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逃离科研
逃离科研
近日,程代展、张海霞等多位博主相关博文引发了关于“科研苗子”逃离科研的讨论。导师眼中的优秀的“科研苗子”为什么会选择逃离科研之路?push学生走“科研正途”,导师有错吗?导师是否应尊重学生的选择?
访谈内容(共449个问题,136个回复)
boxcar:对谢强 逃离科研,或许是因为娃们遭遇了“钱学森”之问: 钱之问 学之问 森之问 ^_^
2012-11-14 19:27
本期嘉宾
谢强:吕老师肯定知道答案了。钱老先生问得太多了。呵呵
2012-11-15 14:03
yesyjs:对张海霞 老师您好! 深深感到程老师、张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能有这样的导师是多么大的荣幸。 我本身就是控制专业的,已报送读研,但是对于读博还没有明确的了解,作为学生应该怎样更好地为研究生做准备呢?
2012-11-15 13:51
本期嘉宾
张海霞:做主要的是准备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勇于面对挑战并且开始独立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做自己内心里想做的事。
2012-11-15 14:02
本期嘉宾
程代展: (3) 高校和科研院所待遇低, 是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 还拿我的学生说罢, 他到的中学可以给他提供住房和不错的工资. 他们说, 他如果到大学, 要奋斗五到十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据我所知, 他家境欠佳, 他面临生活的压力. 正像许多参加讨论的年轻人说的, 大学的青年教师工资低, 没住房. 许多得了博士学位的年轻人, 他们多半都小三十了, 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压力, 靠空洞的 “理想”, “事业”, “追求” 等能拴得住他们吗? (4)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目前高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极不合理. 少数特权者占有大量资源, 各种基金重叠分配. 而身缠多金的“学术带头人”却常常只是“学术捎客”, 弄了钱让下面的年轻人干活, 自己挂名. 国家应当更多关心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小博士”们的疾苦, 给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 他们才是科研的主力. 再强调一次, 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贫富悬殊一点不比社会上轻. 最后, 谢谢所有网上给我留言的朋友. 也感谢那么多给我打电话、发 E-mail的朋友. 十八大刚过, 愿它给年轻学子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中国的科技进步归根到底靠的是他们.
2012-11-15 14:02
wlh3939:对吴宝俊 对程老师,程老师,经过这件事情,会对您产生负面影响吗?
2012-11-15 13:36
本期嘉宾
吴宝俊:程老师是个不错的老师,希望他别太难过。
2012-11-15 14:02
yuhailiang:对谢强 这这个社会了,除了“科研”,那些地方还需要高层次人?那些地方有可能比“科研”更加能够做出踏踏实实的“贡献”?
2012-11-15 08:00
本期嘉宾
谢强:俞老师想必一直在学校。高层次的人才到了哪里都会有所作为。科研只是选择之一
2012-11-15 14:01
科学网编辑部:对张海霞 新浪网友Artin-不二:已经生活无忧的老师,是很难体会苦逼博士的郁闷的。拿个千把块钱的补贴,没日没夜想问题,编程序算结果,头发都少了,关键的,做得这些玩意还不是自己喜欢的。好不容易毕业了还得考虑能不能找个体面的工作,有没有户口。如果那哥们家里是一般的家庭,北京中学的待遇和一个户口,是可能打动他。
2012-11-15 13:49
本期嘉宾
张海霞:别这样,我们都是从学生和青椒做过来的,怎么会不了解做学生的苦衷呢?只是感到责任更大。
2012-11-15 14:01
本期嘉宾
程代展: (3) 网上许多年轻朋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 应当尊重年轻人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 我的学生其实也说过, 他的价值观和我不一样. 我接受了大家的观点, 中午给他发了个 E-mail, 告诉他 (他现在还在去美国的飞机上) : 不管他最终的选择是什么, 我都支持他. (4) 中午, 一位清华年轻教授给我来电话, 他曾是我的博士后, 他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上了一课: 他是正宗清华子弟兵, 从本科到博士, 在清华上了十年. 然后跟我做了两年博士后. 也是一个极聪明的好学生. 但上完博士后他却要去公司, 当时我也很不理解. 他说, 他当时也是厌倦了学校和科研所的生活, 想过一种新的生活. 他后来又回了清华, 而且做得很好. 我相信, 我的这位学生如果真喜欢科研, 将来某一天他也会回归的.
2012-11-15 14:01
科学网编辑部:对吴宝俊 新浪网友罗祾与小箭猪: 这是亚洲老板的通病,对于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而不是死压出成绩。
2012-11-15 13:41
本期嘉宾
吴宝俊:这话跟领导说吧,政策都是领导定的。
2012-11-15 14:01
本期嘉宾
程代展: 因为明天一早就要飞成都开会, 科学网的访谈参加不了了, 就以这篇博文作为我的答卷罢. 那是一个难眠之夜过后, 自己坐在办公室, 想到此时我的学生可能正在签约, 心头怅然若失, 手中的工作做不下去, 就将心里话写成《昨夜无眠》. 没想到这成了引玉之砖, “一石激起千重浪”. 说明“如何培养学生”,“怎样才能将有天分的学生留在科研第一线” 等问题是科学网上的青年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关心的焦点. 事件本身和所有网友的意见, 都给我启迪, 催我反思. 现在将我反思的心得提交出来, 算我的回答, 也算我的致谢, 当然, 还是一块再次的抛砖. (1) 我的最大错误是把学生当作我自己的“替身”, 盼着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能在他身上实现. 但他是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想法的年青人, 我却把他当作自己的创造物. 我想让他吸取我人生的教训、克服我身上的弱点. 潜意识里我是在制造完美的自我. 我时时在他身上寻找年轻时我的影子, 我觉得我对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真诚的爱, 实际上也许我却成了说一不二的暴君, 强迫他按我的意志去念书, 去做研究. 也许正是这个让他厌倦了科研. (2) 我只关心他的三件事: 数学基础打得怎么样? 英语口语讲得怎么样? 科研做得怎么样? 对于他个人的思想感情, 生活, 以及家庭情况等都知之甚少. 两人见面, 除了学术还是学术, 没有朋友般的交心, 更没有刻意培养他对学术的兴趣. 对学生, 我只有梆梆控制, 却无视反馈.
2012-11-15 14:00
hekai571:对吴宝俊 研一觉得导师挺牛,研二觉得院士挺牛,研三觉得诺奖挺牛,现在研四,觉得读博挺傻!科研就是一个阈值上升的过程,越到后面,越没有快乐。没有人关心你在做什么,只关心你最后能不能出成果。冷漠啊。。。
2012-11-15 13:46
本期嘉宾
吴宝俊:这世界不在乎你是谁,只在乎你能做什么,你做过什么。
2012-11-15 14:00
150 条记录 3/15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