨导致的次生灾害?科学网携手新气象邀请市政给排水、道桥、气象、水土环境、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专家就广大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访谈内容(共271个问题,131个回复)
cbmcn:对张丽萍 昨天好象看到有人说故宫不积水?是以前的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水平更高吗?
2012-07-24 11:00
本期嘉宾
张丽萍:不是的,是地面排水设施建的完善。故宫的三大殿三重台上建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能很好的排水。两侧的院落修有地下河地面配套的排水设施。
2012-07-24 11:07
cbmcn:对段丽 为什么房山等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这次真的好惨,象地震!有什么防治或预警措施吗?
2012-07-24 10:59
本期嘉宾
段丽:大部分山区在多雨季节都可能发生泥石流,尤其在遇到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时。这次房山出现洪水和局地泥石流主要是由于当地山区短时雨强特别大造成的。据气象监测显示,21日20点前后房山气象站一小时降雨量达98.9毫米,这一量级几乎达到了24小时雨量的大暴雨量级。
2012-07-24 11:06
88楼:对段进宇 陈安 老师对目前北京房山区的情况了解么?有什么好的应急措施么?对今后再发生此类灾难,有什么建议么?
2012-07-24 10:45
本期嘉宾
段进宇:你的问题不是问我的
2012-07-24 11:06
pvc:对段进宇 北京这次遭遇和城市规划,以及道路交通规划有没有关系?
2012-07-23 19:10
本期嘉宾
段进宇:北京建设了大量立交,这个其实不算是专家喜欢的规划,但当时的领导喜欢。立交确实会带来更困难复杂的排水问题,而且跟交通拥堵会搅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局面。这应该说是个教训,但其实不关科学的事。
2012-07-24 11:05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由于网友提问非常踊跃,访谈延长半小时,访谈结束时间为11:30。感谢各位专家和网友的支持。
2012-07-24 11:05
cbmcn:对张丽萍 为什么房山等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这次真的好惨,象地震!有什么防治或预警措施吗?
2012-07-24 10:59
本期嘉宾
张丽萍:泥石流的发生要具备3个条件,降水、陡的地形和松散的物质。我们人类能够控制的是减少沟道和坡面的松散物质,加固陡坡物质的塌方。因此日常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012-07-24 11:04
cbmcn:对段进宇 昨天好象看到有人说故宫不积水?是以前的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水平更高吗?
2012-07-24 11:00
本期嘉宾
段进宇:好像是。故宫在明代建设的时候排水标准很高。
2012-07-24 11:01
songxiao:对段进宇 改善城市排水是不是增加并疏通地下排水网络就可以了?还需要解决其他什么的配套问题吗?听说要综合解决城市周围河流的排水网络才行,是否这样?
2012-07-23 19:18
本期嘉宾
段进宇:我个人觉得,在北京事情没那么复杂。出问题的基本都是点状区域,点上解决问题的选择还是很多的,而且这次的问题是非常偶然的问题,也不需要大量的日常性手段来处理,那样太不科学了
2012-07-24 11:01
科学网编辑部:对张丽萍 新浪网友贾贾贾石头头提问:说历史悠久 说交通复杂 但东京也如此 为何他们的地下管道排水能力比我们强 您怎么看待?怎么能解决?
2012-07-24 10:35
本期嘉宾
张丽萍:我也有同感。巴黎、新加坡、东京他们的地下排水设施的承压能力很强的,他们建的是地下排水廊道,而且距地面深度约50米,每年都有人去参观巴黎的地下排水道。我们应改造我们陈旧的地下排水管道
2012-07-24 11:00
zly89:对段丽 气象局的公共气象服务都包括那些方面?短消息提醒是否属于业务范畴?我们知道这次暴雨提前好几天就有预报出来,但为何这次大家都表示没有收到提示?对于不开电视不听广播的都市人有什么更好的提醒方式么今后?
2012-07-24 09:24
本期嘉宾
段丽:目前公共气象服务对公众的精细化服务除广播、电视、报纸等常规媒体外,最重要的是网络气象服务(包括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目前国内气象信息最完整、影响范围最大的气象网站是中国天气网。该网站24小时滚动提供全国2564个县级以上城镇的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生活气象服务指数、各类气象资讯、全国各地预警信息等等。
2012-07-24 10:59
147 条记录 4/15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