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空气污染和PM2.5
空气污染和PM2.5
2011年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严重的空气污染状况引发了公众普遍的担忧。科学网特邀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蒋大和,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林章凛,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麻庭光向网友解读PM2.5并交流空气污染问题的对策。
访谈内容(共159个问题,90个回复)
网友:对麻庭光 求个人防护措施
2011-12-08 09:31
本期嘉宾
麻庭光:尽可能待在有过滤设备的环境中,这是个人看法。对于致病没有明确意见,即使有长期影响,概率也很难说,所以不要杞人忧天也是好对策。
2011-12-08 10:34
fayebober:对林章凛 防毒面具是什么原理,能起到什么作用?一般都用在哪些行业?有没有日常能用的?我是不是神经过敏了?
2011-12-08 10:08
本期嘉宾
林章凛:防毒面具有点过了。一些好的口罩即可。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说:“查了半天并请问专业人士,都推荐3M的防护类口罩,有各种型号,据说北京最适合的是8246和8210,3-5元一个,明天得去多买几个。”
2011-12-08 10:33
terwen:对蒋大和 在我们医疗条件保障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专家该如何尽量减低公众因此而患病?
2011-12-08 10:28
本期嘉宾
蒋大和:首先是安定人心。灰霾是重污染,观感也很坏,容易造成心理烦躁和紧张。所以应当适当宣传灰霾不可怕,不要过分紧张。戴个口罩就好多了。或者可以说,南方许多地方,早几年就灰霾了,不还没有发生急性问题吗?
2011-12-08 10:32
terwen:对麻庭光 能够形象地形容一下现在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吗?
2011-12-08 10:00
本期嘉宾
麻庭光:人人随地吐痰,这是污染的表现。
2011-12-08 10:32
terwen:对林章凛 在我们医疗条件保障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专家该如何尽量减低公众因此而患病?
2011-12-08 10:28
本期嘉宾
林章凛:获得信息,自我保护。
2011-12-08 10:31
aquatic:对林章凛 “看着窗外的严重污染,这位同事查了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告诉我是400多ug/ml. 我笑着说北京市环保局网站的数据一定是良好。对方不信,打了一个特别极端的赌。。。当然,我赢了”——您好像没能分清数据和空气质量报告。400多是数据,良好是报告,不好直接比。这显得您不太专业。
2011-12-08 10:10
本期嘉宾
林章凛:我分的很清楚:400多是数据,然后转化为空气指数,然后转化为您说的“报告”。可惜,我们环保局的只有最后一项;另外,Pm2.5=400多的时候,空气质量绝然不会是良好,哪怕是中国的标准。
2011-12-08 10:29
admin:对麻庭光 4、什么时候采用pm2.5进行测量?实行过程中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2011-12-08 09:16
本期嘉宾
麻庭光:政治因素考量,应付挑战需要参数。
2011-12-08 10:29
admin:对蒋大和 网友CAS-BGC:提问:为何我国针对PM2.5及其附着污染毒害物质的监测手段和检测方法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但相关职能部门 还是羞羞答答 遮遮掩掩!我们公众期待的是越来越透明的环境 不是研究者只在外文期刊发点sci 试问:这样下去 子孙后代的福哪里找寻
2011-12-08 09:17
本期嘉宾
蒋大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大有大的难处。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具备监测和报告PM2.5的能力和财力,但何时报告,总有协调过程。美国从报告PM10到PM2.5也有相当时间的(10年)。1997年他们提出了PM2.5标准 我们其他城市恐怕具备条件还有一个过程
2011-12-08 10:29
haoleiren:对麻庭光 我们的近邻日本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并不低于北京,日本的环境政策又是怎样的呢?
2011-12-08 09:15
本期嘉宾
麻庭光:把制造业迁出日本,不就解决问题了么?我对此不了解。
2011-12-08 10:26
fayebober:对林章凛 三位老师,你们好,应对空气污染,我国在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该做哪些工作?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觉得这个还是得靠国家的公共政策。
2011-12-08 10:03
本期嘉宾
林章凛:这些是我特别感触的几个公开政策相关的问题: (1) 首先是政府部门的专业精神,包括对环保问题的专业精神、对民众服务的专业精神。现在北京市环保局不公开PM2.5数据的本身,反应了这种基本专业精神的缺乏。我印象最深的是杜局长说:“我们能监测PM2.5,但不能随意公布数据”;特别地,“(是否监测并公布PM2.5数据)…唯一的根据是我们中国、我们北京自己大气污染防治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看哪个大使馆在干什么。”。完全忘记了环保的第一要素是人民的健康,哪怕PM2.5暂时没有能降下来,大家知道了是可以采取暂时保护措施,不公布数据是不负责的。而且环保局用的是纳税人的钱,需要为纳税人服务的,公开数据是其最基本的责任。从杜局长的话中,我看到一个家长式的官僚。 (2) 更高层次地说,我特别深刻的感触是我们的政府缺乏某种信心。其实,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所有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应该自信。而且,我们的人民实际上是非常爱国的,包括很多从海外回来的人,我们的政府应该相信人民。有了这种自信和信心,我想我们的政府就能更好地直面问题,解决问题。2003年的非典,因为掩盖而发生更大问题,因为公开而解决了这个巨大流行病的问题。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些年,我们的政府信心在减少,直面问题、逐步改革的信念在减少。包括在PM2.5问题上。这于国家和人民不利。 (3) 从全球范围说,我们国家在9.11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又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我建议我们的政府充分利用这个机遇,抓紧时间,在各个领域实行改革,包括对目前以低级和高污染加工业为主的产业转型,改造社会文化。产业转型成功了,Pm2.5就会减下来。欧美会复苏的,到时候我们的战略空间就小了很多。
2011-12-08 10:25
94 条记录 2/10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