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该死的奥数
该死的奥数
奥数,这一被公认为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在我国却异化为“全民奥数”的一场战争。无数的孩子、家长、老师在这个斗争的泥潭中挣扎、纠结,越陷越深。今年已是教育部下令禁止奥数与升学挂钩的第11个年头了,奥数幽灵为何阴魂不散?科学网邀请多位嘉宾就奥数的问题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
访谈内容(共164个问题,134个回复)
baptist:对王海辉 大家是要找个不存在的靶子打吗?没意思啊。
2012-07-26 17:53
本期嘉宾
王海辉:靶子?
2012-07-27 10:28
yuhailiangfan:对王海辉 奥数实际上是应该教育选人的极端。问题是大家都不采取裸考,都学会题海战术,上培训班,那么考试胜出者不光要天赋,也要付出大量时间。
2012-07-26 19:13
本期嘉宾
王海辉:的确是存在这个问题,而且经常可以估题,靠的就是题海战术。没有从兴趣上去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
2012-07-27 10:26
boxcar:对王海辉 请问,奥数金牌银牌得主们还有多少在搞数学?(包括办奥数培训班的)
2012-07-26 16:53
本期嘉宾
王海辉:很好了吧,我所了解的北大奥数金牌得奖者很少搞数学了。其实数学是为各个学科服务的,不一定将来非要搞数学,只要学能致用我觉得就可以了
2012-07-27 10:25
d1y2j3:对王永春 我个人建议,开展数学水平等级测试,代替奥数比赛。建立国家级的标准化题库,普及数学教育,避免随意出题,怪题,偏题。。
2012-07-27 09:02
本期嘉宾
王永春:您的建议很好。建议向主管部门提议
2012-07-27 10:24
本期嘉宾
林群: 我本来不关心奥数,因为周围的数学家,如中科院四位最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吴文俊、关肇直、冯康,以及冲锋陷阵的陈景润,还有我的所有学生和同事,都没有做奥数。文革后,我作为“小兵”列席了华罗庚为主任的全国数学竞赛会议,华的意见跟其他搞竞赛的各个老师不同:前者认为后者出的偏题难题一辈子只用一次(即考试用到),后者认为常见常用的考不出水平,比不出高低。我没有想过奥赛的事情,大概得奥赛的人有更好的功力去解决难题或创新,但最终要比的还是是否解决难题或有所创新。像陈景润,恐怕不是做竞赛的材料,但却解决了难题,近五十年过了还没有人打破他的记录。所以通过竞赛或不通过竞赛都可以做出成果,这就是我不关心的原因。当然,我很钦佩竞赛高手。后者究竟是少数,多数只需要读好基本的数学课程就很足够了。如果几百万家投入、出钱,产生了几十个竞赛尖子,恐怕不必要!竞赛应该是自由选择,不需要由上到下提拔培训。我周围就有些非常有才的青年数学家,他们在大学时参加过竞赛,没有经过培训,没有出过钱,这都是好样。简而言之,希望多数人远离竞赛,学好正常课程,做个快乐的、喜欢数学的平常人。
2012-07-27 10:24
sci2007:对王永春 奥数热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问题不解决,没有奥数热还有其他的“热”。
2012-07-27 10:19
本期嘉宾
王永春:我认同您的看法
2012-07-27 10:23
sci2007:对王永春 请问各位老师,有没有了解过奥数热对中国数学研究的伤害?
2012-07-27 10:20
本期嘉宾
王永春:我认为这是教育过于行政化的问题,与奥数无关
2012-07-27 10:23
boxcar:对曹广福 请问,奥数金牌银牌得主们还有多少在搞数学?(包括办奥数培训班的)
2012-07-26 16:53
本期嘉宾
曹广福:好像还有不少,但大多数都不做数学了
2012-07-27 10:22
sci2007:对王海辉 奥数热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问题不解决,没有奥数热还有其他的“热”。
2012-07-27 10:19
本期嘉宾
王海辉:的确是,所以要从根上解决问题
2012-07-27 10:22
sci2007:对曹广福 奥数热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问题不解决,没有奥数热还有其他的“热”。
2012-07-27 10:19
本期嘉宾
曹广福: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而且几乎是肯定的。
2012-07-27 10:22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