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清华解聘教师争议
清华解聘教师争议
 清华大学解聘“9年未评职称”方艳华老师,高校“非升即走”政策究竟利弊如何? 
访谈内容(共121个问题,118个回复)
nls361:对曹广福 大学里,有这样一种弱势群体,只会教课,就教一两门课(因此教课名声可能好),不做研究,不做学术,不带研究生,因此晋级、职称、基金是没有份,看起来很弱势,很引人“同情”, 可是利用单位名声,外出教课办班,就像俞敏洪,闷头发了大财,实际上很不弱势。 该不该解聘?!
2014-07-30 09:21
本期嘉宾
曹广福:你说的这种现象在高校不是个别的,可能很多学校都有,对于在外兼职,好像有关部门是有明文规定的,但很多单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觉得如果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与科研,这样的人不如下海
2014-07-30 09:25
wuzero50:对吴国清 弱弱的问一句,如果国内高校老师作为一名高中生家长,在藤校和国内985高校间,如何为孩子选择?如果多数高校的老师作为家长选择藤校的话,说明国内高校太让人失望了。至少我听到一个985高校的教授,也是我女儿的同学的家长是选择让孩子去藤校的,原因就是对国内的老师不满意。也许这个问题有点离题,但我认为是高等教育的实质问题。
2014-07-30 09:23
本期嘉宾
吴国清:量力而为。
2014-07-30 09:24
yadu:对陈安 对于教学能力强而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们,是否可以从聘用入校开始,在任务分配、考评等方面分开,鼓励他们专心搞好教学?
2014-07-30 09:20
本期嘉宾
陈安:我倒是觉得,是适合教学还是适合科研,也是慢慢地形成的,并非一开始就确切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
2014-07-30 09:24
BMK:对吴国清 曹院长,我认为清华的这个事件证明高校用人制度要完善,鼓励教师学术进步与分类管理并行。请结合您的管理实践评论。姚小鸥提问
2014-07-29 18:10
本期嘉宾
吴国清:想必曹院已经答了。
2014-07-30 09:23
nls361:对吴国清 大学里,有这样一种弱势群体,只会教课,就教一两门课(因此教课名声可能好),不做研究,不做学术,不带研究生,因此晋级、职称、基金是没有份,看起来很弱势,很引人“同情”, 可是利用单位名声,外出教课办班,就像俞敏洪,闷头发了大财,实际上很不弱势。 该不该解聘?!
2014-07-30 09:21
本期嘉宾
吴国清:该!要有一个工作量的合理考核。
2014-07-30 09:22
yadu:对曹广福 对于教学能力强而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们,是否可以从聘用入校开始,在任务分配、考评等方面分开,鼓励他们专心搞好教学?
2014-07-30 09:20
本期嘉宾
曹广福:个人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看:1、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教学科研各有侧重;2、没有科研做基础,所谓教学好也只是在某种较低层面上的好
2014-07-30 09:21
yadu:对吴国清 对于教学能力强而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们,是否可以从聘用入校开始,在任务分配、考评等方面分开,鼓励他们专心搞好教学?
2014-07-30 09:20
本期嘉宾
吴国清:是啊,工作要有分工,工作量够了,做到位了,就是好老师。 有的教授顶着工作量,但任务分给副教授、讲师完成,或者敷衍,这才是该被剔出的
2014-07-30 09:21
brns:对陈安 我们是否能出现有较高比例的所谓的创新性科研型人才? 如果中长期看不能, 那么搞好教学是不是更好的出路?
2014-07-30 09:14
本期嘉宾
陈安:颠覆性创新的人才在中国,每个大的学科领域(比如数理化这个层次),都不会超过三个人。 其他的人,也不能不叫创新人才,但是,层次低了一些吧。
2014-07-30 09:18
brns:对吴国清 我们是否能出现有较高比例的所谓的创新性科研型人才? 如果中长期看不能, 那么搞好教学是不是更好的出路?
2014-07-30 09:14
本期嘉宾
吴国清:国人把创新彻底弄翻了。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创新。 比如,清华的方老师能够让已经毕业了的学生给出评价,就说明做的不错。
2014-07-30 09:18
brns:对曹广福 我们是否能出现有较高比例的所谓的创新性科研型人才? 如果中长期看不能, 那么搞好教学是不是更好的出路?
2014-07-30 09:14
本期嘉宾
曹广福:前者说不清楚,后者不全面,什么教搞好教学?如何能搞好教学?高校与中小学还是不同的
2014-07-30 09:17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