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师生夜话
师生夜话
就《逃离“科研”》话题,其中很多年轻学子、青年教师表达了科研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科学网特别推出“师生夜话”在线讨论(非限时讨论),邀请程代展、张海霞、马臻、王德华、刘庆生、吕喆等几位热心老师与年轻学子、青年教师就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
访谈内容(共1382个问题,767个回复)
wanglin431:对张海霞 当前对药学相关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怎么看?感觉并与科学硕士培养并没有什么区别?
2012-11-23 18:43
本期嘉宾
张海霞:抱歉,这个我确实不懂,你还是问问本行业的老师。
2012-11-24 23:11
huitouqing:对张海霞 我觉得,科研入门相当难。而且,一个凝聚力强大的group相当重要,跟着一个大牛老师也非常重要。再或者,跟着年轻有为的老师也能很快成长。。。。可是,我现在什么都不是。没有师兄指引,老师也忙着他的各种项目。。同学们做的也都不一样。我还在黑色的圈外乱撞。。我想努力找到入口。请老师们给点建议。
2012-11-23 18:42
本期嘉宾
张海霞:跟做得好的师兄师姐多交流,找机会跟导师交流,一切会好起来的。
2012-11-24 23:10
shengguo:对张海霞 其实一直想问个问题,什么是科研,做一个任务就叫科研吗? 现在很多导师,都是外接一个公司项目,然后扔给学生,而学生就在这种高压下工作,长进可能是真长进了,但是,这也直接造成了学生毕业后投其它职业的现象。说句感觉,导师实验室就像个包工头公司,专门聘请一些所谓高学历的人,给以最低待遇,并冠上学术研究的大名,以此来盈利。 于是,学生毕业后追求高利润工作或者轻松愉快的工作,有什么不可呢?
2012-11-23 18:35
本期嘉宾
张海霞:你说的现象确定是很多,对学生的影响也很不好,但是也要看到像程老师这样的好老师也是不少,努力找到这样的好导师,做一些像样的科研,如果愿意的话。
2012-11-24 23:09
Now:对张海霞 为什么一讨论不管院士教授还是媒体记者都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如年轻教师待遇不好,经费分配不合理),却没人去改变?那些有话语权的人都干什么去了呢?
2012-11-23 18:33
本期嘉宾
张海霞:大家一起呼吁吧,这一次程老师的博文就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会引起一定重视的,大家都来说说话、发发言,关键是提提解决方案,会有更大影响力。
2012-11-24 23:07
clp286:对张海霞 那样是潇洒。问题是实际条件不允许。
2012-11-23 18:21
本期嘉宾
张海霞:抱歉,这条回复的有点隔太远了,其实潇洒一点都不难,去校园里跑几圈也是潇洒。
2012-11-24 23:05
wanglh2008:对张海霞 有时候年轻人也是没得办法,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生活逼他们选择的。
2012-11-23 18:16
本期嘉宾
张海霞:是呀,现实很骨感,可是在骨感的现实面前保持一点自己的志向是前进的动力,也是为自己留一点希望。
2012-11-24 23:05
xjbb:对张海霞 各位老师课题组是否有年轻教师,是否能理解他们位置的尴尬?既要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又要帮助老师带研究生,而研究生却不买账。您是否也是这样成长的?这样是逆境的考研,还是科研的怪圈?
2012-11-23 18:12
本期嘉宾
张海霞:这是中国式科研的怪现象,大家只能自勉吧,我工作以来一直是自己闯荡自己的科研领域,很多艰辛,路走的也不轻松。有大老板罩着的青年教师的发展确实有利有弊,一般来说:短期有利,长期有弊。
2012-11-24 23:03
clp286:对张海霞 科学,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名词。但什么是科学?除科学知识外,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清楚了,素质教育、逃离科研、师生关系以及科普内容等就好解决了。如何加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呢?
2012-11-23 18:03
本期嘉宾
张海霞:一步一步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2012-11-24 23:01
maximos:对张海霞 全国各大学都被评比绑上了一架停不下来的战车,年轻人被任务压的喘不过气来,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再为任务让路,各位老师,如何应对任务和兴趣之间的矛盾
2012-11-23 18:03
本期嘉宾
张海霞:过多的考评确实不好,可是没有压力也就很难维持前进的动力,其他参考上一条回复。
2012-11-24 22:59
maximos:对张海霞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由自在的探索,我感觉兴趣盎然,很有积极性,但是如果压很多任务,压的太多了,心里很累,身体也很累,就觉得兴趣被任务压没了,本来很感兴趣,若是变成任务,就毫无积极性了。 各位老师,如何解决兴趣与任务的矛盾
2012-11-23 18:00
本期嘉宾
张海霞:二者都需要,有兴趣做事很好,但是没有任务和目标不长久,以兴趣做驱动,以完成具体的任务和阶段目标为实际的要求和节点,自己不要从心里抵触就会好多了。
2012-11-24 22:58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