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yang金拓: 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1)职称:主要靠熬年头。 科研成绩突出者,可以适度提前。大幅度地缩小职称晋升的各种指标。 (2)缩小不同职称之间的各种待遇差异。 用利益驱动科研,总体上会恶化科技工作者的心灵,促进各种犯罪。 (3)要有一定的客观评价,但是一种相对宽松的综合评价。长远看,这些指标有害无益。 人心歪了,指标进一步加速这种人性的扭曲。 “钱穆制度陷阱” http://baike.baidu.com/view/8413442.htm 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
2015-07-20 14:16
本期嘉宾
金拓: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社会管理,简约和自洽都是值得追求的美感和效率。
2015-07-28 16:00    
suixinerlun金拓: 我们目前的评价标准是数量优先原则,比如评一个什么人才项目,每人出5篇代表作,评委评审5人就是25篇,不可能深入的研读评判,所以只能看杂志的影响力。如果每人只出1-2篇代表某个重要结论的代表作,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也不要把汽车拆成零件卖了。每年那么多的NCS,又有几篇可以在10年内留在教科书的?
2015-07-15 22:06
本期嘉宾
金拓:五篇从来不是必须,而是上限。尽管很难做到,总得给真正的超人留有表达的空间吧?至于如何促使被评者提供精品,我觉得以重大学科(注意是学科不是科学)发现获或突破为标准,达不到的给予负分(没有零分),最后叠加,使被评人权衡要不要列上不太好的工作。总之,技术上设计出好的方法总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两点:1)指标不能完全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分析;2)意识到造指标和做研究是大不相同的两个职业。
2015-07-28 15:57    
mountainwind1金拓: 金子兄我记得你上次说你也国家基金拿不下来是么? 坦率说,我心里一直是觉得你符合美国好大学教授标准的(大约有1%的教授可以满足我的眼光吧,至少我称哥、兄的算满足这标准的),我据此能不能说:大陆的同行评价也是个屁?
2015-07-27 20:37
本期嘉宾
金拓:其实,我拿到的自然科学基金的次数不算太少,面上项目5次吧,但是重点项目一次也没有。和美国相比,国内申请基金的同行评议最大的不同在于申请人没有机会对同一组评委回应评审意见。美国NIH基金一年有三次申请,申请被拒后可再次申请。如果评审意见毫无道理,再次申请时可逐条回应、批驳。于是,一到两名主审你的项目的评委写下的意见连同你的批驳会展示在同一组评委面前。让多数评委看到一边倒的是非曲直,对评审意见的撰写是个压力。我曾收到过基本上都是误解和轻率的负面评审意见,再申再审后,不但拿到,而且一条新的科学上的质疑也没有。
2015-07-28 04:09    
elgoog李宁: 如果没有这样的硬性评价体系 乱了套了 问题还是出在中国人根本不喜欢科学 不尊重自然 只知道索取索取索取
2015-07-26 08:28
本期嘉宾
李宁:指标作为主要评价工具前,中国科研队伍也没乱套啊。
2015-07-27 13:33    
sci789789789李宁: (1), 你如何看待<人才引进>以及<职称晋升>中项目经费数指标? 项目经费数能算成学术评价指标吗?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底是怎么结题的?(介绍一下结题方式) 谢谢!
2015-07-26 11:27
本期嘉宾
李宁:(1)不能。(2)不清楚,没拿过国内的自然科学基金。
2015-07-27 13:32    
Simonwoo金拓: 我们的SCI论文很快实现了"超英赶美",为什么我们的应用高新技术,跟一流国家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在军事技术上我们明显落后于美国、俄罗斯,在民用技术上明显落后于美、日、德、法。不改变目前的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我们能行吗?
2015-07-24 11:33
本期嘉宾
金拓:我多次说过:项目和人员的评审和评价是最制约中国科技的环节。评审上去了,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一定会涌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像神经病一样总拿评审说事。
2015-07-26 21:44    
sci789789789金拓: (1), 你如何看待<人才引进>以及<职称晋升>中项目经费数指标? 项目经费数能算成学术评价指标吗?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底是怎么结题的?(介绍一下结题方式) 谢谢!
2015-07-26 11:27
本期嘉宾
金拓:你的每个问题都很大,难以三言两语解决问题,而且问题有三个之多,恕不回应。
2015-07-26 21:41    
mountainwind1金拓: 我认为首先相应需确定的学科发展战略是:正视事实,抽出开一个半开放空间,同时适度简并高序场面上的学科生态保护小区,同时坚持低序层面上的SCI化+观察缓冲区鼓励政策以补充活力;在评价体系上,建立重大原创成果跨序申请与申诉制度;对于低层次成果,尊重目前科技评估现状,逐步分别从各个简并学科上,独立进行第三方评估为主,同行评议与指标评议为辅的结合。 进一步再去思考社会契约与正义的问题。
2015-07-26 17:20
本期嘉宾
金拓:其实,我倒是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对于景上添草水平的研究,设计一些尽可能自洽的指标,简单评之。对于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突破,谁敢自我主张,预付少量的评审押金,组织国际评审,给出分数。按年度或季度,对分数归一化后,划出中标线和靠谱线。前者得到国家资助,后者押金退回,达不到靠谱线的押金没收。
2015-07-26 21:38    
mountainwind1刘玉仙: 我认为首先相应需确定的学科发展战略是:正视事实,抽出开一个半开放空间,同时适度简并高序场面上的学科生态保护小区,同时坚持低序层面上的SCI化+观察缓冲区鼓励政策以补充活力;在评价体系上,建立重大原创成果跨序申请与申诉制度;对于低层次成果,尊重目前科技评估现状,逐步分别从各个简并学科上,独立进行第三方评估为主,同行评议与指标评议为辅的结合。 进一步再去思考社会契约与正义的问题。
2015-07-26 17:20
本期嘉宾
刘玉仙:难得疯子哥哥能够兼容包储,是的,历史没有办法割裂,我们也无法拒绝进步。
2015-07-26 17:51    
elgoog金拓: 如果没有这样的硬性评价体系 乱了套了 问题还是出在中国人根本不喜欢科学 不尊重自然 只知道索取索取索取
2015-07-26 08:28
本期嘉宾
金拓:只有评价指标下的论文产出(注:绝大多数情况下,论文≠科学产出),没有或极其少有科学或技术的产出,社会凭什么要在乎你乱套不乱套?社会资助的是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研究,不是只见指标,不见科学和技术的评来评去的自娱自乐!
2015-07-26 13:20    
jinzh24金拓: 老实说,真科研花时间,还不一定成功,但这样没文章,绩效没有,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是做短平快项目。当然,我现在短平快的文章做的不多,因为有积累。但现在的社会风气和考核制度,短平快是必须的,虽然我反感。而科学院说要大家沉下心来做科研,可考核待遇没变,我觉得就是说说而已,因为中国真正做科研的是科研一线的科研民工。
2015-07-24 09:08
本期嘉宾
金拓:民工盖的房子能住人;装配的手机可供人通讯;生产的衣服让人保暖或时尚。仅仅为了考核做些没有科学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短平快文章,社会贡献远不及民工。 我也是从本科生做起的,太知道在中国以生存而已为底线,应付过去考核没那么难——如果你不想在考核中比别人多得的话。在仅仅生存下来和比同事多得好处之间有足够大的余量供有责任心和能力的人们做些解决真问题的研究。
2015-07-26 13:12    
elgoog刘玉仙: 如果没有这样的硬性评价体系 乱了套了 问题还是出在中国人根本不喜欢科学 不尊重自然 只知道索取索取索取
2015-07-26 08:28
本期嘉宾
刘玉仙:还是有些人喜欢科学的。我就喜欢。这也就是这么多年我没有拿到奖励,还在做科研的原因。当然,我后来有项目了,如果没有项目,还一直被打压,我可能也早就停止了。
2015-07-26 12:30    
Simonwoo刘玉仙: 我们的SCI论文很快实现了"超英赶美",为什么我们的应用高新技术,跟一流国家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在军事技术上我们明显落后于美国、俄罗斯,在民用技术上明显落后于美、日、德、法。不改变目前的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我们能行吗?
2015-07-24 11:33
本期嘉宾
刘玉仙:你还没有考虑医药方面的呢,因为医药方面的差距,我个人深受其害。
2015-07-26 12:28    
huangsz759刘玉仙: 我不太同意纯粹的第三方评价。好像第三方越独立、站的越远,才越公正,其实应该是错了。科技成果是要被接力的单位“购买”(购买的形式有很多种)、使用的。第三方是否可以跟科技成果购买方绑定在一起,帮购买方买到了货真价实的成果,有奖,反之,给购买方买到了假冒伪劣的成果,造成了损失,有罚。
2015-07-23 12:26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我正在做查新,作为第三方,我也有些被绑架的感觉。
2015-07-26 12:26    
zhjxu刘玉仙: 如果没有科研评价体系,如何促进中国科技的发展。高校中有一部分老师是把高校当成养老院的。如果不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无法体系出辛辛苦苦做科研研究人员的劳动价值。有网友说利用培养人才做指标,这本身没错,但如果老师不行,如何培养呢。而且,有导师的学生都是让下面科研好的老师带的,那又如何算呢。 个人观点,评价指标得有,关键是如何完善的更好,这也是各个高校在逐步改善的过程。
2015-07-23 08:40
本期嘉宾
刘玉仙:很好的看法,不偏激,正能量,总是好的。
2015-07-26 12:25    
jinzh24 陈安 : 我在科学院的一个著名的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院天天在喊改革,但是我发现还是做短平快的研究吃香,能申请到基金,能考核拿钱,说实话,这些短平快的研究就是狗屎,农民工都会干。 我现在也这样做,发现发文章很快,还能拿各种钱。可不这样做,会经常考核在中下水平。 吃饭要紧。。。我喜欢短平快。。。。
2015-07-22 15:45
本期嘉宾
陈安 :很多人都发现了,白院长的智囊团的智力究竟怎么回事,太让人失望了
2015-07-26 08:50    
Simonwoo 陈安 : 我们的SCI论文很快实现了"超英赶美",为什么我们的应用高新技术,跟一流国家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在军事技术上我们明显落后于美国、俄罗斯,在民用技术上明显落后于美、日、德、法。不改变目前的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我们能行吗?
2015-07-24 11:33
本期嘉宾
陈安 :语言决定论认为,德语和日语中存在大量动词后置的文末决定论的现象,使得这两个国家的人必须听到最后一个字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所以严谨认真。
2015-07-26 08:50    
elgoog 陈安 : 如果没有这样的硬性评价体系 乱了套了 问题还是出在中国人根本不喜欢科学 不尊重自然 只知道索取索取索取
2015-07-26 08:28
本期嘉宾
陈安 :乱中还有精华,但是鼓励垃圾成批出现的状态出现的往往只是垃圾,还不如乱呢
2015-07-26 08:48    
ycffcy 陈安 :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大规模评价呢?评价仅仅是某少数决策、统计和情报方面的事,为他们作统计和决策参考用,也仅仅是参考。而用指标评价对科学家定位,简直是对科学家的侮辱。试问牛顿是根据指标评出来的科学家吗?又有哪个科学家是靠指标评出来的?中国式指标评价只能伤害科学家。不说任何指标不可能完全公正,既然用不完全公正的指标去评价,只能是评价恶性循环,评出1个院士,伤害几千个比院士还高而没有评上院士的真科学家,更伤害了无数个准院士级别的人,亿万个有院士潜力的人,因为他们有很多比当上院士的人强甚至强很多,有的彼此彼此、大量的相差不大,但是没当上和当上在中国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其它评出来的所谓各种学者道理、原理相同,水平差别不大,待遇是天壤之别,这就是评价给成千上万中国学术人造成伤害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矛盾的根源所在。
2015-07-20 16:23
本期嘉宾
陈安 :把本应仅作参考的东西当成了核心评判依据,荒谬自现
2015-07-25 23:43    
zhjxu 陈安 : 如果没有科研评价体系,如何促进中国科技的发展。高校中有一部分老师是把高校当成养老院的。如果不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无法体系出辛辛苦苦做科研研究人员的劳动价值。有网友说利用培养人才做指标,这本身没错,但如果老师不行,如何培养呢。而且,有导师的学生都是让下面科研好的老师带的,那又如何算呢。 个人观点,评价指标得有,关键是如何完善的更好,这也是各个高校在逐步改善的过程。
2015-07-23 08:40
本期嘉宾
陈安 :把这些想养老的人赶到科研队伍里去,是增加了垃圾还是增加了金子?
2015-07-25 23:42    
Simonwoo李宁: 我们的SCI论文很快实现了"超英赶美",为什么我们的应用高新技术,跟一流国家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在军事技术上我们明显落后于美国、俄罗斯,在民用技术上明显落后于美、日、德、法。不改变目前的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我们能行吗?
2015-07-24 11:33
本期嘉宾
李宁: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赶上的。我同意您的看法,即现在的评价体系不鼓励技术创新。
2015-07-25 00:39    
laobai1李宁: 怎样区分真正爱好某个研究,还是混子很重要;我觉得就像足球的星探那样,评价科学家是否合格,需要伯乐,这个伯乐首先要公正,其次需要高深的眼力。我认为我们缺的是伯乐,人事部门只相当于小吏,靠文章的形式(包括影响因子,引用率等)评价是低级的体系,这种体制,可以使人不懒,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会用于含量不高的项目上,难以出现高水平成果,而且,绝找不到大师并会埋没大师。中国有那么多研究机构,为什么没有多样的评价体系?多体系评价,一段时间公正看待其优劣,可能是一条出路。
2015-07-24 11:28
本期嘉宾
李宁:应该有多样的评价体系吧,只是被数文章数影响因子的人占了上风而已。
2015-07-25 00:39    
huangsz759李宁: 我不太同意纯粹的第三方评价。好像第三方越独立、站的越远,才越公正,其实应该是错了。科技成果是要被接力的单位“购买”(购买的形式有很多种)、使用的。第三方是否可以跟科技成果购买方绑定在一起,帮购买方买到了货真价实的成果,有奖,反之,给购买方买到了假冒伪劣的成果,造成了损失,有罚。
2015-07-23 12:26
本期嘉宾
李宁:第三方评价有其好处。您这个由“用户”评价的思路,不知道可操作性有多大。
2015-07-25 00:38    
zhjxu李宁: 如果没有科研评价体系,如何促进中国科技的发展。高校中有一部分老师是把高校当成养老院的。如果不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无法体系出辛辛苦苦做科研研究人员的劳动价值。有网友说利用培养人才做指标,这本身没错,但如果老师不行,如何培养呢。而且,有导师的学生都是让下面科研好的老师带的,那又如何算呢。 个人观点,评价指标得有,关键是如何完善的更好,这也是各个高校在逐步改善的过程。
2015-07-23 08:40
本期嘉宾
李宁:评价当然要做,全世界都在做。只是国内的做法太极端了。
2015-07-25 00:35    
jinzh24李宁: 我在科学院的一个著名的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院天天在喊改革,但是我发现还是做短平快的研究吃香,能申请到基金,能考核拿钱,说实话,这些短平快的研究就是狗屎,农民工都会干。 我现在也这样做,发现发文章很快,还能拿各种钱。可不这样做,会经常考核在中下水平。 吃饭要紧。。。我喜欢短平快。。。。
2015-07-22 15:45
本期嘉宾
李宁:所以要改政策导向。
2015-07-25 00:33    
Lucqq李宁: 科研指标限于量的阶段什么时候才可以上升到质的阶段?目前的环境只会催生更多的学术造假,科研成果转化率极低。不知道几位老师自己有什么看法?
2015-07-22 13:13
本期嘉宾
李宁:指标很难解决质的问题。 恶政是根据指标确定奖金的做法。
2015-07-25 00:33    
WQ19391001L李宁: 访谈题目"科研评价指标功与过"是否改成"科研评价指标应该如何定"才更好.
2015-07-22 12:57
本期嘉宾
李宁:两个题目,两个含义,请编辑定夺。
2015-07-25 00:31    
kpi000金拓: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用什么指标能体现出来呢
2015-07-20 16:17
本期嘉宾
金拓:青年教师如果要走独立科学家这条职业生涯道路的话,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与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有所不同研究领域,并成为这个小领域的翘楚。你觉得什么样的指标可以考核出这一点呢?
2015-07-24 12:56    
laobai1金拓: 怎样区分真正爱好某个研究,还是混子很重要;我觉得就像足球的星探那样,评价科学家是否合格,需要伯乐,这个伯乐首先要公正,其次需要高深的眼力。我认为我们缺的是伯乐,人事部门只相当于小吏,靠文章的形式(包括影响因子,引用率等)评价是低级的体系,这种体制,可以使人不懒,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会用于含量不高的项目上,难以出现高水平成果,而且,绝找不到大师并会埋没大师。中国有那么多研究机构,为什么没有多样的评价体系?多体系评价,一段时间公正看待其优劣,可能是一条出路。
2015-07-24 11:28
本期嘉宾
金拓:我曾经建议把当伯乐的压力加诸于院士。比如,我国哪个二级学科进不了世界前三,这个二级学科的院士们要被打板子;哪个三级学科进不了世界前三,则该三级学科的院士个人被打板子。:)
2015-07-24 12:51    
Lucqq金拓: 科研指标限于量的阶段什么时候才可以上升到质的阶段?目前的环境只会催生更多的学术造假,科研成果转化率极低。不知道几位老师自己有什么看法?
2015-07-22 13:13
本期嘉宾
金拓:1)用指标来度量学术活动的质有点难,单靠好的指标评价一个人对学科、科学、和社会的贡献几无可能。 2)美国NIH基金申请的个人信息表格刚刚改过,增加了两个栏目:A. 说明你为什么适合所提案的研究;C. 例举你对科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不超过5项。显然,这种写法是给内行读的。如果申请人像中国的许多申请表格中那样把自己发表文章的期刊(注意是期刊)的总影响因子数放进去作为说明,绝对搞笑。 3)转化和客观评价不完全是一件事。如果有人把它们当作一件事,并以转化率作为考核指标,潜意识里还有着用指标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的细节的坚持。 4)转化和评价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大众对于资助科研的热情。无转化和烂评价都可能导致大众对资助科研的失望。 5)改革总是在混不下去的压力下发生。我国学术评价的改革可能会以经济转型的成败攸关为动力。
2015-07-24 03:54    
jinzh24金拓: 我在科学院的一个著名的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院天天在喊改革,但是我发现还是做短平快的研究吃香,能申请到基金,能考核拿钱,说实话,这些短平快的研究就是狗屎,农民工都会干。 我现在也这样做,发现发文章很快,还能拿各种钱。可不这样做,会经常考核在中下水平。 吃饭要紧。。。我喜欢短平快。。。。
2015-07-22 15:45
本期嘉宾
金拓:既然你已经明言是为了要紧的混饭吃——即短平快炒指标吃饭,还有必要来参与讨论吗? 请恕我在多言几句:一般(注意是一般)强调为生存而不得已炒指标的人们不是被动地为了混口饭吃,而是主动地为了比同事多吃一些。正是这种主动不但加剧的他人吃饭的难度,而且通过对资源的竞争和占有,严重干扰着另一项大不相同的职业——真科研。 对于有点远见的人,在这种类似于《甲申三百年祭》的环境中,考核中下根本不值得在乎。当然,你批评了短平快是狗屎,再说喜欢短平快,也许是故意提供弹药,暴露短平快当道的原因。
2015-07-24 03:27    
zhjxu金拓: 如果没有科研评价体系,如何促进中国科技的发展。高校中有一部分老师是把高校当成养老院的。如果不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无法体系出辛辛苦苦做科研研究人员的劳动价值。有网友说利用培养人才做指标,这本身没错,但如果老师不行,如何培养呢。而且,有导师的学生都是让下面科研好的老师带的,那又如何算呢。 个人观点,评价指标得有,关键是如何完善的更好,这也是各个高校在逐步改善的过程。
2015-07-23 08:40
本期嘉宾
金拓:1)无论怎样精确、全面、自洽的指标都不能完全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考核;想靠一套好指标实现正确的考核是管理者偷懒的痴心妄想。 2)因为有人懒,就把全体教研人员当懒汉驱赶着,防范着,这在战争年代逼迫战俘修建机场兴许有效,对于鼓励创造性劳动,绝对是一剂毒药。 3)靠用一套指标的逼迫防范懒人恰恰是管理者的懒惰。 4)一套完美的、看似整齐划一的、似乎内部公平的指标式考核,由于不利于国家、民族和纳税人所需要的创造性劳动在更大范围内恰恰纳税人极大的不公。
2015-07-23 19:11    
hndxyjj金拓: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评价如何制定,才能确保一碗水端平?
2015-07-21 09:16
本期嘉宾
金拓:只要认真研究,相对公平、合理、自洽的科研指标总能制定出来。但是,如我说过多次,无论怎样好的指标,也不能够帮助不懂科学的人不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地做出足够好的科研考核。一定要有非指标的考核。
2015-07-23 19:01    
topmm金拓: 各位老师好。现在各种职称评审晋升等问题都与论文数量、核心期刊、被引这些量化的问题挂钩,就算又加入了比较综合的同行评议,有时候对一个科学家、一个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不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可以完善的方法?
2015-07-15 14:23
本期嘉宾
金拓:年轻人要学着往前看、想、猜5~10年。眼下看似吃亏,未必长远吃亏;没耽误在起跑线上,却可能耽误在面向歧途的率先起跑。你说的这套已被诟病的庸俗评议一定是改革的对象,追求之,很可能如同文革后期追求当选当时的“先进分子”。靠远见绕到前面去等要优于紧赶着在后面追。 关于方法,无论如何,必须深入科学和技术的细节。首先被评人通过自我主张和代表性论文说明贡献;其次,设计出使评审者不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机制。
2015-07-23 18:55    
xsquare刘玉仙: 在我国当前的评价体系下,如何剥离评价公正性和利益的纠葛?
2015-07-15 14:23
本期嘉宾
刘玉仙:第三方评价?
2015-07-22 20:46    
mountainwind1刘玉仙: 安哥拉握手! 唉,看来还是要分清晰短期、中期、长期评价,并搞好权重才合适啊。多元化,长时间尺度虽然我们都支持,但效率确实有点问题。。。。。。 只是,至少框架得建立起来,不然你们在北平可能还公平点,我们地方在评价时简直是一群文盲在乱搞,管理人员哪里懂得管理,科技人员哪里懂得科技啊,唉。。。。。。超级不爽。
2015-07-15 14:19
本期嘉宾
刘玉仙:疯子弟弟应该学会欣赏,你看我同样也有不愉快的地方,
2015-07-22 20:46    
topmm刘玉仙: 各位老师好。现在各种职称评审晋升等问题都与论文数量、核心期刊、被引这些量化的问题挂钩,就算又加入了比较综合的同行评议,有时候对一个科学家、一个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不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可以完善的方法?
2015-07-15 14:23
本期嘉宾
刘玉仙:不和这些挂钩,又和什么挂钩呢?
2015-07-22 20:44    
zhangpengju刘玉仙: 请问各位嘉宾,诸位有人实质参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具体政策制定么?希望这个问题对你们个人来说不是很敏感。。。
2015-07-15 14:21
本期嘉宾
刘玉仙:没有
2015-07-22 20:43    
yadu刘玉仙: 能明白老师们说的意思,但是我国科研评价中,如何以同行评议为主,各种指标量化为辅来评价呢?具体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或者国外的评价体系,能给大家参考一下的?
2015-07-15 14:45
本期嘉宾
刘玉仙:贾伟老师,孙学军老师,李宁老师,王善勇老师能回答这个问题
2015-07-22 20:43    
johnnyqliu刘玉仙: 国内院校,是否有引入H指标的?目前仅要求SCI,一般近五年4篇。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刘玉仙:有人要我提供过。
2015-07-22 20:41    
xiaoyanghu刘玉仙: 哪位老师能不能先谈一下国外是怎样解决科学评价不合理问题的?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刘玉仙:我觉得在英国,大多数人比较温和,而且大家都互相鼓励,不合理问题不是那么严重。
2015-07-22 20:41    
haoleiren刘玉仙: 同行评议看起来很美!平时经常能听到身边的老师说,各个方向的小圈子里,文章是谁的,评审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经常出现好文章莫名被枪毙的现象,或者好idea被评审人剽窃的现象,各位嘉宾,可有改进的建议呢?
2015-07-15 14:16
本期嘉宾
刘玉仙:好像有些措施,比方公开审稿程序等等。但应该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有职业操守的
2015-07-22 20:39    
light0001刘玉仙: 做出好的成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思考,发表的论文难以满足高校的各种指标要求,到头来,工作找不到或者丢了饭碗,怎么办?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刘玉仙:好像中国目前还没有丢饭碗一说。
2015-07-22 20:34    
lpqh刘玉仙: 前一阵科学网博客里有一个研究员长江学者神马的博主,吐槽评杰青评不上是因为评审团就那几个人,那几个人还常年都不换的,所以就一直都评不上。像这种问题有怎么说呢……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评委是应该经常换
2015-07-22 20:33    
ttteeebbb刘玉仙: 假设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既没有跑关系的看人情去评价的情况,也没有为了钻营去制造垃圾论文的情况,什么样的机制是更好的呢?
2015-07-15 14:58
本期嘉宾
刘玉仙:我们凭着我们的兴趣做事情,最重要。
2015-07-22 20:33    
bjpdoc刘玉仙: 你们几个在这说,习大大,克强能听到么,否则再讨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也是白说。这么热的天还是洗个澡,哪凉快哪呆着吧。
2015-07-15 15:09
本期嘉宾
刘玉仙:他听到或者听不到,不管我的事
2015-07-22 20:32    
bjpdoc刘玉仙: 你们几个在这说,习大大,克强能听到么,否则再讨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也是白说。这么热的天还是洗个澡,哪凉快哪呆着吧。
2015-07-15 15:09
本期嘉宾
刘玉仙:这就太官本位了,我们讨论不是让他听到的
2015-07-22 20:31    
chouto刘玉仙: 1)为什么要设评价指标? 2)谁来监督执行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是活的还是死的? 4)是选拔人才还是限制人才? 5)谁来制定评价指标? 6)谁来评价“评价指标”? 7)拿什么来检验评价指标? ....... 根本问题没搞清楚,使得如今的评价指标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既得利益者专权和搞关系的工具!这样的评价指标不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更有害于国家、民族的兴旺与发展!
2015-07-15 15:11
本期嘉宾
刘玉仙:过了,我觉得顶多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不至于那么严重
2015-07-22 20:31    
light0001刘玉仙: 现在有些二本院校都要求3-5篇SCI,真把SCI不当SCI
2015-07-15 15:13
本期嘉宾
刘玉仙:SCI也不是bible
2015-07-22 20:29    
liuli66刘玉仙: 参与一下:各位专家博主,辛苦了。
2015-07-15 15:20
本期嘉宾
刘玉仙:谢谢刘立,等过些天给你电话
2015-07-22 20:28    
yuhailiang刘玉仙: 最近我发表了一个感叹,大学排名和期刊影响因子一样,都极其不靠谱。不知道各位是否都赞同。 清华即使多次被排到浙大之后,但是高中生同意吗?浙大教师同意吗? 对于期刊而言,牛的期刊,即使影响因子低,照样牛,照样吸引真正的学术工作者。 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遗憾,国内学术界不懂美丑,发愁。
2015-07-15 15:40
本期嘉宾
刘玉仙: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2015-07-22 20:28    
lxj6309刘玉仙: 实际上,我认为,科学评价极其简单。对于评人,拿一篇最牛论文,一席对话交流,马上搞定;评文,难免仁者见仁,但是,对于重大科技突破还是容易搞定,行家一看便知有没有。对于一般要选拔,前面的也容易搞定,真正专家一谈一问一观察即可明白真假孙悟空。难者是边缘人或文。其实,这些人或文,只要不是太差,都差不多。那些所谓指标不过是晃人眼的。
2015-07-15 15:44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
2015-07-22 20:27    
raily刘玉仙: 请关注: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改革路线图http://123.sogou.com/
2015-07-15 15:49
本期嘉宾
刘玉仙:谢谢分享
2015-07-22 20:27    
yschenbest刘玉仙: 我个人觉得,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是一个科研人员或者有志于科研的人的基本功。按照兴趣进行自由研究的时代过去了,至少是不是主流了。很多人对此很神往,以此作为批判现行评价体系的论据。这完全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中国的国际论文发表正在快速脱离最困难的阶段--语言不通!随着新东方的式微,三五年之后,发表论文不再是吃小灶,而是标准定量。
2015-07-15 16:01
本期嘉宾
刘玉仙:这个问题陈安肯定和我的答案不一样。我同意。
2015-07-22 20:23    
zhgatcl刘玉仙: 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一见高低,没有伯乐也能冒出来;但科技领域谁是冒尖人才,很难判断。原始创新的论文出来以后,因论点“另类”常常遭到无情打压,没有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发放的通行证,原始创新的论文就发表不了,就是“民科”,所以,科技界特别需要伯乐,没有伯乐,人才就冒不出来。 如果说人种的聪明程度不相上下,杰出人才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基本相同,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没有人才就是胡说八道。 我认为,中国有杰出人才,关键是怎样发现人才?要有伯乐。在怎样发现人才的问题上,中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很多领域都在打压冒尖人才,这才是中国人才问题的根本问题。 中国有杰出人才,科研评价体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您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2015-07-15 16:36
本期嘉宾
刘玉仙:我太赞成了,在中国,很难有人不被打压
2015-07-22 20:22    
bjpdoc刘玉仙: 要是土匪死不悔改,就是我行我素,我们知识分子怎么办呢。
2015-07-15 16:41
本期嘉宾
刘玉仙:拿起枪,决一死战
2015-07-22 20:22    
xuselon刘玉仙: 科研评价指标难道是指引我们科研发展的思维之路。应该看看当年申请的课题是不是解决了民生发展的问题,是不是给问题提供了参考的答案,是不是能引领一个新的领域或方法。其实我认为英文的文章不能代表什么。试问有多少老百姓知道你在搞什么,搞得怎么样,要是一个学校没有购买数据库,又有多少科研者知道你在干什么。
2015-07-15 16:46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
2015-07-22 20:21    
oldphysics刘玉仙: 同行评价应该完全透明。评委是谁,为什么给这个评价,都公开。被评者和其他人员对评价都可以提起法律诉讼。有人说这样没人当评委了,但重赏之下,肯定有人干。评价包含评奖、立项、结题验收、论文审稿等。
2015-07-15 16:53
本期嘉宾
刘玉仙:好建议。
2015-07-22 20:20    
oldphysics刘玉仙: 去年的,不怎么样的项目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的,谬论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殊途同归。非定域关联(非定域性,隔空鬼魅作用)——“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粒子会瞬时改变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么遥远。”——纯属谎言,因而所谓“量子隐形传态可用于大容量、原则上不可破译(万无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计算的基础。”是无稽之谈。简而言之,量子隔空传输是巫术,多光子量子隔空传输是魔术加巫术。为此,本项目内容荒谬。
2015-07-15 16:57
本期嘉宾
刘玉仙:不懂
2015-07-22 20:20    
oldphysics刘玉仙: 研究生、本科生答辩算同行评价吧,评阅人、特别是答辩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有几个是来把关的?几乎全是(〉99%)是去放水的。几乎100%通过。这样的同行评价还有什么意义?
2015-07-15 17:05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啊。
2015-07-22 20:19    
fybweb刘玉仙: 我看到各位博主都是老师,我的提问也只限于老师了。如果把科研评价与老师评价彻底脱钩,科研评价还有意义吗?让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人才培养的水平来体现,如何?
2015-07-15 18:06
本期嘉宾
刘玉仙: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5715&do=blog&id=907318
2015-07-22 20:19    
oldphysics刘玉仙: 陈安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连咱们也不十分懂不是?但是这不影响他伟大啊,此外,他当时提出的时候也只是潜在上有应用价值”错误。相对论是错误的。应用是胡贴上去的。不信,燕山大学李子丰有一个60万的悬赏,你可以去拿。
2015-07-15 18:10
本期嘉宾
刘玉仙:不懂
2015-07-22 20:18    
oldphysics刘玉仙: 大学评价应该讲效益。可以是 产出价值-投入价值。也可以是(产出价值-投入价值)/(投资*年限)。
2015-07-15 18:16
本期嘉宾
刘玉仙:但很难定义啊
2015-07-22 20:17    
oldphysics刘玉仙: 大学评价是没有官方封号“985”、“211”,而不是教师和毕业生的实际水平。
2015-07-15 18:19
本期嘉宾
刘玉仙:不大懂这个问题,你是说教师和毕业生的实际水平比985的名号更重要吗?
2015-07-22 20:17    
ttteeebbb刘玉仙: 同行评议是一个好的机制,前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但是国内找关系跑门路的风气太重,深在国人的骨子里,相比之下,指标反而更加公平。当然指标的弊端也愈加突显出来。弊端大家都能看到,但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方式么?
2015-07-15 14:15
本期嘉宾
刘玉仙:两者要结合。
2015-07-22 20:15    
wdlang刘玉仙: 一直觉得学术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锅饭。每年给你一点钱,你爱干嘛干嘛去。保证你小康生活,但是薪水跟外面企业界的差很远,真喜欢就安心干科研,不喜欢就出去搞研发拿高薪。大家觉得如何?总感觉中国人对按劳分配到了迷信的地步
2015-07-15 19:31
本期嘉宾
刘玉仙:如果房子不贵,好像小康很容易达到,我就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了
2015-07-22 20:14    
clfbest刘玉仙: 指标存在就有价值,公平是相对的。科研是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指标多元化、二元化和一元化才是应当讨论的。
2015-07-15 19:47
本期嘉宾
刘玉仙:太正确了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5715&do=blog&id=907372
2015-07-22 20:12    
ICF2009刘玉仙: 中国的同行评议难处在于过程不透明,所以效果不好,且容易被“聪明人”利用。
2015-07-15 21:14
本期嘉宾
刘玉仙:聪明反被聪明误
2015-07-22 20:12    
ICF2009刘玉仙: 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根据,绩效考核是企业的做法。
2015-07-15 21:15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
2015-07-22 20:11    
suixinerlun刘玉仙: 我们目前的评价标准是数量优先原则,比如评一个什么人才项目,每人出5篇代表作,评委评审5人就是25篇,不可能深入的研读评判,所以只能看杂志的影响力。如果每人只出1-2篇代表某个重要结论的代表作,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也不要把汽车拆成零件卖了。每年那么多的NCS,又有几篇可以在10年内留在教科书的?
2015-07-15 22:06
本期嘉宾
刘玉仙:good question
2015-07-22 20:11    
syeechina刘玉仙: 设想,建立网络打分,对需要的项目进行“全民”评测。具体操作可细化清边界。
2015-07-16 08:12
本期嘉宾
刘玉仙:好像已经在做了。至少我被邀请这么做过
2015-07-22 20:10    
yuewenzhu刘玉仙: Reasearch 有一个RG Score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文章,以及一些同行疑问的解答等内容计算一个科学家的影响力........这种方式有可能被推广吗?或者是否合理?
2015-07-16 08:53
本期嘉宾
刘玉仙:我会看自己的score, 但仅仅是看一眼而已
2015-07-22 20:09    
malin39512刘玉仙: 我感觉,应该先解决造假问题。什么时候把造假者绳之以法,包括采取事后追责,科学的春天就不远了。简单的调离岗位,到一个更好的部门任职,是鼓励造假,在评价也没用。
2015-07-16 09:03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
2015-07-22 20:09    
小水獭刘玉仙: 请教各位老师:学校里现在staff数量比faculty都多,请问有考核校内管理人员的指标么?校内管理人员的考核表是否能让教师审核?
2015-07-16 09:28
本期嘉宾
刘玉仙:可惜没有。国外的stuff服务质量非常好,甚至针对我这样一个访学者
2015-07-22 20:08    
scking刘玉仙: 对于各类科技奖让大同行乃至外行评价的问题,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可以轻易解决的。现在网上逃犯都全国通缉了,任何一个警察持有终端都可以查询。同样,技术上已经可以轻松地筛选到同行从而给出评价。为什么不做呢,科技评奖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有浑水摸鱼和死守管理权以巩固权力垄断的嫌疑!
2015-07-16 14:41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指标设计必须要透明
2015-07-22 20:07    
scking刘玉仙: 每年各种奖下来,可以看出评委品质。那些名不副实的获奖项目,反映的或是评委的无知、或是无良。相信正直的多,但被人情官意绑架,可能就是无奈了。
2015-07-16 14:59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
2015-07-22 20:05    
softstone刘玉仙: 任何规则都有不完美之处,但一定要有反馈机制修订
2015-07-16 16:58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的
2015-07-22 20:04    
gdn刘玉仙: 无规矩不成方圆,指标是需要的,指标并无功或过。只有设定的指标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015-07-17 15:58
本期嘉宾
刘玉仙: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5715&do=blog&id=907372
2015-07-22 20:04    
xuwangri刘玉仙: 同行评审能否成为学术评价的主流和主要手段?保证这一手段不会圈子化,是否能实现公开透明的评审,和评审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评审争议的有效仲裁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否应该用在这些方面呢?
2015-07-18 12:43
本期嘉宾
刘玉仙:在中国恐怕不行
2015-07-22 19:58    
bqzeng刘玉仙: 目前,对大多数人的评价用在高质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引用等评价指标评价科学成果是相对合理的。 正如高考一样,高考肯定不是最好的,但目前看来是相对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包括很多加分不是也取消了吗?加分对不对,好像应该是对的,但是? 所谓的同行评议,首先得定义谁是同行,自己推荐还是学校领导找,按什么方式找?拿到大项目的基本上还是所谓的同行评议出来的。 也完全不用考虑象爱因斯坦等超级大牛的情况,当他们的成果出来,并被人认识到后,当然完全不需要靠指标评价了。而且爱因斯坦在论文发表前也还是得靠当专利局的职员生活吗,而张益唐在著名的论文发表前不也得当个讲师吗? 正如诺奖或菲尔兹奖奖的有些成果不发到好的期刊上,也是会有人认识的,但这种成果有多少呢? 正如评项目时,如果该项目好得来感觉到如果不通过就会阻碍我国科学的发展时,哪怕是与我有竞争关系或者我们最讨厌的人,我还是会同意通过的,但这种项目凭良心说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当各个项目相差不是特别大时,同行评议的良心就很难说了,但是这才是评价的绝大多数。 现在常常是没有论文的老说论文,影响因子等不好,没发过Nature和Science高质量论文没有什么。没有做出好技术卖到大钱的又说技术没有什么。 大家应该是互相赞赏才是对的。
2015-07-16 18:52
本期嘉宾
刘玉仙:太正确了!中国人就缺这一点
2015-07-22 19:58    
oldphysics刘玉仙: 科研评价是个好东西。但主要是官员利用此来统治下级,从不约束自己,更不敢叫板上级。例如,国家法律明确写教育投入占4%,可国务院曾经就没有执行,总理也没有辞职,也没有被罢免。
2015-07-17 08:45
本期嘉宾
刘玉仙:刑不上大夫
2015-07-22 19:57    
oldphysics刘玉仙: 我已向主席建言:“没有淘汰的大学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的大学淘汰率基本为零,人人都知道这样不行,但还都这样做。
2015-07-17 08:41
本期嘉宾
刘玉仙:替我向主席问好
2015-07-22 19:56    
mountainwind1刘玉仙: 诸位诸位,徐晓哥发飙了,我也发疯直说了。看看徐晓最新的帖子,也是关于这个啥评价指标的,说透了。
2015-07-16 20:54
本期嘉宾
刘玉仙:欣赏一下
2015-07-22 19:56    
小水獭刘玉仙: 科研计量研究者应该和基础研究者多交流,多合作;及时矫正分析结果,这样可以取得更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研究者之间不应该有敌意。如果有,应当是两方都针对第三类人:利用指标折磨研究者(前两方都是researcher)的人。
2015-07-16 22:59
本期嘉宾
刘玉仙:同意
2015-07-22 19:56    
zhang0260刘玉仙: 各位老师好,同行评议,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下,是否也有其弊端,应如何改进
2015-07-15 13:53
本期嘉宾
刘玉仙:允许被评者抗议申辩
2015-07-22 19:55    
wuhengbin刘玉仙: 国内高校现在只看SCI篇数,SCI影响因子,不予置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者水平,但是唯指标论的结果也是惨重的,很多人就此成了论文机器,完全不顾自己做东西的价值了。。。
2015-07-18 14:59
本期嘉宾
刘玉仙:所以,你就把指标放到脑后面
2015-07-22 19:05    
huangsz759刘玉仙: 指标最可恶之处在于,有些指标被不怀好意的人摆了花架子、钻了空子、上了位子,反过来可能对真正的人才造成打压。 要搞指标评价也可以,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伯乐的“选人责任制”,挑选出来自己培养、共同开展科研工作是最好的。推荐给别人的,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2015-07-18 20:38
本期嘉宾
刘玉仙:同意
2015-07-22 19:04    
yibanzhaojiaxu刘玉仙: 如何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评价?论文?谢谢老师
2015-07-19 09:47
本期嘉宾
刘玉仙:好像还有考试分数。我觉得科研热情最重要。
2015-07-22 19:03    
yibanzhaojiaxu刘玉仙: 我们只注重科研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如何评价呢?学术道德是不是也属于广义的科研评价?谢谢
2015-07-19 09:49
本期嘉宾
刘玉仙:应该是
2015-07-22 19:02    
小水獭刘玉仙: 刘老师,国外都不需要图书馆提供核评服务的。只需要学者自己用google scholar做出报告,提交即可。这样说您会不会觉得可以为自己省很多力?
2015-07-20 01:10
本期嘉宾
刘玉仙:其实关键是国内的信任制度不健全,仅仅提供一个数字是容易的,但不可信,我们必须提供原始数据,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还特别贵,我收过4000多的科研经费做这个东西,自己都感到心虚。
2015-07-22 19:02    
小水獭刘玉仙: 对了刘老师,你看大家的提问,其实是向参与嘉宾所有人提问的,您也可以在现在补上您的回答。并不是一个问题别人回答过,你就不可以给出你的想法。
2015-07-20 01:13
本期嘉宾
刘玉仙:谢谢
2015-07-22 18:59    
zlyang刘玉仙: 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1)职称:主要靠熬年头。 科研成绩突出者,可以适度提前。大幅度地缩小职称晋升的各种指标。 (2)缩小不同职称之间的各种待遇差异。 用利益驱动科研,总体上会恶化科技工作者的心灵,促进各种犯罪。 (3)要有一定的客观评价,但是一种相对宽松的综合评价。长远看,这些指标有害无益。 人心歪了,指标进一步加速这种人性的扭曲。 “钱穆制度陷阱” http://baike.baidu.com/view/8413442.htm 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
2015-07-20 14:16
本期嘉宾
刘玉仙:同意
2015-07-22 18:59    
yibanzhaojiaxu刘玉仙: 国际上和国内科研评价的目的有何不同?
2015-07-19 09:50
本期嘉宾
刘玉仙:没有研究。
2015-07-22 18:58    
ycffcy刘玉仙: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大规模评价呢?评价仅仅是某少数决策、统计和情报方面的事,为他们作统计和决策参考用,也仅仅是参考。而用指标评价对科学家定位,简直是对科学家的侮辱。试问牛顿是根据指标评出来的科学家吗?又有哪个科学家是靠指标评出来的?中国式指标评价只能伤害科学家。不说任何指标不可能完全公正,既然用不完全公正的指标去评价,只能是评价恶性循环,评出1个院士,伤害几千个比院士还高而没有评上院士的真科学家,更伤害了无数个准院士级别的人,亿万个有院士潜力的人,因为他们有很多比当上院士的人强甚至强很多,有的彼此彼此、大量的相差不大,但是没当上和当上在中国是表面上和地下的区别。其它评出来的所谓各种学者道理、原理相同,水平差别不大,待遇是天壤之别,这就是评价给中国学术人千万伤害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矛盾的根源所在。
2015-07-20 16:12
本期嘉宾
刘玉仙:有道理
2015-07-22 18:57    
kpi000刘玉仙: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用什么指标能体现出来呢
2015-07-20 16:17
本期嘉宾
刘玉仙:学习给你多少时间去学习?
2015-07-22 18:57    
ycffcy刘玉仙: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大规模评价呢?评价仅仅是某少数决策、统计和情报方面的事,为他们作统计和决策参考用,也仅仅是参考。而用指标评价对科学家定位,简直是对科学家的侮辱。试问牛顿是根据指标评出来的科学家吗?又有哪个科学家是靠指标评出来的?中国式指标评价只能伤害科学家。不说任何指标不可能完全公正,既然用不完全公正的指标去评价,只能是评价恶性循环,评出1个院士,伤害几千个比院士还高而没有评上院士的真科学家,更伤害了无数个准院士级别的人,亿万个有院士潜力的人,因为他们有很多比当上院士的人强甚至强很多,有的彼此彼此、大量的相差不大,但是没当上和当上在中国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其它评出来的所谓各种学者道理、原理相同,水平差别不大,待遇是天壤之别,这就是评价给成千上万中国学术人造成伤害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矛盾的根源所在。
2015-07-20 16:23
本期嘉宾
刘玉仙:正确
2015-07-22 18:56    
ycffcy刘玉仙: 其实评价指标就是风、牛、马的事,你说1篇化学SCI等于或相当1篇物理SCI吗?就不说水平相等不相等难以用指标衡量,就是所花时间能一样吗?所需要智力水平一样吗?困难程度一样吗?真正取得的贡献一样吗?其实什么都一样,你非要一样价钱地卖给各单位的同一部门,你说荒唐不荒唐?
2015-07-20 16:40
本期嘉宾
刘玉仙:荒唐
2015-07-22 18:56    
brns刘玉仙: 其实一个社会学水平非常低下的时代,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完全没有的情况下,不适合培养大量的不可能合格的人员作学术工作者, 这样必然导致全范围的劣币驱逐良币.这种情况下的科技评价根本是个笑柄,是土鳖们自己欺骗自己,权力者欺骗自己和人民的工具而已
2015-07-20 21:53
本期嘉宾
刘玉仙:社会学那么重要吗?
2015-07-22 18:55    
hndxyjj刘玉仙: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评价如何制定,才能确保一碗水端平?
2015-07-21 09:16
本期嘉宾
刘玉仙:两者不同,不能端平,应该制定不同的策略
2015-07-22 18:54    
ycffcy刘玉仙: 都是评价指标惹的祸! 有了指标,就只要向指标进军。别的就可以不管。所以大学教授只要指标,可以不钻全面基础,以至于指标多,但水平低,只投机,不钻研。
2015-07-20 16:30
本期嘉宾
刘玉仙:指标不能成为人们的追求
2015-07-22 18:53    
WQ19391001L刘玉仙: 访谈题目"科研评价指标功与过"是否改成"科研评价指标应该如何定"才更好.
2015-07-22 12:57
本期嘉宾
刘玉仙:都应该讨论一下
2015-07-22 18:52    
ycffcy刘玉仙: 其实评价指标就是风、牛、马的事,你说1篇化学SCI等于或相当1篇物理SCI吗?就不说水平相等不相等难以用指标衡量,就是所花时间能一样吗?所需要智力水平一样吗?困难程度一样吗?真正取得的贡献一样吗?其实什么都不一样,你非要一样价钱地卖给各单位的同一部门,你说荒唐不荒唐?
2015-07-20 16:42
本期嘉宾
刘玉仙:荒唐
2015-07-22 17:22    
ycffcy刘玉仙: 其实指标评价就是大量官学勾结制造出来的兴奋剂毒品,让大家一起吃兴奋剂毒品high死,离不得,但最终只有加速死。最得得益者就是那些整天靠评别人过日子的人。试想若不需要评院士,每年大量人力物力何处花费?不花费他们干什么?那些管理人员岂不寂寞死?
2015-07-20 16:52
本期嘉宾
刘玉仙:没有那么严重
2015-07-22 17:17    
mountainwind1刘玉仙: 评价本来就该是多元化的事情,可笑之极还瞎子摸象地在同行评价、论文评价上面纠结? 没文化没文化!疯子我看了就想起哄。 江心浊酒千年事。。。。。。都付笑谈中
2015-07-15 13:06
本期嘉宾
刘玉仙:是。但摸了总比没有摸要好些。
2015-07-22 17:15    
jinzh24刘玉仙: 我在科学院的一个著名的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院天天在喊改革,但是我发现还是做短平快的研究吃香,能申请到基金,能考核拿钱,说实话,这些短平快的研究就是狗屎,农民工都会干。 我现在也这样做,发现发文章很快,还能拿各种钱。可不这样做,会经常考核在中下水平。 吃饭要紧。。。我喜欢短平快。。。。
2015-07-22 15:45
本期嘉宾
刘玉仙:关键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我想我老了以后回过头来,我不想说我什么也没有做。如果我做的科研没有价值,我宁愿给我的同事倒杯水。
2015-07-22 17:12    
Lucqq刘玉仙: 科研指标限于量的阶段什么时候才可以上升到质的阶段?目前的环境只会催生更多的学术造假,科研成果转化率极低。不知道几位老师自己有什么看法?
2015-07-22 13:13
本期嘉宾
刘玉仙:这也是科学计量学的梦,我个人觉得需要对科学问题更准确的描述。
2015-07-22 17:10    
hndxyjj李宁: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评价如何制定,才能确保一碗水端平?
2015-07-21 09:16
本期嘉宾
李宁:同行来评价其水平。
2015-07-21 15:56    
kpi000李宁: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用什么指标能体现出来呢
2015-07-20 16:16
本期嘉宾
李宁:教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项。
2015-07-21 15:55    
zlyang李宁: 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1)职称:主要靠熬年头。 科研成绩突出者,可以适度提前。大幅度地缩小职称晋升的各种指标。 (2)缩小不同职称之间的各种待遇差异。 用利益驱动科研,总体上会恶化科技工作者的心灵,促进各种犯罪。 (3)要有一定的客观评价,但是一种相对宽松的综合评价。长远看,这些指标有害无益。 人心歪了,指标进一步加速这种人性的扭曲。 “钱穆制度陷阱” http://baike.baidu.com/view/8413442.htm 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
2015-07-20 14:16
本期嘉宾
李宁:很有道理啊。
2015-07-21 15:54    
ycffcy李宁: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大规模评价呢?评价仅仅是某少数决策、统计和情报方面的事,为他们作统计和决策参考用,也仅仅是参考。而用指标评价对科学家定位,简直是对科学家的侮辱。试问牛顿是根据指标评出来的科学家吗?又有哪个科学家是靠指标评出来的?中国式指标评价只能伤害科学家。不说任何指标不可能完全公正,既然用不完全公正的指标去评价,只能是评价恶性循环,评出1个院士,伤害几千个比院士还高而没有评上院士的真科学家,更伤害了无数个准院士级别的人,亿万个有院士潜力的人,因为他们有很多比当上院士的人强甚至强很多,有的彼此彼此、大量的相差不大,但是没当上和当上在中国是表面上和地下的区别。其它评出来的所谓各种学者道理、原理相同,水平差别不大,待遇是天壤之别,这就是评价给中国学术人千万伤害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矛盾的根源所在。
2015-07-20 16:11
本期嘉宾
李宁:再说一遍:完全同意。
2015-07-21 15:53    
ycffcy李宁: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大规模评价呢?评价仅仅是某少数决策、统计和情报方面的事,为他们作统计和决策参考用,也仅仅是参考。而用指标评价对科学家定位,简直是对科学家的侮辱。试问牛顿是根据指标评出来的科学家吗?又有哪个科学家是靠指标评出来的?中国式指标评价只能伤害科学家。不说任何指标不可能完全公正,既然用不完全公正的指标去评价,只能是评价恶性循环,评出1个院士,伤害几千个比院士还高而没有评上院士的真科学家,更伤害了无数个准院士级别的人,亿万个有院士潜力的人,因为他们有很多比当上院士的人强甚至强很多,有的彼此彼此、大量的相差不大,但是没当上和当上在中国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其它评出来的所谓各种学者道理、原理相同,水平差别不大,待遇是天壤之别,这就是评价给成千上万中国学术人造成伤害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矛盾的根源所在。
2015-07-20 16:23
本期嘉宾
李宁:完全同意。
2015-07-21 15:53    
ycffcy李宁: 都是评价指标惹的祸! 有了指标,就只要向指标进军。别的就可以不管。所以大学教授只要指标,可以不钻全面基础,以至于指标多,但水平低,只投机,不钻研。
2015-07-20 16:30
本期嘉宾
李宁:说得对。
2015-07-21 15:53    
ycffcy李宁: 其实评价指标就是风、牛、马的事,你说1篇化学SCI等于或相当1篇物理SCI吗?就不说水平相等不相等难以用指标衡量,就是所花时间能一样吗?所需要智力水平一样吗?困难程度一样吗?真正取得的贡献一样吗?其实什么都不一样,你非要一样价钱地卖给各单位的同一部门,你说荒唐不荒唐?
2015-07-20 16:42
本期嘉宾
李宁:再回答一遍:荒唐。
2015-07-21 15:52    
ycffcy李宁: 其实指标评价就是大量官学勾结制造出来的兴奋剂毒品,让大家一起吃兴奋剂毒品high死,离不得,但最终只有加速死。最得得益者就是那些整天靠评别人过日子的人。试想若不需要评院士,每年大量人力物力何处花费?不花费他们干什么?那些管理人员岂不寂寞死?
2015-07-20 16:52
本期嘉宾
李宁:同意。
2015-07-21 15:52    
ycffcy李宁: 其实评价指标就是风、牛、马的事,你说1篇化学SCI等于或相当1篇物理SCI吗?就不说水平相等不相等难以用指标衡量,就是所花时间能一样吗?所需要智力水平一样吗?困难程度一样吗?真正取得的贡献一样吗?其实什么都一样,你非要一样价钱地卖给各单位的同一部门,你说荒唐不荒唐?
2015-07-20 16:40
本期嘉宾
李宁:荒唐。
2015-07-21 15:51    
huangsz759孙学军: 指标最可恶之处在于,有些指标被不怀好意的人摆了花架子、钻了空子、上了位子,反过来可能对真正的人才造成打压。 要搞指标评价也可以,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伯乐的“选人责任制”,挑选出来自己培养、共同开展科研工作是最好的。推荐给别人的,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2015-07-18 20:38
本期嘉宾
孙学军:任何指标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2015-07-20 09:12    
yibanzhaojiaxu孙学军: 我们只注重科研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如何评价呢?学术道德是不是也属于广义的科研评价?谢谢
2015-07-19 09:49
本期嘉宾
孙学军:学术道德的评价就更不容易了
2015-07-20 09:11    
yibanzhaojiaxu孙学军: 国际上和国内科研评价的目的有何不同?
2015-07-19 09:50
本期嘉宾
孙学军:目的应该一样的
2015-07-20 09:11    
wuhengbin孙学军: 国内高校现在只看SCI篇数,SCI影响因子,不予置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者水平,但是唯指标论的结果也是惨重的,很多人就此成了论文机器,完全不顾自己做东西的价值了。。。
2015-07-18 14:59
本期嘉宾
孙学军:显然就如此
2015-07-20 09:10    
yibanzhaojiaxu孙学军: 研究生有参与科研评价的权利吗?一直忙的做实验,还未想过这个问题。谢谢老师
2015-07-19 09:51
本期嘉宾
孙学军:没有规定不可以
2015-07-20 09:09    
yibanzhaojiaxu金拓: 如何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评价?论文?谢谢老师
2015-07-19 09:47
本期嘉宾
金拓:和教师一样看真实的学术贡献,再加所得到的真实的学术训练。
2015-07-20 06:40    
huangsz759金拓: 指标最可恶之处在于,有些指标被不怀好意的人摆了花架子、钻了空子、上了位子,反过来可能对真正的人才造成打压。 要搞指标评价也可以,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伯乐的“选人责任制”,挑选出来自己培养、共同开展科研工作是最好的。推荐给别人的,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2015-07-18 20:38
本期嘉宾
金拓:是啊。所谓选人责任制,要求院士必须保证自己所在所谓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进入国际前三,否则打板子,如何?
2015-07-20 06:39    
yibanzhaojiaxu李宁: 研究生有参与科研评价的权利吗?一直忙的做实验,还未想过这个问题。谢谢老师
2015-07-19 09:51
本期嘉宾
李宁:有,只要这个研究生水平够了。
2015-07-20 03:48    
yibanzhaojiaxu李宁: 国际上和国内科研评价的目的有何不同?
2015-07-19 09:50
本期嘉宾
李宁:最大的不同是国内靠指标评价结果发奖金分钱,搞得大家都去拼指标。国外评价的是水平,跟声誉相关,跟收入不直接相关。
2015-07-20 03:47    
yibanzhaojiaxu李宁: 我们只注重科研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如何评价呢?学术道德是不是也属于广义的科研评价?谢谢
2015-07-19 09:49
本期嘉宾
李宁:学术道德属于广义的科研文化,学术界应该有自我净化能力。
2015-07-20 03:45    
yibanzhaojiaxu李宁: 如何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评价?论文?谢谢老师
2015-07-19 09:47
本期嘉宾
李宁:研究生论文指导会员会或者答辩委员会审查研究生毕业论文就是必须的评价,评价合格,给学位;否则,继续努力。
2015-07-20 03:44    
huangsz759李宁: 指标最可恶之处在于,有些指标被不怀好意的人摆了花架子、钻了空子、上了位子,反过来可能对真正的人才造成打压。 要搞指标评价也可以,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伯乐的“选人责任制”,挑选出来自己培养、共同开展科研工作是最好的。推荐给别人的,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2015-07-18 20:38
本期嘉宾
李宁:同意。
2015-07-20 03:43    
xuwangri李宁: 政府是制定规则并实施监督责任。学术圈和其它行业也一样,你以为做学术就都是一群无欲无求的圣人吗,是人都有欲望,同行评议如果没有制度和监督的约束,靠自身觉悟就如同只要道德不要法律一样!
2015-07-18 15:02
本期嘉宾
李宁:请考虑学术圈的特殊性。如果学术界不能有自治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那么这个圈子就是不成熟的。
2015-07-20 03:42    
wuhengbin李宁: 国内高校现在只看SCI篇数,SCI影响因子,不予置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者水平,但是唯指标论的结果也是惨重的,很多人就此成了论文机器,完全不顾自己做东西的价值了。。。
2015-07-18 14:59
本期嘉宾
李宁:是啊。
2015-07-20 03:40    
本期嘉宾
刘玉仙: 回国后,我开始在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上班,主要工作是查新,教学和开收录引用证明,但因为还没有查新证和教师资格证,我主要做收录引用证明。说实话,在图书馆工作25年,从来没有想到图书馆工作会如此繁重。看到大家这么做,才知道影响因子,收录引用等等已经如此深入地渗透到我们平时的科研生活中。我扭头就去DORA上签上了我名字,回头来,我不得不接着做所谓的收录引用和影响因子证明。这是我们工作,图书馆服务于学校的科研评价,给科研评价提供证据是我们图书馆的使命,我不能违背。但我知道,我工作的内容毫无价值。等我退休,这些工作可能就被废除,我的生命原本就风雨飘摇,再用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来填充,我竭力维护的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如果不做这些事情,我又拿什么来谋生呢?我觉得我如同囚徒一样,被陷在一个困境中,怎么也挣脱不出来。
2015-07-19 21:00
本期嘉宾
刘玉仙: 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工作。作为一个研究科学计量学10有余的学者,我当然知道各种指标的不合理性。Science发表社论的第一时间,我就知道DORA了。我没有签名,第一是认为如我这般的小人物,who care?我想我签名或者不签名,对这件事情毫无影响。第二我认为那些科学家也太小题大做了,不过是几个科学计量学家想得几个数字,谁会在意呢?
2015-07-19 20:59
yibanzhaojiaxu刘玉仙: 研究生有参与科研评价的权利吗?一直忙的做实验,还未想过这个问题。谢谢老师
2015-07-19 09:51
本期嘉宾
刘玉仙:我博士答辩的时候,人们告诉我说,这个世界上,我自己最懂我的研究
2015-07-19 20:17    
本期嘉宾
刘玉仙: 前些天去土耳其参加了国际科学计量学会,会议论文在15日前必须提交到一个期刊上,原本想利用我每周两天半的科研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情的。这周特别忙,大家忙得四脚朝天还不能做完。咱们不能耽误学校的青年才俊申请长江计划,拔尖人才。所以部门主任恳请我这周辛苦一下,我就每天都去上班了。会议论文没有按时提交。在大家讨论科学计量学指标评价科学的不合理性的同时,我辛辛苦苦地给那些青年才俊做这个指标,以便他们能够被认为是青年才俊。这便就是我不能来这里和大家交流的原因。
2015-07-19 20:15
本期嘉宾
刘玉仙: 证明 经检索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数据库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数据库,同济大学图书馆刘玉仙的14篇论文被SCI-EXPANDED收录,并附期刊影响因子。详细情况如下: 下面是详细的从SCI数据库下载的数据,拷贝下来,如果做引用证明,还要加上所有的引用数据,一条一条地数,并区分这些引用有多少是被他引引用的,多少是被共同作者引用的,多少是被自己引用的。
2015-07-19 19:34
本期嘉宾
刘玉仙: 给大家提供一个范本吧: 证明 经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数据库,同济大学图书馆刘玉仙的2篇论文被CSCD收录。详细情况如下:
2015-07-19 19:30
本期嘉宾
刘玉仙: 但实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首先来解释一下,我这两天做的事情。其实,按照规定,我每周有两天半的科研任务。但因为国家要评选长江学者,上海市要选择青年拔尖人才,而要报名参加评选,您必须提供收录,引用或者所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我的工作就是给人们提供这些证明的。
2015-07-19 19:26
本期嘉宾
刘玉仙: 姗姗来迟,首先给大家道个谦。说实话,我没有及时赶到这里和大家交流,我都感到自己有些不识抬举。
2015-07-19 19:16
本期嘉宾
刘玉仙: 李宁老师,王善勇老师,金拓老师,陈安老师,孙学军老师,贾伟老师: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道作为嘉宾来谈谈科技评价问题。
2015-07-19 19:15
本期嘉宾
刘玉仙: 我希望今天下午我能把我手头的事情告个段落,然后,好好参与一下大家的讨论。
2015-07-19 13:35
本期嘉宾
陈安 : 五谈“同行评议”之容易与可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906473.html
2015-07-19 12:01
gdn金拓: 无规矩不成方圆,指标是需要的,指标并无功或过。只有设定的指标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015-07-17 15:58
本期嘉宾
金拓:我已经说过:指标的作用是代替部分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考核,以节省对考核这件事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也就是说,如果精力和成本上可以做到在每个环节都深入科学和技术的细节,我们就不需要指标。反过来说,,多么精细、完整、自洽的指标也不能完全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考核。
2015-07-18 13:48    
xuwangri李宁: 同行评审能否成为学术评价的主流和主要手段?保证这一手段不会圈子化,是否能实现公开透明的评审,和评审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评审争议的有效仲裁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否应该用在这些方面呢?
2015-07-18 12:43
本期嘉宾
李宁:科学界应该有能力自我净化。同行评议要是靠政府,就变味了。
2015-07-18 13:32    
scking金拓: 每年各种奖下来,可以看出评委品质。那些名不副实的获奖项目,反映的或是评委的无知、或是无良。相信正直的多,但被人情官意绑架,可能就是无奈了。
2015-07-16 14:59
本期嘉宾
金拓:同行评议的机制设计必须使评审人员不仅有评审的权利和权力,更感到做不好的压力。
2015-07-18 10:00    
softstone金拓: 任何规则都有不完美之处,但一定要有反馈机制修订
2015-07-16 16:58
本期嘉宾
金拓:我也多次强调建立反馈机制,主张首先做得最好自然科学基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予申请人一次回应的机会,让评阅意见受到质疑。
2015-07-18 09:58    
mountainwind1孙学军: 诸位诸位,徐晓哥发飙了,我也发疯直说了。看看徐晓最新的帖子,也是关于这个啥评价指标的,说透了。
2015-07-16 20:54
本期嘉宾
孙学军:没注意
2015-07-18 07:01    
oldphysics孙学军: 我已向主席建言:“没有淘汰的大学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的大学淘汰率基本为零,人人都知道这样不行,但还都这样做。
2015-07-17 08:41
本期嘉宾
孙学军:支持
2015-07-18 07:00    
malin39512孙学军: 我感觉,应该先解决造假问题。什么时候把造假者绳之以法,包括采取事后追责,科学的春天就不远了。简单的调离岗位,到一个更好的部门任职,是鼓励造假,在评价也没用。
2015-07-16 09:03
本期嘉宾
孙学军:造假问题永远都需要解决
2015-07-18 07:00    
scking孙学军: 对于各类科技奖让大同行乃至外行评价的问题,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可以轻易解决的。现在网上逃犯都全国通缉了,任何一个警察持有终端都可以查询。同样,技术上已经可以轻松地筛选到同行从而给出评价。为什么不做呢,科技评奖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有浑水摸鱼和死守管理权以巩固权力垄断的嫌疑!
2015-07-16 14:41
本期嘉宾
孙学军:科技评价如果更客观更量化一些,其实是目前比较公平的方法
2015-07-18 07:00    
zhgatcl孙学军: 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一见高低,没有伯乐也能冒出来;但科技领域谁是冒尖人才,很难判断。原始创新的论文出来以后,因论点“另类”常常遭到无情打压,没有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发放的通行证,原始创新的论文就发表不了,就是“民科”,所以,科技界特别需要伯乐,没有伯乐,人才就冒不出来。 如果说人种的聪明程度不相上下,杰出人才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基本相同,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没有人才就是胡说八道。 我认为,中国有杰出人才,关键是怎样发现人才?要有伯乐。在怎样发现人才的问题上,中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很多领域都在打压冒尖人才,这才是中国人才问题的根本问题。 中国有杰出人才,科研评价体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您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2015-07-15 16:36
本期嘉宾
孙学军:有道理
2015-07-18 06:59    
bqzeng孙学军: 天才不需要指标。 人才需要,但全世界主要是人才,所以需要。对吗?
2015-07-16 21:18
本期嘉宾
孙学军:指标是对凡人的。天才圣人怎么让普通人来评说
2015-07-18 06:58    
softstone孙学军: 任何规则都有不完美之处,但一定要有反馈机制修订
2015-07-16 16:58
本期嘉宾
孙学军:公平是相对的,监督是提高公平的制度
2015-07-18 06:57    
ttteeebbb孙学军: 同行评议是一个好的机制,前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但是国内找关系跑门路的风气太重,深在国人的骨子里,相比之下,指标反而更加公平。当然指标的弊端也愈加突显出来。弊端大家都能看到,但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方式么?
2015-07-15 14:15
本期嘉宾
孙学军:没错。有时候同行也希望别人来求
2015-07-18 06:56    
scking孙学军: 每年各种奖下来,可以看出评委品质。那些名不副实的获奖项目,反映的或是评委的无知、或是无良。相信正直的多,但被人情官意绑架,可能就是无奈了。
2015-07-16 14:59
本期嘉宾
孙学军:其实评奖就是比较中国特色的评价
2015-07-18 06:55    
jsq孙学军: 以数据为指标进行科研工作评价是有积极作用的,关键是评估标准的制定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各位老师如何看?
2015-07-15 12:03
本期嘉宾
孙学军:对的,所以有人说,什么什么指标不是完美的,但是目前最好的。就这个意思吧
2015-07-18 06:55    
小水獭孙学军: 科研计量研究者应该和基础研究者多交流,多合作;及时矫正分析结果,这样可以取得更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研究者之间不应该有敌意。如果有,应当是两方都针对第三类人:利用指标折磨研究者(前两方都是researcher)的人。
2015-07-16 22:59
本期嘉宾
孙学军:对,从科学事计量的人,是来帮助从事其他研究的。需要大家一起协作
2015-07-18 06:53    
gdn孙学军: 无规矩不成方圆,指标是需要的,指标并无功或过。只有设定的指标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015-07-17 15:58
本期嘉宾
孙学军:然
2015-07-18 06:52    
bqzeng孙学军: 目前,对大多数人的评价用在高质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引用等评价指标评价科学成果是相对合理的。 正如高考一样,高考肯定不是最好的,但目前看来是相对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包括很多加分不是也取消了吗?加分对不对,好像应该是对的,但是? 所谓的同行评议,首先得定义谁是同行,自己推荐还是学校领导找,按什么方式找?拿到大项目的基本上还是所谓的同行评议出来的。 也完全不用考虑象爱因斯坦等超级大牛的情况,当他们的成果出来,并被人认识到后,当然完全不需要靠指标评价了。而且爱因斯坦在论文发表前也还是得靠当专利局的职员生活吗,而张益唐在著名的论文发表前不也得当个讲师吗? 正如诺奖或菲尔兹奖奖的有些成果不发到好的期刊上,也是会有人认识的,但这种成果有多少呢? 正如评项目时,如果该项目好得来感觉到如果不通过就会阻碍我国科学的发展时,哪怕是与我有竞争关系或者我们最讨厌的人,我还是会同意通过的,但这种项目凭良心说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当各个项目相差不是特别大时,同行评议的良心就很难说了,但是这才是评价的绝大多数。 现在常常是没有论文的老说论文,影响因子等不好,没发过Nature和Science高质量论文没有什么。没有做出好技术卖到大钱的又说技术没有什么。 大家应该是互相赞赏才是对的。
2015-07-16 18:52
本期嘉宾
孙学军:科研职业化,必然产生评价,希望返璞归真只是一种愿望。许多事情,存在往往有道理的
2015-07-18 06:52    
gdn李宁: 无规矩不成方圆,指标是需要的,指标并无功或过。只有设定的指标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015-07-17 15:58
本期嘉宾
李宁:目前以数数为主的各类指标用来评价个人的科学水平,距离“合理”差得太远。
2015-07-18 00:33    
kexuegzz金拓: 你绕来绕去, 还是饶到认同指标上来了! 指标肯定是要的, 学术最终还是要回到有重要创新型论文或全新型专著(不是炒来抄去的那种)! 一篇在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工作量是非常大了, 这些期刊评审也是比较严格的. 一个人能独立在这些期刊发表论文, 基本上能说明其学术水平的! 目前来看, 国内现在对于指标错误性的相关认识通常有五个方面: (1) 什么是学术成果, 没有弄清楚! 可笑的是把项目当作学术或者研究成果 (2) 没有科研产出/投入观念, 拿到大项目, 就立刻被视作学术大牛 (3) 成果独立性和挂名性的区别没有区分. 一个人发一篇好的论文和100人共同发一篇论文, 业绩效果被完全等同起来了 (4) 年龄第一学历性别等本来不应该有的歧视指标招摇过市, 国办和教育部办公室发的相关文件被下面具体单位(高校或者研究所)当作废纸 (5) 没有问责制指标, 成百万上千万过亿的老百姓的血汗钱被轻易挥霍, 浪费或流入私人口袋
2015-07-16 18:12
本期嘉宾
金拓:你说的我基本同意。不完全同意的是:即使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不能完全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评审与考核。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常有错误,颠覆这项工作的价值的错误。
2015-07-17 19:31    
scking金拓: 对于各类科技奖让大同行乃至外行评价的问题,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可以轻易解决的。现在网上逃犯都全国通缉了,任何一个警察持有终端都可以查询。同样,技术上已经可以轻松地筛选到同行从而给出评价。为什么不做呢,科技评奖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有浑水摸鱼和死守管理权以巩固权力垄断的嫌疑!
2015-07-16 14:41
本期嘉宾
金拓:同意。我也说过几次,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所互动(回应)的评审与考核。
2015-07-17 19:26    
oldphysics李宁: 科研评价是个好东西。但主要是官员利用此来统治下级,从不约束自己,更不敢叫板上级。例如,国家法律明确写教育投入占4%,可国务院曾经就没有执行,总理也没有辞职,也没有被罢免。
2015-07-17 08:45
本期嘉宾
李宁:好在这几年已经超过4%了。
2015-07-17 13:11    
oldphysics李宁: 我已向主席建言:“没有淘汰的大学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的大学淘汰率基本为零,人人都知道这样不行,但还都这样做。
2015-07-17 08:41
本期嘉宾
李宁:您有通天的渠道?这太好了。
2015-07-17 13:09    
本期嘉宾
刘玉仙: 陈安,您似乎比上帝还厉害,全世界的人都问您,你浑身是嘴,又能回答几个人的提问?
2015-07-17 10:28
本期嘉宾
刘玉仙: 陈安,您似乎比上帝还能干。全世界的人都问你,你浑身是嘴,又能回答几个人的问题?
2015-07-17 10:26
小水獭 陈安 : 科研计量研究者应该和基础研究者多交流,多合作;及时矫正分析结果,这样可以取得更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研究者之间不应该有敌意。如果有,应当是两方都针对第三类人:利用指标折磨研究者(前两方都是researcher)的人。
2015-07-16 22:59
本期嘉宾
陈安 :他们哪里有这功夫?如果想知道管理学界谁的贡献,可以直接问我。如果在应急管理里面想知道谁做得好,我梦里的回答都是非常准确的,烂熟于心。 但是,他们除了设计问卷让人选ABC,深入的人对人的探索是没有的
2015-07-17 09:39    
bqzeng 陈安 : 目前,对大多数人的评价用在高质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引用等评价指标评价科学成果是相对合理的。 正如高考一样,高考肯定不是最好的,但目前看来是相对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包括很多加分不是也取消了吗?加分对不对,好像应该是对的,但是? 所谓的同行评议,首先得定义谁是同行,自己推荐还是学校领导找,按什么方式找?拿到大项目的基本上还是所谓的同行评议出来的。 也完全不用考虑象爱因斯坦等超级大牛的情况,当他们的成果出来,并被人认识到后,当然完全不需要靠指标评价了。而且爱因斯坦在论文发表前也还是得靠当专利局的职员生活吗,而张益唐在著名的论文发表前不也得当个讲师吗? 正如诺奖或菲尔兹奖奖的有些成果不发到好的期刊上,也是会有人认识的,但这种成果有多少呢? 正如评项目时,如果该项目好得来感觉到如果不通过就会阻碍我国科学的发展时,哪怕是与我有竞争关系或者我们最讨厌的人,我还是会同意通过的,但这种项目凭良心说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当各个项目相差不是特别大时,同行评议的良心就很难说了,但是这才是评价的绝大多数。 现在常常是没有论文的老说论文,影响因子等不好,没发过Nature和Science高质量论文没有什么。没有做出好技术卖到大钱的又说技术没有什么。 大家应该是互相赞赏才是对的。
2015-07-16 18:52
本期嘉宾
陈安 :学术的要义在于批评呀,要欣赏,得在对方几乎无可批评的时候才能去做!
2015-07-17 09:05    
本期嘉宾
陈安 : 王宝山有一篇妙文值得看一下,也说到指标问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6913-906017.html
2015-07-17 09:04
小水獭李宁: 唉……其实才明白为什么武夷山老师总是在他的博客上介绍科学计量的结果,其实就是在收集反馈,促进交流。
2015-07-17 06:12
本期嘉宾
李宁:武夷山的研究领域之一就是科学计量学,他带学生做课题,很多都是科学计量学领域的。这是他常常贴几篇科学计量学博文的原因。其实,他本人涉猎面要远远超出科学计量学的范畴。在打理博客,利用博客跟读者交流方面,武夷山老师应该是科学网最勤奋的人,没有之一。
2015-07-17 06:40    
小水獭李宁: 科研计量研究者应该和基础研究者多交流,多合作;及时矫正分析结果,这样可以取得更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研究者之间不应该有敌意。如果有,应当是两方都针对第三类人:利用指标折磨研究者(前两方都是researcher)的人。
2015-07-16 22:59
本期嘉宾
李宁:说得是。
2015-07-17 06:06    
mountainwind1李宁: 诸位诸位,徐晓哥发飙了,我也发疯直说了。看看徐晓最新的帖子,也是关于这个啥评价指标的,说透了。
2015-07-16 20:54
本期嘉宾
李宁:没有。
2015-07-17 06:06    
bqzeng李宁: 目前,对大多数人的评价用在高质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引用等评价指标评价科学成果是相对合理的。 正如高考一样,高考肯定不是最好的,但目前看来是相对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包括很多加分不是也取消了吗?加分对不对,好像应该是对的,但是? 所谓的同行评议,首先得定义谁是同行,自己推荐还是学校领导找,按什么方式找?拿到大项目的基本上还是所谓的同行评议出来的。 也完全不用考虑象爱因斯坦等超级大牛的情况,当他们的成果出来,并被人认识到后,当然完全不需要靠指标评价了。而且爱因斯坦在论文发表前也还是得靠当专利局的职员生活吗,而张益唐在著名的论文发表前不也得当个讲师吗? 正如诺奖或菲尔兹奖奖的有些成果不发到好的期刊上,也是会有人认识的,但这种成果有多少呢? 正如评项目时,如果该项目好得来感觉到如果不通过就会阻碍我国科学的发展时,哪怕是与我有竞争关系或者我们最讨厌的人,我还是会同意通过的,但这种项目凭良心说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当各个项目相差不是特别大时,同行评议的良心就很难说了,但是这才是评价的绝大多数。 现在常常是没有论文的老说论文,影响因子等不好,没发过Nature和Science高质量论文没有什么。没有做出好技术卖到大钱的又说技术没有什么。 大家应该是互相赞赏才是对的。
2015-07-16 18:52
本期嘉宾
李宁:同行评议在西方有比较成熟的实践方法,套用就是了。
2015-07-17 06:05    
softstone李宁: 任何规则都有不完美之处,但一定要有反馈机制修订
2015-07-16 16:58
本期嘉宾
李宁:同意。
2015-07-17 06:05    
scking李宁: 每年各种奖下来,可以看出评委品质。那些名不副实的获奖项目,反映的或是评委的无知、或是无良。相信正直的多,但被人情官意绑架,可能就是无奈了。
2015-07-16 14:59
本期嘉宾
李宁:有名不副实的情况,也有文人相轻的情况。
2015-07-17 06:04    
scking李宁: 对于各类科技奖让大同行乃至外行评价的问题,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可以轻易解决的。现在网上逃犯都全国通缉了,任何一个警察持有终端都可以查询。同样,技术上已经可以轻松地筛选到同行从而给出评价。为什么不做呢,科技评奖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有浑水摸鱼和死守管理权以巩固权力垄断的嫌疑!
2015-07-16 14:41
本期嘉宾
李宁:您据此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再看看可行性如何?
2015-07-17 06:03    
softstone 陈安 : 任何规则都有不完美之处,但一定要有反馈机制修订
2015-07-16 16:58
本期嘉宾
陈安 :是的,正如各类基金申请要有申诉机制一样,但是,目前申诉的门槛太高,且要单位捆绑,使得几乎是不可能的
2015-07-16 17:40    
scking 陈安 : 对于各类科技奖让大同行乃至外行评价的问题,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可以轻易解决的。现在网上逃犯都全国通缉了,任何一个警察持有终端都可以查询。同样,技术上已经可以轻松地筛选到同行从而给出评价。为什么不做呢,科技评奖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有浑水摸鱼和死守管理权以巩固权力垄断的嫌疑!
2015-07-16 14:41
本期嘉宾
陈安 :我们的科研评价是容易做好的,机制设计也完全可以尽量合理,技术手段也足够强大,但是,这要看科研体系的管理目标是什么?是创新还是分钱?
2015-07-16 16:08    
小水獭李宁: 请教各位老师:学校里现在staff数量比faculty都多,请问有考核校内管理人员的指标么?校内管理人员的考核表是否能让教师审核?
2015-07-16 09:28
本期嘉宾
李宁:有。我们学校每年都让faculty给administrator们打分。 不过,打了也就打了,估计跟收入不挂钩,我们没有年终奖。
2015-07-16 13:24    
malin39512李宁: 我感觉,应该先解决造假问题。什么时候把造假者绳之以法,包括采取事后追责,科学的春天就不远了。简单的调离岗位,到一个更好的部门任职,是鼓励造假,在评价也没用。
2015-07-16 09:03
本期嘉宾
李宁:这也是个问题。但跟这次访谈关系不大。
2015-07-16 13:23    
yuewenzhu李宁: Reasearch 有一个RG Score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文章,以及一些同行疑问的解答等内容计算一个科学家的影响力........这种方式有可能被推广吗?或者是否合理?
2015-07-16 08:53
本期嘉宾
李宁:不清楚细节。但直觉上认为这是个不靠谱的方法,成本也高。
2015-07-16 13:22    
syeechina李宁: 设想,建立网络打分,对需要的项目进行“全民”评测。具体操作可细化清边界。
2015-07-16 08:12
本期嘉宾
李宁:馊主意。
2015-07-16 13:21    
suixinerlun孙学军: 我们目前的评价标准是数量优先原则,比如评一个什么人才项目,每人出5篇代表作,评委评审5人就是25篇,不可能深入的研读评判,所以只能看杂志的影响力。如果每人只出1-2篇代表某个重要结论的代表作,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也不要把汽车拆成零件卖了。每年那么多的NCS,又有几篇可以在10年内留在教科书的?
2015-07-15 22:06
本期嘉宾
孙学军:我们经常用现场集中评议的方法,就容易有这种问题。如果让真正的小同行来评议,就容易多了。
2015-07-16 10:32    
yuewenzhu孙学军: Reasearch 有一个RG Score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文章,以及一些同行疑问的解答等内容计算一个科学家的影响力........这种方式有可能被推广吗?或者是否合理?
2015-07-16 08:53
本期嘉宾
孙学军:这种方式可能代表更理想的方式,因为结合量化和同行评议的内容
2015-07-16 10:31    
小水獭孙学军: 请教各位老师:学校里现在staff数量比faculty都多,请问有考核校内管理人员的指标么?校内管理人员的考核表是否能让教师审核?
2015-07-16 09:28
本期嘉宾
孙学军:也有的,我们学校就有让普通教员评价管理人员的考核
2015-07-16 10:28    
clfbest 陈安 : 指标存在就有价值,公平是相对的。科研是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指标多元化、二元化和一元化才是应当讨论的。
2015-07-15 19:47
本期嘉宾
陈安 :对于指标派对中国科学界的贻害,现在要矫枉必须过正,否则以反弹,大家只能去按照“计件”来比较价值了
2015-07-16 08:20    
wdlang 陈安 : 一直觉得学术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锅饭。每年给你一点钱,你爱干嘛干嘛去。保证你小康生活,但是薪水跟外面企业界的差很远,真喜欢就安心干科研,不喜欢就出去搞研发拿高薪。大家觉得如何?总感觉中国人对按劳分配到了迷信的地步
2015-07-15 19:31
本期嘉宾
陈安 :指标派的一个他们自己不好意思承认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计件工资制”,无非是刊物的计件和机构的计件,但是太容易推广到个人的计件上去了,所以,并无本质性差异。 科学产出如果计件衡量的化,大师们多要回家种地了
2015-07-16 08:19    
oldphysics 陈安 : 大学评价应该讲效益。可以是 产出价值-投入价值。也可以是(产出价值-投入价值)/(投资*年限)。
2015-07-15 18:16
本期嘉宾
陈安 :指标派的一个分支正是这么干的,所以我坚决反对
2015-07-16 08:17    
zhgatcl 陈安 : 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一见高低,没有伯乐也能冒出来;但科技领域谁是冒尖人才,很难判断。原始创新的论文出来以后,因论点“另类”常常遭到无情打压,没有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发放的通行证,原始创新的论文就发表不了,就是“民科”,所以,科技界特别需要伯乐,没有伯乐,人才就冒不出来。 如果说人种的聪明程度不相上下,杰出人才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基本相同,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没有人才就是胡说八道。 我认为,中国有杰出人才,关键是怎样发现人才?要有伯乐。在怎样发现人才的问题上,中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很多领域都在打压冒尖人才,这才是中国人才问题的根本问题。 中国有杰出人才,科研评价体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您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2015-07-15 16:36
本期嘉宾
陈安 :我见过多本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专著,都出版了呀,在书店里摆着卖呢。
2015-07-16 08:16    
raily 陈安 : 请关注: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改革路线图http://123.sogou.com/
2015-07-15 15:49
本期嘉宾
陈安 :恕我直言,王兄给的这个路线图太原则性了,是正确的废话
2015-07-16 08:15    
syeechina 陈安 : 设想,建立网络打分,对需要的项目进行“全民”评测。具体操作可细化清边界。
2015-07-16 08:12
本期嘉宾
陈安 :全民这个范围不合适,毕竟科学研究是小众的。我们能做的是让小众的人都有资格发言,且不受直接的报复,这一点都做不到,大众云云,操作性就更不行了
2015-07-16 08:14    
ICF2009 陈安 : 中国的同行评议难处在于过程不透明,所以效果不好,且容易被“聪明人”利用。
2015-07-15 21:14
本期嘉宾
陈安 :科学网上的同行评议要激烈得多,指标派被我同行评议得招架不住了,希望他们未来少来介绍指标如何如何有价值。 现实中的同行评议也应该允许“俺”这样的人存在并发言,可惜俺在应急管理领域都不让有机会说话的
2015-07-16 08:12    
suixinerlun 陈安 : 我们目前的评价标准是数量优先原则,比如评一个什么人才项目,每人出5篇代表作,评委评审5人就是25篇,不可能深入的研读评判,所以只能看杂志的影响力。如果每人只出1-2篇代表某个重要结论的代表作,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也不要把汽车拆成零件卖了。每年那么多的NCS,又有几篇可以在10年内留在教科书的?
2015-07-15 22:06
本期嘉宾
陈安 :进入我国中学教科书的自然科学的东西,现代人又有几个? 即便用进入大学教科书的内容,我们的科学家们又有多少? 以前曾经一度用“进入教科书”来衡量来着,发现我国科学家基本达不到,就不再提了。
2015-07-16 08:11    
ICF2009 陈安 : 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根据,绩效考核是企业的做法。
2015-07-15 21:15
本期嘉宾
陈安 :一人一生有一个东西能做的漂亮已经很难了,就爱因斯坦这样的不世出的天才,也就布朗运动、相对论、光电效应有限的几个东西。所以,绩效云云是很可笑的事情,每每用指标衡量它更是让人笑不出来。
2015-07-16 08:09    
suixinerlun李宁: 我们目前的评价标准是数量优先原则,比如评一个什么人才项目,每人出5篇代表作,评委评审5人就是25篇,不可能深入的研读评判,所以只能看杂志的影响力。如果每人只出1-2篇代表某个重要结论的代表作,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也不要把汽车拆成零件卖了。每年那么多的NCS,又有几篇可以在10年内留在教科书的?
2015-07-15 22:06
本期嘉宾
李宁:不看数量看质量。
2015-07-16 03:00    
ICF2009李宁: 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根据,绩效考核是企业的做法。
2015-07-15 21:15
本期嘉宾
李宁:绩效考核不限于企业,指标的运用也不限于企业。
2015-07-16 02:57    
ICF2009李宁: 中国的同行评议难处在于过程不透明,所以效果不好,且容易被“聪明人”利用。
2015-07-15 21:14
本期嘉宾
李宁:应当改进。
2015-07-16 02:57    
clfbest李宁: 指标存在就有价值,公平是相对的。科研是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指标多元化、二元化和一元化才是应当讨论的。
2015-07-15 19:47
本期嘉宾
李宁:我同意搞指标啊,我自己也搞。但是,指标不能取代同行评议的地位和作用。
2015-07-16 02:56    
zhgatcl李宁: 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一见高低,没有伯乐也能冒出来;但科技领域谁是冒尖人才,很难判断。原始创新的论文出来以后,因论点“另类”常常遭到无情打压,没有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发放的通行证,原始创新的论文就发表不了,就是“民科”,所以,科技界特别需要伯乐,没有伯乐,人才就冒不出来。 如果说人种的聪明程度不相上下,杰出人才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基本相同,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没有人才就是胡说八道。 我认为,中国有杰出人才,关键是怎样发现人才?要有伯乐。在怎样发现人才的问题上,中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很多领域都在打压冒尖人才,这才是中国人才问题的根本问题。 中国有杰出人才,科研评价体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您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2015-07-15 16:36
本期嘉宾
李宁:这段话观点太多,不完全赞成。
2015-07-16 02:55    
yschenbest李宁: 我个人觉得,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是一个科研人员或者有志于科研的人的基本功。按照兴趣进行自由研究的时代过去了,至少是不是主流了。很多人对此很神往,以此作为批判现行评价体系的论据。这完全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中国的国际论文发表正在快速脱离最困难的阶段--语言不通!随着新东方的式微,三五年之后,发表论文不再是吃小灶,而是标准定量。
2015-07-15 16:01
本期嘉宾
李宁:都是基本功了,就别靠发表数量给人排队了。
2015-07-16 02:54    
bjpdoc李宁: 要是土匪死不悔改,就是我行我素,我们知识分子怎么办呢。
2015-07-15 16:41
本期嘉宾
李宁:知识分子跟土匪怎么挂上勾了?
2015-07-16 02:53    
xuselon李宁: 科研评价指标难道是指引我们科研发展的思维之路。应该看看当年申请的课题是不是解决了民生发展的问题,是不是给问题提供了参考的答案,是不是能引领一个新的领域或方法。其实我认为英文的文章不能代表什么。试问有多少老百姓知道你在搞什么,搞得怎么样,要是一个学校没有购买数据库,又有多少科研者知道你在干什么。
2015-07-15 16:46
本期嘉宾
李宁:您列的这几个标准下,99%的成果都不达标。
2015-07-16 02:52    
raily李宁: 请关注: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改革路线图http://123.sogou.com/
2015-07-15 15:49
本期嘉宾
李宁:这个路线图搞出来有两年了吧?
2015-07-16 02:51    
oldphysics李宁: 同行评价应该完全透明。评委是谁,为什么给这个评价,都公开。被评者和其他人员对评价都可以提起法律诉讼。有人说这样没人当评委了,但重赏之下,肯定有人干。评价包含评奖、立项、结题验收、论文审稿等。
2015-07-15 16:53
本期嘉宾
李宁:有的时候公开,有的时候不公开,看规定来。
2015-07-16 02:50    
lxj6309李宁: 实际上,我认为,科学评价极其简单。对于评人,拿一篇最牛论文,一席对话交流,马上搞定;评文,难免仁者见仁,但是,对于重大科技突破还是容易搞定,行家一看便知有没有。对于一般要选拔,前面的也容易搞定,真正专家一谈一问一观察即可明白真假孙悟空。难者是边缘人或文。其实,这些人或文,只要不是太差,都差不多。那些所谓指标不过是晃人眼的。
2015-07-15 15:44
本期嘉宾
李宁:如果是小同行,就不用等你拿论文去,人家对你几斤几两心里有数。
2015-07-16 02:49    
oldphysics李宁: 去年的,不怎么样的项目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的,谬论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殊途同归。非定域关联(非定域性,隔空鬼魅作用)——“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粒子会瞬时改变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么遥远。”——纯属谎言,因而所谓“量子隐形传态可用于大容量、原则上不可破译(万无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计算的基础。”是无稽之谈。简而言之,量子隔空传输是巫术,多光子量子隔空传输是魔术加巫术。为此,本项目内容荒谬。
2015-07-15 16:57
本期嘉宾
李宁:我没有专业能力对此发表评论。抱歉。
2015-07-16 02:48    
oldphysics李宁: 研究生、本科生答辩算同行评价吧,评阅人、特别是答辩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有几个是来把关的?几乎全是(〉99%)是去放水的。几乎100%通过。这样的同行评价还有什么意义?
2015-07-15 17:05
本期嘉宾
李宁:所以要改进。
2015-07-16 02:47    
fybweb李宁: 我看到各位博主都是老师,我的提问也只限于老师了。如果把科研评价与老师评价彻底脱钩,科研评价还有意义吗?让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人才培养的水平来体现,如何?
2015-07-15 18:06
本期嘉宾
李宁:评价老师有三项指标,根据所在大学的性质和学科有不同的权重分配。这三项是: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2015-07-16 02:46    
yuhailiang李宁: 最近我发表了一个感叹,大学排名和期刊影响因子一样,都极其不靠谱。不知道各位是否都赞同。 清华即使多次被排到浙大之后,但是高中生同意吗?浙大教师同意吗? 对于期刊而言,牛的期刊,即使影响因子低,照样牛,照样吸引真正的学术工作者。 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遗憾,国内学术界不懂美丑,发愁。
2015-07-15 15:40
本期嘉宾
李宁:看一看,笑一笑,就够了。
2015-07-16 02:45    
oldphysics李宁: 陈安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连咱们也不十分懂不是?但是这不影响他伟大啊,此外,他当时提出的时候也只是潜在上有应用价值”错误。相对论是错误的。应用是胡贴上去的。不信,燕山大学李子丰有一个60万的悬赏,你可以去拿。
2015-07-15 18:10
本期嘉宾
李宁:这个离我专业太远,就不评论了。
2015-07-16 02:42    
oldphysics李宁: 大学评价应该讲效益。可以是 产出价值-投入价值。也可以是(产出价值-投入价值)/(投资*年限)。
2015-07-15 18:16
本期嘉宾
李宁:科研活动有其特殊性,不好把效益放到第一位。讲效益是公司的做法。
2015-07-16 02:41    
oldphysics李宁: 大学评价是没有官方封号“985”、“211”,而不是教师和毕业生的实际水平。
2015-07-15 18:19
本期嘉宾
李宁:抱歉,看不明白您的问题。
2015-07-16 02:40    
wdlang李宁: 一直觉得学术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锅饭。每年给你一点钱,你爱干嘛干嘛去。保证你小康生活,但是薪水跟外面企业界的差很远,真喜欢就安心干科研,不喜欢就出去搞研发拿高薪。大家觉得如何?总感觉中国人对按劳分配到了迷信的地步
2015-07-15 19:31
本期嘉宾
李宁:不觉得是好主意。尤其是现在是大科学时代,搞研究没有经费支持难以进行。如果您的想法是个人收入上保证小康,但低于工业界,那这正是西方的现状,这个我没有不同意见。 另外,我同意您的意见,科学界按劳分配很难做到,也做不好。
2015-07-16 02:39    
nature2014李宁: 我是谁?你们两位一定清除吧! 关于六边形、五变形的地球结构模型,我们最近在南岳大庙看到了完全一样的模型。 kroto 就是乌龟壳, 金拓教授的那篇文章没有任何答复,但是,我们的新作——于書是要论天地人万物的, 六边形是乾卦,是最关键的题目,我们要论述的是自然、科学与文字的关系。 在此文章中必然提及金拓那篇文章与他的态度, 不知道是否原版点名合适?还是怎么办? 李宁博主的 公道, 也是要谈及, 特别是后期的讨论也没有个结果, 我们是一定要给出结论的, 因为这个是【逻辑就是八卦】的基础。 在这方面我们也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合适? 如果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只能如实发布! 许配羊没有错, 我们来到科学网就是来打倒中国的、乃至于华人当中的伪科学家们, 凡是投降的皆可免去点名之痛,这个算是【先礼后兵】啦!
2015-07-15 20:11
本期嘉宾
李宁:您的那个五六变形的结构模型,我一点儿也不懂。抱歉啦。
2015-07-16 02:36    
chouto金拓: 1)为什么要设评价指标? 2)谁来监督执行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是活的还是死的? 4)是选拔人才还是限制人才? 5)谁来制定评价指标? 6)谁来评价“评价指标”? 7)拿什么来检验评价指标? ....... 根本问题没搞清楚,使得如今的评价指标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既得利益者专权和搞关系的工具!这样的评价指标不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更有害于国家、民族的兴旺与发展!
2015-07-15 15:11
本期嘉宾
金拓:我从未认为单凭指标可以解决评审问题。
2015-07-15 21:20    
zhgatcl金拓: 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一见高低,没有伯乐也能冒出来;但科技领域谁是冒尖人才,很难判断。原始创新的论文出来以后,因论点“另类”常常遭到无情打压,没有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发放的通行证,原始创新的论文就发表不了,就是“民科”,所以,科技界特别需要伯乐,没有伯乐,人才就冒不出来。 如果说人种的聪明程度不相上下,杰出人才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基本相同,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没有人才就是胡说八道。 我认为,中国有杰出人才,关键是怎样发现人才?要有伯乐。在怎样发现人才的问题上,中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很多领域都在打压冒尖人才,这才是中国人才问题的根本问题。 中国有杰出人才,科研评价体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您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2015-07-15 16:36
本期嘉宾
金拓:应该给予民科和“民科”以讲科学道理的机会。公开讲道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民科胜,避免了偏见;民科败,自己得到教育。
2015-07-15 21:18    
yschenbest金拓: 我个人觉得,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是一个科研人员或者有志于科研的人的基本功。按照兴趣进行自由研究的时代过去了,至少是不是主流了。很多人对此很神往,以此作为批判现行评价体系的论据。这完全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中国的国际论文发表正在快速脱离最困难的阶段--语言不通!随着新东方的式微,三五年之后,发表论文不再是吃小灶,而是标准定量。
2015-07-15 16:01
本期嘉宾
金拓:写作立意高远、有重要的发现或突破、信息密度大、文字美妙的文章与炒作文章指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2015-07-15 21:14    
lxj6309金拓: 实际上,我认为,科学评价极其简单。对于评人,拿一篇最牛论文,一席对话交流,马上搞定;评文,难免仁者见仁,但是,对于重大科技突破还是容易搞定,行家一看便知有没有。对于一般要选拔,前面的也容易搞定,真正专家一谈一问一观察即可明白真假孙悟空。难者是边缘人或文。其实,这些人或文,只要不是太差,都差不多。那些所谓指标不过是晃人眼的。
2015-07-15 15:44
本期嘉宾
金拓:在技术上设计出合理、公道、自洽的人员评价方法是可能并可行的。中国的问题在于管理层和科学界未必认识到制约我国的科学和技术提升的最关键的环节便是对于科技人员和科技项目的评审。可以相当准确地说,只要我国的科技评审水平上去了,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一定会大幅增加,诺大的中国的那些没有兴趣做行政公关从而从不进入管理层视线的高手们便会出现。
2015-07-15 21:11    
bjpdoc金拓: 你们几个在这说,习大大,克强能听到么,否则再讨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也是白说。这么热的天还是洗个澡,哪凉快哪呆着吧。
2015-07-15 15:09
本期嘉宾
金拓:具有高度共识的科学界舆论一定有作用。科学界尚且语无伦次,则一定没有多大作用。我们在此交流就是为了增加共识(包括那些潜水倾听的人们),减少语无伦次。
2015-07-15 21:04    
light0001金拓: 做出好的成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思考,发表的论文难以满足高校的各种指标要求,到头来,工作找不到或者丢了饭碗,怎么办?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金拓:即使在当前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真正努力思考、努力工作、同时按照蒲慕明的说法进入适合以科研为生涯的人,不会因为论文一时没发出来而丢饭碗的,虽然奖金少了点是有可能的。眼前的一点小利其实真的不重要,为此耽误自己的科研年华是更大的吃亏。
2015-07-15 21:01    
yadu金拓: 能明白老师们说的意思,但是我国科研评价中,如何以同行评议为主,各种指标量化为辅来评价呢?具体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或者国外的评价体系,能给大家参考一下的?
2015-07-15 14:45
本期嘉宾
金拓:一般勉强合格的考核,暂时安现在的方法,但被考核者须声明所提供考核资料中没有抄袭、剽窃、重复发表等,已形成责任和压力。对于考核优秀者试行由自己主张并说明自己对于学科、科学、或社会的学术贡献,以代表性论文来背书。
2015-07-15 20:43    
haoleiren金拓: 同行评议看起来很美!平时经常能听到身边的老师说,各个方向的小圈子里,文章是谁的,评审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经常出现好文章莫名被枪毙的现象,或者好idea被评审人剽窃的现象,各位嘉宾,可有改进的建议呢?
2015-07-15 14:16
本期嘉宾
金拓:公开猫腻、酌情刑事或行政惩罚。
2015-07-15 20:31    
clfbest金拓: 指标存在就有价值,公平是相对的。科研是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指标多元化、二元化和一元化才是应当讨论的。
2015-07-15 19:47
本期嘉宾
金拓:我谈的不是指标有无作用,而是强调指标不能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评审。无论我们如何接受指标公平的相对性,如何设计包罗万象、精细绝伦的指标,都不能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评审。
2015-07-15 20:30    
ttteeebbb金拓: 同行评议是一个好的机制,前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但是国内找关系跑门路的风气太重,深在国人的骨子里,相比之下,指标反而更加公平。当然指标的弊端也愈加突显出来。弊端大家都能看到,但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方式么?
2015-07-15 14:15
本期嘉宾
金拓:指标的作用是省略部分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评审,因为完全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指标便毫无作用。但是,不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单凭指标,一定导致当前人们诟病的弊端。关于同行评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被评的人或项目有一次回应的机会,与评审意见一道留下记录,可让轻率的评委有所顾忌。对有证据的腐败评审予以刑事惩罚(如对张阳德),可对这类人有警示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不平则鸣,形成理性、温和、却有力的舆论,有助于形成共识,导致政策的完善。
2015-07-15 20:27    
wdlang金拓: 一直觉得学术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锅饭。每年给你一点钱,你爱干嘛干嘛去。保证你小康生活,但是薪水跟外面企业界的差很远,真喜欢就安心干科研,不喜欢就出去搞研发拿高薪。大家觉得如何?总感觉中国人对按劳分配到了迷信的地步
2015-07-15 19:31
本期嘉宾
金拓:日本的部分国立大学有最低限度的科研人头费;一则钱不多;二来获得这样的位置的难度远大于我们现在的junior教研人员;申请基金仍然是取得足够的科研经费的大头。
2015-07-15 20:16    
oldphysics孙学军: 研究生、本科生答辩算同行评价吧,评阅人、特别是答辩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有几个是来把关的?几乎全是(〉99%)是去放水的。几乎100%通过。这样的同行评价还有什么意义?
2015-07-15 17:05
本期嘉宾
孙学军:中国的同行评议走形式的问题很明显,这不是说同行评议不好,是我们整个体系存在的问题。大家会找各种借口找自己能控制或左右的同行。同行也希望能获得某种好处等。
2015-07-15 20:11    
wdlang孙学军: 一直觉得学术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锅饭。每年给你一点钱,你爱干嘛干嘛去。保证你小康生活,但是薪水跟外面企业界的差很远,真喜欢就安心干科研,不喜欢就出去搞研发拿高薪。大家觉得如何?总感觉中国人对按劳分配到了迷信的地步
2015-07-15 19:31
本期嘉宾
孙学军:这涉及到资助方式的问题。确实全部经费依靠竞争不是最好的办法。
2015-07-15 20:08    
oldphysics金拓: 大学评价应该讲效益。可以是 产出价值-投入价值。也可以是(产出价值-投入价值)/(投资*年限)。
2015-07-15 18:16
本期嘉宾
金拓: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挥霍于单纯超指标、培养一代代需要在未来进行思想的拨乱反正的“学者”相比,在评审的靠谱性上下些功夫是大节约。
2015-07-15 19:54    
zhang0260金拓: 各位老师好,同行评议,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下,是否也有其弊端,应如何改进
2015-07-15 13:53
本期嘉宾
金拓:改进的关键在于让评审的同行不能只感觉到权力,还得设计出使其感觉到评不好的压力和评好的动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增加一次被评人回应的机会,可使低劣的评审暴露出来。几年一次对评审专家所评的人和项目做一次回顾可能也做得到。
2015-07-15 19:47    
jsq金拓: 以数据为指标进行科研工作评价是有积极作用的,关键是评估标准的制定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各位老师如何看?
2015-07-15 12:03
本期嘉宾
金拓:指标有一定的功用,但不能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评价。我觉得企图用精心设计、保罗万象的指标完全代替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的努力会是徒劳的。
2015-07-15 19:41    
本期嘉宾
金拓: 各位好!我今天在外开会,现在仍在回家的地铁上。
2015-07-15 18:42
nature2014 陈安 : 要相信群众的力量! 建议说完了, 请明确答复! 讨论数据指标, 同科学网的点击率一样,对于许配羊有用,绝大部分人没有用。 我们要努力的目标是解散科学院,哈哈!
2015-07-15 18:08
本期嘉宾
陈安 :大家的判断力没有都被现行的指标派所蒙蔽!
2015-07-15 18:10    
oldphysics 陈安 : 研究生、本科生答辩算同行评价吧,评阅人、特别是答辩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有几个是来把关的?几乎全是(〉99%)是去放水的。几乎100%通过。这样的同行评价还有什么意义?
2015-07-15 17:05
本期嘉宾
陈安 :我们更大的问题在于滥评奖和乱评价,以及公平环境总是不可得,可怜的研究生们的问题要比这些小一些。
2015-07-15 18:09    
fybweb 陈安 : 我看到各位博主都是老师,我的提问也只限于老师了。如果把科研评价与老师评价彻底脱钩,科研评价还有意义吗?让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人才培养的水平来体现,如何?
2015-07-15 18:06
本期嘉宾
陈安 :按照国际管理,大学教授要同时是个本领域不错的研究者,对于纯粹的教学者,可以采用“高级讲师”这样的名头,和副教授等同。
2015-07-15 18:08    
bjpdoc 陈安 : 要是土匪死不悔改,就是我行我素,我们知识分子怎么办呢。
2015-07-15 16:41
本期嘉宾
陈安 :看过《湘西剿匪记》没?
2015-07-15 17:59    
xuselon 陈安 : 科研评价指标难道是指引我们科研发展的思维之路。应该看看当年申请的课题是不是解决了民生发展的问题,是不是给问题提供了参考的答案,是不是能引领一个新的领域或方法。其实我认为英文的文章不能代表什么。试问有多少老百姓知道你在搞什么,搞得怎么样,要是一个学校没有购买数据库,又有多少科研者知道你在干什么。
2015-07-15 16:46
本期嘉宾
陈安 :科学有科学的道儿,倒不一定需要老百姓明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连咱们也不十分懂不是?但是这不影响他伟大啊,此外,他当时提出的时候也只是潜在上有应用价值。
2015-07-15 17:59    
nature2014 陈安 : 看你写过那么多的文字, 就这个指标有点意思! 说点实际的、与你有关的! 以前,在哈尔滨的桥梁侧翻,货车掉下去了, 最近又一个匝道侧翻——粤赣高速匝道,掉下去几辆货车,死了多人。 这是个突发事件? 在哈尔滨的事件讨论中, 我给出了侧翻的见解, 有很多人看明白了。 其实就是简支梁, 上面的载荷偏出中心线就将简支梁压翻了, 这个在最近的粤赣高速匝道事故上更加明显!然而,【专家】却将原因归结为超载!? 此类桥梁在国内应当是很多, 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应当将这个设计观念传给桥梁设计者,并检查所有类似的在建桥梁与建成桥梁。 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益国益民, 也更有益于你这个所谓的 应急专家~~~
2015-07-15 16:59
本期嘉宾
陈安 :谢谢经常关注。建立因果关系是件困难的事情
2015-07-15 17:57    
陈小斌 陈安 : 俺不提问,俺支持安兄的观点。 或者俺们都是古典式的,:)
2015-07-15 17:27
本期嘉宾
陈安 :科学研究与技术不同,与工程更不同,依赖的更多是个人智力
2015-07-15 17:56    
oldphysics 陈安 : 同行评价应该完全透明。评委是谁,为什么给这个评价,都公开。被评者和其他人员对评价都可以提起法律诉讼。有人说这样没人当评委了,但重赏之下,肯定有人干。评价包含评奖、立项、结题验收、论文审稿等。
2015-07-15 16:53
本期嘉宾
陈安 :论文评审有公开、有单盲、有双盲。各有各的考虑,要看不同领域学者们的道德水准。
2015-07-15 17:56    
yschenbest 陈安 : 我个人觉得,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是一个科研人员或者有志于科研的人的基本功。按照兴趣进行自由研究的时代过去了,至少是不是主流了。很多人对此很神往,以此作为批判现行评价体系的论据。这完全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中国的国际论文发表正在快速脱离最困难的阶段--语言不通!随着新东方的式微,三五年之后,发表论文不再是吃小灶,而是标准定量。
2015-07-15 16:01
本期嘉宾
陈安 :写作发表论文是学者需要做的事情。而对于论文高质量内容的要求则是科学共同体继续发展的需要,内容没有推进学科发展,没有推动人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则发表在哪里都是一种浪费,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担心很多人知道浪费且无价值依然为之,就是为了之后的那些利益。科研总要有一个初衷或者共同价值观需要大家维护的吧。
2015-07-15 16:05    
ldh 陈安 : 安博:在现有的体制下,一切评价都是白搭。如果一点指标不看,就凭同行评价,能行得通吗?我担心会出现,一些同行说你行,不行也行。
2015-07-15 15:44
本期嘉宾
陈安 :昧着良心说话的学者,咱们得让他们良心不安才行。 如果没良心,还被官方礼聘,那又是另外的问题
2015-07-15 15:47    
lxj6309 陈安 : 实际上,我认为,科学评价极其简单。对于评人,拿一篇最牛论文,一席对话交流,马上搞定;评文,难免仁者见仁,但是,对于重大科技突破还是容易搞定,行家一看便知有没有。对于一般要选拔,前面的也容易搞定,真正专家一谈一问一观察即可明白真假孙悟空。难者是边缘人或文。其实,这些人或文,只要不是太差,都差不多。那些所谓指标不过是晃人眼的。
2015-07-15 15:44
本期嘉宾
陈安 :正是如此。 所以,还玩啥指标体系啊,白白养活了一群本来完全可以干其他有意义工作的博士们
2015-07-15 15:46    
yuhailiang 陈安 : 最近我发表了一个感叹,大学排名和期刊影响因子一样,都极其不靠谱。不知道各位是否都赞同。 清华即使多次被排到浙大之后,但是高中生同意吗?浙大教师同意吗? 对于期刊而言,牛的期刊,即使影响因子低,照样牛,照样吸引真正的学术工作者。 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遗憾,国内学术界不懂美丑,发愁。
2015-07-15 15:40
本期嘉宾
陈安 :品味,我们都要培养一个稍微高一点的品味,再不济,也要知道好赖。
2015-07-15 15:45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李宁老师辛苦了,早点休息吧!
2015-07-15 15:31
本期嘉宾
李宁: 自我表扬:我基本上有问必答。 准备马上下线,已经深夜了。诸位再见。
2015-07-15 15:28
light0001 陈安 : 现在有些二本院校都要求3-5篇SCI,真把SCI不当SCI
2015-07-15 15:13
本期嘉宾
陈安 :自己内心觉得自己的研究有价值也好,很多人对着自己的论文也明白是垃圾,这就没劲了
2015-07-15 15:28    
liuli66 陈安 : 参与一下:各位专家博主,辛苦了。
2015-07-15 15:20
本期嘉宾
陈安 :为科民服务
2015-07-15 15:27    
chouto 陈安 : 1)为什么要设评价指标? 2)谁来监督执行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是活的还是死的? 4)是选拔人才还是限制人才? 5)谁来制定评价指标? 6)谁来评价“评价指标”? 7)拿什么来检验评价指标? ....... 根本问题没搞清楚,使得如今的评价指标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既得利益者专权和搞关系的工具!这样的评价指标不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更有害于国家、民族的兴旺与发展!
2015-07-15 15:11
本期嘉宾
陈安 :而且赫然衍生出了一个“指标派”来,为指标辩护那就一个啥啥呦
2015-07-15 15:27    
ttteeebbb 陈安 : 假设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既没有跑关系的看人情去评价的情况,也没有为了钻营去制造垃圾论文的情况,什么样的机制是更好的呢?
2015-07-15 14:58
本期嘉宾
陈安 :你都假设公平了,这就好办了。目前的核心问题是不公平随处可见,而这个现象又太容易解决
2015-07-15 15:26    
liuli66李宁: 参与一下:各位专家博主,辛苦了。
2015-07-15 15:20
本期嘉宾
李宁:刘立老师吉祥。
2015-07-15 15:24    
light0001李宁: 是进博士的要求
2015-07-15 15:20
本期嘉宾
李宁:看专业吧,如果生物类的,这也算平常了。
2015-07-15 15:24    
bjpdoc 陈安 : 你们几个在这说,习大大,克强能听到么,否则再讨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也是白说。这么热的天还是洗个澡,哪凉快哪呆着吧。
2015-07-15 15:09
本期嘉宾
陈安 :今天下雨了,已经很凉快了,所以大家才兴致勃勃地谈点无聊没用的事儿呀
2015-07-15 15:20    
light0001李宁: 现在有些二本院校都要求3-5篇SCI,真把SCI不当SCI
2015-07-15 15:13
本期嘉宾
李宁:几年3-5篇?
2015-07-15 15:17    
chouto李宁: 1)为什么要设评价指标? 2)谁来监督执行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是活的还是死的? 4)是选拔人才还是限制人才? 5)谁来制定评价指标? 6)谁来评价“评价指标”? 7)拿什么来检验评价指标? ....... 根本问题没搞清楚,使得如今的评价指标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既得利益者专权和搞关系的工具!这样的评价指标不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更有害于国家、民族的兴旺与发展!
2015-07-15 15:11
本期嘉宾
李宁:你这些问题,研究指标的学者应该都能回答。
2015-07-15 15:16    
bjpdoc李宁: 你们几个在这说,习大大,克强能听到么,否则再讨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也是白说。这么热的天还是洗个澡,哪凉快哪呆着吧。
2015-07-15 15:09
本期嘉宾
李宁:闲着也是闲着。。。
2015-07-15 15:11    
bjpdoc李宁: 你们几个在这说,习大大,克强能听到么,否则再讨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也是白说。这么热的天还是洗个澡,哪凉快哪呆着吧。
2015-07-15 15:09
本期嘉宾
李宁:我这里现在是摄氏19度,算比较凉快了。
2015-07-15 15:11    
ttteeebbb李宁: 假设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既没有跑关系的看人情去评价的情况,也没有为了钻营去制造垃圾论文的情况,什么样的机制是更好的呢?
2015-07-15 14:58
本期嘉宾
李宁:同行评议是目前所知最靠谱的方法。
2015-07-15 15:01    
本期嘉宾
李宁: 陈安老师对指标派太苛刻了。 不应该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出去。
2015-07-15 14:58
johnnyqliu 陈安 : 国内院校,是否有引入H指标的?目前仅要求SCI,一般近五年4篇。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陈安 :位处杭州的某大学好像正在准备实施基于H指数的评价。
2015-07-15 14:56    
yadu 陈安 : 能明白老师们说的意思,但是我国科研评价中,如何以同行评议为主,各种指标量化为辅来评价呢?具体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或者国外的评价体系,能给大家参考一下的?
2015-07-15 14:45
本期嘉宾
陈安 :先得把“指标派”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2015-07-15 14:55    
light0001 陈安 : 做出好的成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思考,发表的论文难以满足高校的各种指标要求,到头来,工作找不到或者丢了饭碗,怎么办?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陈安 :让年轻学者疲于奔命,让已经功成名就的学者或者各类帽子上头的人也继续疲于奔命,为了那可怜的仨瓜俩枣或一筐瓜果到处谄媚,这一定是有问题的。
2015-07-15 14:54    
lpqh李宁: 前一阵科学网博客里有一个研究员长江学者神马的博主,吐槽评杰青评不上是因为评审团就那几个人,那几个人还常年都不换的,所以就一直都评不上。像这种问题有怎么说呢……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李宁:吐槽,申诉,都可以啊。另外,也从自身找找原因看。 同行评议有个别不合理的,不应该影响对这个制度的总体评价。
2015-07-15 14:53    
mountainwind1 陈安 : 拜谢安哥拉!!!!!恳求发贴或直接给我,我学好了可能可以用到其他领域的生态工程,作为衔接“应急”“中期”“长期”方案设计的桥梁。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陈安 :跟生态工程的关系肯定是很间接的,而且也不是红宝书啊,老兄你太着急了.....
2015-07-15 14:53    
xiaoyanghu 陈安 : 哪位老师能不能先谈一下国外是怎样解决科学评价不合理问题的?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陈安 :国家很多,各自的玩法也有所不同,不过,早发表晚评价总是对的,不把发表和利益直接挂钩有总是有的。
2015-07-15 14:52    
xiaoyanghu李宁: 哪位老师能不能先谈一下国外是怎样解决科学评价不合理问题的?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李宁:个人觉得不合理,可以申诉。但必须在制度框架内进行。
2015-07-15 14:52    
light0001李宁: 做出好的成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思考,发表的论文难以满足高校的各种指标要求,到头来,工作找不到或者丢了饭碗,怎么办?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李宁:所以,在政策上要把个人收入和发表论文数量脱钩。 发SCI拿奖金的做法,是恶劣的政策。
2015-07-15 14:51    
lpqh 陈安 : 前一阵科学网博客里有一个研究员长江学者神马的博主,吐槽评杰青评不上是因为评审团就那几个人,那几个人还常年都不换的,所以就一直都评不上。像这种问题有怎么说呢……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陈安 :我反对任何名头的这学者那计划或人才,这个玩意同样戕害了中国科学界整体。
2015-07-15 14:49    
johnnyqliu李宁: 国内院校,是否有引入H指标的?目前仅要求SCI,一般近五年4篇。
2015-07-15 14:47
本期嘉宾
李宁:不好意思,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2015-07-15 14:49    
mountainwind1 陈安 : 哇,安哥拉啊,这个好这个好,俺的邮箱是b-sialon@163.com,或者等待安哥拉你的贴出来?我一定收藏了好好啃,这个我正好特缺,亟待学习呢。
2015-07-15 14:44
本期嘉宾
陈安 :我的新书《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已经完稿,正准备出版。所以,不久就能见到全书。
2015-07-15 14:48    
yadu李宁: 能明白老师们说的意思,但是我国科研评价中,如何以同行评议为主,各种指标量化为辅来评价呢?具体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或者国外的评价体系,能给大家参考一下的?
2015-07-15 14:45
本期嘉宾
李宁:如果是评价个人的话,量化指标的作用是很小的。比如,规定每人有个最低限度的发表量就可以,满足这个最低限度,就算合格。个人的水平多高,还是要靠同行说话。
2015-07-15 14:48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李宁老师和刘玉仙老师别着急,我们从后台找找看发表过的内容是否还在。给您们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
2015-07-15 14:48
本期嘉宾
李宁: 再试试,刚才的点评丢了。
2015-07-15 14:44
本期嘉宾
李宁: 陈安那篇论述“比”文化的博文就是关键啊。评估总跟“比”挂钩,“比”的后面又是利益,这才是国内跟西方的主要差别。
2015-07-15 14:43
本期嘉宾
刘玉仙: 我刚刚写了一大段的东西,回答了科学计量学对合理性研究的进展,但后来点了我要重新回复后,原来的回答就没有了,请问是否可以找回来?
2015-07-15 14:42
本期嘉宾
陈安 : “指标派”占据我国科研管理位置的时间太久了,很多年轻人都一开始就接触的这类思维,所以都会习惯于跟上去同步思考。积重难返是最可怕的。
2015-07-15 14:41
本期嘉宾
陈安 : 为什么“指标派”老觉得自己不是帮凶呢?一个说法是他们觉得自己评价的是群体和机构或者期刊,而不是个体,这个有一定道理,但是,能有评价个体科研人员的项目他们也接,而且按一个逻辑做下来,不少大学去委托这类科研评价研究机构或团队做这类项目,都是为了评价老师个人的,但是,受委托的机构也乐得接下,所以,他们的辩解在这个事实面前是苍白的。
2015-07-15 14:39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欢迎刘玉仙老师登陆!等您有时间可以以 “我要点评”发表自己的观点!
2015-07-15 14:38
jsq刘玉仙: 以数据为指标进行科研工作评价是有积极作用的,关键是评估标准的制定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各位老师如何看?
2015-07-15 12:03
本期嘉宾
刘玉仙:我今天有些事情必须做,等事情做完,会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5-07-15 14:38    
mountainwind1 陈安 : 我们在思考产业政策(呃温柔点说就是产业的前景的时候),经常要考虑到产业的”短平快“,”中期获利,“长期效益”。。。什么的,其实管理学是相通的,我实在就不明白,企业管理学科体系都多成熟了,你们咋就不能根据其推演一套比较实际一些的人才或科学管理评价制度?
2015-07-15 14:29
本期嘉宾
陈安 :创新为目标还是利益为目标还是有所差异的,老兄我得给你讲讲我提出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那里面把六类目标分得很清楚,目标不同,手段和路径是有差异的。
2015-07-15 14:36    
zhangpengju李宁: 所以,李宁老师已经脱离中国科研大环境很久很久了; 而陈总则是跟一群凶手一直做同事。。。开个玩笑。 正规提问: 在目前中国科研环境下,有没有您认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如果有,您在这方面有没有做过系统研究,如果没有,我们今天这些所有的讨论是不是可以归结为没有结论之前的牺牲性探索?
2015-07-15 14:29
本期嘉宾
李宁:实话实说,我没做过系统研究。您多跟其他嘉宾交流吧。
2015-07-15 14:34    
zhangpengju 陈安 : 所以,李宁老师已经脱离中国科研大环境很久很久了; 而陈总则是跟一群凶手一直做同事。。。开个玩笑。 正规提问: 在目前中国科研环境下,有没有您认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如果有,您在这方面有没有做过系统研究,如果没有,我们今天这些所有的讨论是不是可以归结为没有结论之前的牺牲性探索?
2015-07-15 14:29
本期嘉宾
陈安 :有,早就有。看用不用 最近中科院出台了政策,说新的资助有些已经拿到过多经费的人就别申请了,也许是个好的趋势,但是我还是不敢申请,最后往往还是空耗精力,白白浪费时间,何苦来哉!
2015-07-15 14:34    
ttteeebbb 陈安 : 同行评议是一个好的机制,前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但是国内找关系跑门路的风气太重,深在国人的骨子里,相比之下,指标反而更加公平。当然指标的弊端也愈加突显出来。弊端大家都能看到,但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方式么?
2015-07-15 14:15
本期嘉宾
陈安 :当然有,而且非常简单,但是人家根本不用你有什么办法。
2015-07-15 14:31    
xsquare 陈安 : 在我国当前的评价体系下,如何剥离评价公正性和利益的纠葛?
2015-07-15 14:23
本期嘉宾
陈安 :有很多的好管理机制可以避免这些,但是好像目前的科研资助机构更愿意把这俩东西捆绑在一起,所以,其他人只能往而兴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研究专项就出现过专家们的弟子和下属承担上千万课题的情况。据说评审的时候专家们一个一个出门避嫌,但是,几乎每个专家都出去过,回避制度其实形同虚设。这可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啊,兄弟们
2015-07-15 14:29    
topmm 陈安 : 各位老师好。现在各种职称评审晋升等问题都与论文数量、核心期刊、被引这些量化的问题挂钩,就算又加入了比较综合的同行评议,有时候对一个科学家、一个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不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可以完善的方法?
2015-07-15 14:23
本期嘉宾
陈安 :想起丘成桐先生对中国数学家的评价,在他眼里,就三个数学家他看得起,一是陈省身,二是华罗庚,三是冯康,其他人即便和他算是朋友,就数学成就而言他也是不能够认可的。所以,我们要习惯于从较大的尺度和较宽的视野里看待科研成果,而不是死盯着自己眼前那点可换成利益的东西。 当然,国家也要给科学家们一个宽松的环境,把科学家们逼成营销人员的人头费还是取消吧。
2015-07-15 14:27    
topmm李宁: 各位老师好。现在各种职称评审晋升等问题都与论文数量、核心期刊、被引这些量化的问题挂钩,就算又加入了比较综合的同行评议,有时候对一个科学家、一个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不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可以完善的方法?
2015-07-15 14:23
本期嘉宾
李宁:同行评议为主,而不是为辅。
2015-07-15 14:26    
xsquare李宁: 在我国当前的评价体系下,如何剥离评价公正性和利益的纠葛?
2015-07-15 14:23
本期嘉宾
李宁:回避制度。
2015-07-15 14:24    
zhangpengju李宁: 请问各位嘉宾,诸位有人实质参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具体政策制定么?希望这个问题对你们个人来说不是很敏感。。。
2015-07-15 14:21
本期嘉宾
李宁:没机会。出国快20年了。
2015-07-15 14:24    
zhangpengju 陈安 : 请问各位嘉宾,诸位有人实质参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具体政策制定么?希望这个问题对你们个人来说不是很敏感。。。
2015-07-15 14:21
本期嘉宾
陈安 :我的同事有参与的,毕竟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嘛。我本人,嘿嘿,就如我开始在应急管理的时候考虑过舆情研究后来毅然决然地退出一样,我实在不愿意去做科研管理者量化评价的帮凶。
2015-07-15 14:24    
zhang0260李宁: 各位老师好,同行评议,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下,是否也有其弊端,应如何改进
2015-07-15 13:53
本期嘉宾
李宁:想办法克服弊端啊。先找出弊端再说。 同行评议是经过发达国家尝试过的大家基本认可的目前最好的方法。
2015-07-15 14:23    
mountainwind1 陈安 : 安哥拉握手! 唉,看来还是要分清晰短期、中期、长期评价,并搞好权重才合适啊。多元化,长时间尺度虽然我们都支持,但效率确实有点问题。。。。。。 只是,至少框架得建立起来,不然你们在北平可能还公平点,我们地方在评价时简直是一群文盲在乱搞,管理人员哪里懂得管理,科技人员哪里懂得科技啊,唉。。。。。。超级不爽。
2015-07-15 14:19
本期嘉宾
陈安 :科学创新不能只争朝夕,那不是技术。技术要率先使用证明其效果然后推广,有社会价值,科学本身是为了丰富人对于物质世界和人本身的认知。
2015-07-15 14:22    
mountainwind1李宁: 安哥拉握手! 唉,看来还是要分清晰短期、中期、长期评价,并搞好权重才合适啊。多元化,长时间尺度虽然我们都支持,但效率确实有点问题。。。。。。 只是,至少框架得建立起来,不然你们在北平可能还公平点,我们地方在评价时简直是一群文盲在乱搞,管理人员哪里懂得管理,科技人员哪里懂得科技啊,唉。。。。。。超级不爽。
2015-07-15 14:19
本期嘉宾
李宁:你先跟陈安拉着手好好聊一会儿吧。
2015-07-15 14:21    
haoleiren 陈安 : 同行评议看起来很美!平时经常能听到身边的老师说,各个方向的小圈子里,文章是谁的,评审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经常出现好文章莫名被枪毙的现象,或者好idea被评审人剽窃的现象,各位嘉宾,可有改进的建议呢?
2015-07-15 14:16
本期嘉宾
陈安 :如果为了保全自己研究的首创权,在线发表是抢这个权利的一个手段,而且越来越被学术界所认可,让那些出于私心而做下打压同行成果的恶劣事件的人无可作为。
2015-07-15 14:20    
haoleiren李宁: 同行评议看起来很美!平时经常能听到身边的老师说,各个方向的小圈子里,文章是谁的,评审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经常出现好文章莫名被枪毙的现象,或者好idea被评审人剽窃的现象,各位嘉宾,可有改进的建议呢?
2015-07-15 14:16
本期嘉宾
李宁:换个期刊再投投试试。
2015-07-15 14:20    
ttteeebbb李宁: 同行评议是一个好的机制,前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但是国内找关系跑门路的风气太重,深在国人的骨子里,相比之下,指标反而更加公平。当然指标的弊端也愈加突显出来。弊端大家都能看到,但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方式么?
2015-07-15 14:15
本期嘉宾
李宁:不同意指标更公平的说法。用指标做评价在宏观层面相对而言更有意义,针对个人不靠谱的情况太多了。
2015-07-15 14:19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感谢陈安老师首先登陆发表您的观点并与网友互动,其他部分嘉宾也将陆续到场,欢迎网友与嘉宾老师互动,也期待嘉宾老师点击“我要点评”发表您关于此话题的个人观点!
2015-07-15 14:18
本期嘉宾
陈安 : 一、应该改对当下成果的评价为对5-10年前的成果进行评价。甚至要严禁进行即时评价,以避免可能的浮躁现象。 二、要尽力提高每个人的科研品味,从研究生或更早抓起。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是做好同行评价的基础。 三,科研贵族(经费多到发愁怎么花法的人)本来应该不去参与各类竞争,但是我们见到的在各类场合下就他们能上蹿下跳,各类基金管理机构靠制造科研贵族的做法制造出来大量品质恶劣的暴发户。
2015-07-15 14:18
mountainwind1孙学军: 评价本来就该是多元化的事情,可笑之极还瞎子摸象地在同行评价、论文评价上面纠结? 没文化没文化!疯子我看了就想起哄。 江心浊酒千年事。。。。。。都付笑谈中
2015-07-15 13:06
本期嘉宾
孙学军:确实是需要多元多方面的评价才正常.
2015-07-15 14:17    
zhang0260孙学军: 各位老师好,同行评议,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下,是否也有其弊端,应如何改进
2015-07-15 13:53
本期嘉宾
孙学军:国内同行评议经常出现走过场的问题,经常会因为人情导致同行评议的失效.纠正这个问题需要整个学术道德和学术文化的建设.
2015-07-15 14:15    
本期嘉宾
陈安 : 十分钟过了,我还在唱独角戏啊?嘿嘿。看来是大家正在休息中......
2015-07-15 14:12
zhang0260 陈安 : 各位老师好,同行评议,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下,是否也有其弊端,应如何改进
2015-07-15 13:53
本期嘉宾
陈安 :任何人参与的事情都有弊端,这要改进的是人参与其中的方式,而不是彻底摒弃这唯一靠谱的做法。 就如选举一般,会出现多数人暴政,这就要规定好基本权利,不管怎样投票,任何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可以被剥夺的,那么,大原则在那里,即便有些偏差也在容错的范畴之内。
2015-07-15 14:11    
mountainwind1 陈安 : 评价本来就该是多元化的事情,可笑之极还瞎子摸象地在同行评价、论文评价上面纠结? 没文化没文化!疯子我看了就想起哄。 江心浊酒千年事。。。。。。都付笑谈中
2015-07-15 13:06
本期嘉宾
陈安 :多元评价是没有错的,但是,还要让这个评价的时段尽量长,且要不断经受质疑。在所有的评价里面,同行(当然是不昧着良心说话的有水平的同行)评议是目前唯一可依赖的做法。“指标派”不是没有作用,而是在中国的积极作用到今天为止始终没有显现出来,倒是负面作用颇多展露。所以我赞成楷翰兄“千年事”的说法,要用时间冲刷价值,没有价值的很快就随风而逝,但是,很多人就要用瞬间的东西追求到即可实现的价值回报,然后有些心术不正的学者再利用下“四姨太效应”,希望能用骗来的资金实现真正的价值,但是往往落空,因为会习惯围着指标的棒子起舞,哪里还有自我判断的空间啊。
2015-07-15 14:10    
jsq 陈安 : 以数据为指标进行科研工作评价是有积极作用的,关键是评估标准的制定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各位老师如何看?
2015-07-15 12:03
本期嘉宾
陈安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都是指标评价带来的负面作用,正面的又和在焉?什么样的标准,不管是发表期刊还是引用,其实都无法完全准备地说明其科学价值。还是同行(甚至一二眼光极高的小同行)的认可更能显示出科研的价值来。
2015-07-15 14:04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自然》:关于学术量化指标的看法】孙学军:广泛使用量化指标和社会影响指标有其积极意义,能让社会变的更加开放,促使学术研究体系更开放更负责。不过,调查发现只有少数科学家支持使用量化指标,这说明整个科研领域对量化评价存有争议和误解。 James Wilsdon的观点是,支持使用量化指标,但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同行评议并不完美,但是目前最好的学术评价形式,应成为评价学术论文、研究方案和个人的基础方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05285.html
2015-07-15 14:03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大家好!访谈已开始,本次访谈不限时,欢迎各位嘉宾直接以“我要点评”方式畅谈您的观点,也期待嘉宾和网友们关于本次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2015-07-15 14:02
本期嘉宾
陈安 : 科研品味,如同美食家要品评珍馐一样,大家不见得做得出来什么好菜,但是内心里肯定要知道什么是好菜,也许出于各种原因不见得说出来,但是把劣质的菜肴说成好菜是无可原谅的。我们做科研评价已经过了这么多年,耀眼的科研成就却相比以往投入资金少资源少人力少的时候没有优势,这一定要让我们警惕,是否正是因为我们用各类指标指鹿为马,才导致科学地位始终上不去的结果。在只重首创性创新性的科学领域,任何跟踪都是没有价值的,人无我有才是科学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当然,技术的跟踪除外,本来更多追求的是“人有我也有”)
2015-07-15 14:02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做科研和造指标是大不相同的两个职业】金拓:在当代中国,人们俗称的科研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制造个人的考核指标。前者是学科、科学、社会乃至人类所需要的,却因为被前人留下的问题往往是棘手的,吃力但有成就感。后者不计科学或社会的需求,出发点是以尽可能小的投入产生尽可能多的个人指标,绕开棘手的科学问题,揣摩期刊的不得不接受的诀窍,为出文章的效率,做到尽可能地不做或少做实验发文章。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可惜在中国大学现有的不深入科学细节的评价机制下,后者被当作了前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905244.html
2015-07-15 12:00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小议同行评议】王善勇:同行评议都评议什么?最主要的就三件事。第一,学术论文发表。现在不要说国际期刊,就是办得好的国内期刊其论文的送审也是面向一个领域全世界的学者。这对遴选优秀论文从而提高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件事需要同行评议的就是基金的审核。评价一份基金申请书的水准,准确地说有没有资助价值,是否有创新性,通俗地讲有没有水平,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评肯定也是有局限的,怎么办呢?拉到国际上去溜溜,到底有多少斤两,根本忽悠不了同行。第三需要同行评审的就是职称晋级。这个其实是最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因为这事跟饭碗,跟工资利益直接挂钩。在我们中国很多跟职称晋级相关的同行评议遭诟病,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这个同行的概念跟一个单位的同事(包括领导)的关系混淆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905351.html
2015-07-15 11:59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中美科技评价指标的区别】贾伟:美国各种科技评价指标的确很多,事实上大部分指标都是美国教授们研究出来的,但这些大大小小、新的旧的指标在实际工作评价中从不被重用,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西方的科技评价从来都是由学术界同行来做的,也就是说是教授评价教授,而不是行政人员或领导来评价教授!指标体系设计得再好,教授不重视,没有用!而教授之所以不会重视各种指标,是因为他们再怎么愚蠢也不会看几个数字(而不用脑子)就对一个同行的工作做出评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904743.html
2015-07-15 11:58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科技指标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功与过】武夷山:要想评估个人论文的质量,就要看其论文到底是否被引用了,自引还是他引,肯定性引用还是批评性引用,等等。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不等于被引用。进一步说,发表在低影响因子刊物上未被引用还情有可原,因为那个刊物没人注意;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却未被引用,则比前一情形还要糟糕。怎么可以从优奖励更糟糕的情形呢(假定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却未被引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04759.html
2015-07-15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