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探索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
探索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

- 人工智能对同行评审的影响

- 跨文化交流与同行评审

- 同行评审中的伦理道德

- 同行评审与职业发展

- 国际合作与同行评审

……

您真的了解同行评审么?正值国际同行评审周,ScienceTalks第十一期科学网和意得辑联袂邀请两位科学网知名博主兰州理工大学马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研究所杨蔚研究员以及The Lancet Psychiatry主编Joan Marsh,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科研诚信经理、出版伦理委员会委员Matthew Hodgkinson ,扎达尔大学Jadranka Stojanovski副教授等行业专家,与各位网友交流探讨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以及相关的点滴事件,和审稿人交流评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该如何解决,欢迎有兴趣的网友提出问题,与嘉宾共同讨论。


点击我要提问,无需注册,直接参与互动!


提问不限时,网友可提前留言提问,专家会在访谈当天给与回答。


感谢意得辑为本次活动提供的专属折扣!使用优惠代码【PRWE85】享意得辑全线服务85折,(订单金额满1000元可用,有效期至20231231日)

访谈内容(共423个问题,174个回复)
游客978:对马军 这几年国内学术期刊发展势头很好,有些还是非常拿的出手的在国内,不过在国际上还是逊色了点,未来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大的发展
2023-09-26 16:07
本期嘉宾
马军:国际上公认的知名期刊都有一个漫长的积累和沉淀过程,国内外都存在一些新兴的期刊,通过一些商业手段或者小同行加持的方法使得这些期刊首个影响因子非常高,但作者范围很窄来自于特定的人群,这个问题没办法避免。一个期刊要获得更多人认可,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普通科研人员如果有机会在这些期刊发表论文,那么这些期刊才会逐渐被大家认可,而不是少数人的俱乐部。
2023-09-26 16:15
harmonism:对杨蔚 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同行评审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扼杀了创新。我不太同意这个看法。实际上,扼杀创新的不是同行平身,而是期刊编辑部。很多时候,极具突破性创新性的论文往往通不过编辑的初筛,根本到不了同行评审这一步。我认为,应该削弱编辑部的权力,提高审稿人的待遇,让更多的专家愿意当审稿人——现在的问题是审稿人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期刊编辑部不能每篇稿件都送审,从而增大了编辑部的裁量权!
2023-09-26 15:50
本期嘉宾
杨蔚:以我了解的情况,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审稿人数量不足,尽管这也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是投稿量太大,而发文量太小,比如一些期刊的拒稿率达到了90%。如果每篇文章都送审,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因为最终10篇有9篇要拒稿,意味着90%的文章即使送审了也一样会被拒稿。送审反而耽误了作者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编辑部会对论文进行“粗筛”,只让一部分质量较高的论文送审,降低工作量的同时,也节约了作者的时间。让绝大部分作者尽快转投其它杂志,不耽误时间。
2023-09-26 16:15
科学网编辑部:对Matthew Hodgkinson 新浪微博网友@林夕夕飞扬:同行评审有哪几种形式,优缺点是什么,发表后的评审适用于哪种情形
2023-09-26 10:39
本期嘉宾
Matthew Hodgkinson:常见的模式有:单人匿名评审(又称单盲评审;我用的是 NISO 和 STM 协会认可的术语)。在单匿名审稿中,审稿人知道作者是谁,但审稿人是匿名的;在双匿名审稿中,作者和审稿人都不知道其他人是谁;在公开同行评审中,作者和审稿人的身份是互相知道的(如果文章发表了,也是公众知道的),如果文章发表了,同行评审报告是公开的;在发表后同行评审中,文章在网上发表,然后进行评审,通常是邀请审稿人进行评审。双重匿名评审可减少对高收入国家作者的偏见,今年发表在 Wiley 生态学期刊上的一项随机试验就证明了这一点,但在实践中很难实施,很多审稿人都能猜到作者是谁。我还发现这限制了对利益冲突的识别,因此我希望在稿件接受后,审稿人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再看一遍。如果审稿人的名字被所有人知道,那么公开同行评审寻找审稿人的难度就会增加,但这也减少了审稿人表现不佳的可能性,而且他们往往会评论更多。发表报告允许公众对期刊进行监督,这是好事。将出版前的双重匿名、出版后的公开报告和审稿人姓名结合起来,可能是一种混乱但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出版后同行评审本应允许更多的人参与同行评审,但我所见过的例子中,很少有将志愿者评审与期刊邀请的评审同等对待的。有些文章无人审阅。在某些情况中,作者会邀请自己的审稿人,我认为这就导致了审稿过程中的偏见和低质量。通常也没有编辑来决定文章是否发表,而是外包给审稿人。有观点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把关,但我认为,这就丢失了审查和责任的一个重要步骤。
2023-09-26 16:13
harmonism:对马军 现在期刊编辑部的精力不是用在论文的语言文字和格式等方面的编辑和校对上,而是越殂代疱取代了同行评审,在未送同行进行评审之前就自行枪毙了大部分稿件,这才是对同行评审制度最大的颠覆!
2023-09-26 16:00
本期嘉宾
马军:的确存在这个现象,一些期刊投稿量巨大,一部分稿件的语言表达不流畅,责任编辑读起来痛苦。所以,作者要在投稿前做必要的文字润色和修饰,确保稿件的可读性。
2023-09-26 16:12
游客183:对马军 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自出现开始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极大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交流,也有人认为实质上是出版社圈钱的游戏,但不论如何,不争的事实是: OA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几位老师怎么认为?
2023-09-26 16:08
本期嘉宾
马军:我个人不反对OA出版的,但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要把自己的论文分流,一部分以传统方式出版,个别或者少数稿件可以发表在OA期刊的,如果大量的论文都发表在OA期刊,成本太大,也会被一些同行非议和质疑。
2023-09-26 16:11
游客852:对马军 审稿人建议补做实验要一年才能完成,怎么办?
2023-09-26 10:45
本期嘉宾
马军:直接告诉编辑暂时不能完成审稿人提出的补充实验的任务,如果责任编辑同意的话就可以。或者,换个期刊来投递。
2023-09-26 16:09
游客479:对杨蔚 老师们好,是否可以自己推荐审稿人,如果自己推荐审稿人,如何鉴定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诚信联系?
2023-09-26 13:38
本期嘉宾
杨蔚:可以推荐审稿人,但编辑不一定邀请作者推荐的审稿人,编辑会去判断某位审稿人是否与作者存在联系,是否适合邀请。
2023-09-26 16:07
科学网编辑部:对马军 新浪微博网友@nephele_wu:同行评审中怎么避免恶意学术打压?
2023-09-26 10:38
本期嘉宾
马军:可能会存在学术观点分歧,这种情况下在投稿时可以在cover letter或者投稿系统填写回避审稿人
2023-09-26 16:06
游客698:对马军 编辑和审稿人意见很大不同,我该怎么处理?比如审稿人建议接收,但是被编辑拒稿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2023-09-26 10:52
本期嘉宾
马军:编辑意见是最终的,审稿人意见只是参考的,所以作者要以编辑的意见为主。
2023-09-26 16:04
游客254:对马军 收到审稿人的“差评”应该怎么处理?对审稿人的评价应采取什么态度。
2023-09-26 10:46
本期嘉宾
马军:拒稿和审稿人的差评是很正常的,比如我们期刊编委给我们期刊投稿也遇到拒稿的。这种情况下都要认真阅读审稿人的意见,即使一些审稿人意见看起来很低级或者很荒谬,能改进的地方就要改进。然后再重新投稿或者换个期刊投稿。
2023-09-26 16:03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