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探索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
探索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

- 人工智能对同行评审的影响

- 跨文化交流与同行评审

- 同行评审中的伦理道德

- 同行评审与职业发展

- 国际合作与同行评审

……

您真的了解同行评审么?正值国际同行评审周,ScienceTalks第十一期科学网和意得辑联袂邀请两位科学网知名博主兰州理工大学马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研究所杨蔚研究员以及The Lancet Psychiatry主编Joan Marsh,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科研诚信经理、出版伦理委员会委员Matthew Hodgkinson ,扎达尔大学Jadranka Stojanovski副教授等行业专家,与各位网友交流探讨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以及相关的点滴事件,和审稿人交流评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该如何解决,欢迎有兴趣的网友提出问题,与嘉宾共同讨论。


点击我要提问,无需注册,直接参与互动!


提问不限时,网友可提前留言提问,专家会在访谈当天给与回答。


感谢意得辑为本次活动提供的专属折扣!使用优惠代码【PRWE85】享意得辑全线服务85折,(订单金额满1000元可用,有效期至20231231日)

访谈内容(共423个问题,174个回复)
游客615:对Joan Marsh 今年的同行评审周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吗,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等的影响有与以往区别的内容?或是有什么亮点吗?
2023-09-24 17:34
本期嘉宾
Joan Marsh:我不知道,我没有专门参与同行评审周活动。
2023-09-26 15:14
游客872:对马军 期刊编辑找不到审稿人,我该撤稿吗?
2023-09-26 11:26
本期嘉宾
马军:这种情况下,你就要联系主编,要求更换责任编辑。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的确一些期刊的某些责任编辑研究领域比较窄,又不愿意花时间,导致稿件延误。如果频繁投诉这个责任编辑,主编也会留意的。
2023-09-26 15:14
科学网编辑部:对Jadranka Stojanovski 新浪微博网友@毛豆儿的钱袋子:学术出版未来OA的趋势如何,现在一些单位是不认这个的,之后会怎样?
2023-09-26 10:36
本期嘉宾
Jadranka Stojanovski:我知道有一些把开放获取描述为价值较低的期刊倾向,这种倾向自九十年代开放源码期刊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然而,随着 \"Plan S“鼓励商业出版商转向 OA 出版,情况自此发生了重大变化,据估计,如今有一半以上的期刊论文是在 OA 上发表的。同样重要的是,要了解在你所在的机构,哪些是被认定为有声望的期刊,即什么是有价值的期刊。例如,这可以是高期刊影响因子或其他指标。例如,《PLOS ON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eLife》、《Cell Reports》、《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JHEP)、《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以及 BMC(BioMed Central)期刊都被认为是非常有声望的开放获取期刊。
2023-09-26 15:13
游客722:对Joan Marsh 偏见在哪个行业都有,同行评审也不例外,同行评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偏见?如何避免?各位老师有遇到过偏见的情况吗,可否具体就案例展开说下
2023-09-24 17:30
本期嘉宾
Joan Marsh:根据文献记载,常见的偏见是针对从姓名推测为女性的人,以及中低收入国家的人,或者仅仅审稿人不了解对方附属的机构或国家。一种方法是将论文匿名,这样审稿人就看不到这些信息,但这与预印本和开放科学的趋势背道而驰。编辑应使用广泛的审稿人,他们应在性别上保持平衡(至少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平衡程度相同,最好更加平衡),并来自不同的机构和国家。这就需要编辑们努力更多了解、找到该领域中愿意进行同行评审的人。出版商正在使用工具来推荐同行评审员,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些工具涉及人工智能。
2023-09-26 15:13
游客744:对杨蔚 各位老师在同行评审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比较难忘或者印象深刻的经历吗?可否分享一下
2023-09-24 17:22
本期嘉宾
杨蔚:我曾经有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历时2年时间,投稿了3个杂志,最后在一个杂志经历了4轮审稿,才发表出来。但是,这篇论文后来成为了我引用最高的论文之一,它开创了一个小的研究领域。无论审稿人如何看待您的文章,您自己需要对它有坚持,而且要努力把它发表出去,无论在什么杂志上。时间会证明你的研究的价值,你也会为此感到自豪。
2023-09-26 15:13
游客744:对Joan Marsh 各位老师在同行评审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比较难忘或者印象深刻的经历吗?可否分享一下
2023-09-24 17:22
本期嘉宾
Joan Marsh:我是一名编辑,不是审稿人。
2023-09-26 15:12
游客418:对马军 各位老师好,请问审稿人如何看待与自己研究方向极其类似的文章呢?对于此类文章,审核是否会很严格,会给出指导意见还是选择拒审呢?
2023-09-26 11:37
本期嘉宾
马军:一般而言,责任编辑都会选择小同行来作为审稿人,小同行更容易发现问题,也更容易读懂论文,给出的意见一般都是客观的,毕竟责任编辑都会最终审核这些意见的。另一方面,如果审稿人频繁提供恶意的审稿意见,责任编辑和期刊都会发现的,也会在系统里标记的。
2023-09-26 15:12
游客480:对Joan Marsh 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进行同行评审时尚且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如果运用人工智能的话,这种误会应该如何解决呢
2023-09-22 18:19
本期嘉宾
Joan Marsh: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反映了训练它的数据本身带有偏见。
2023-09-26 15:11
游客268:对马军 请教各位老师, 在评审过程中,审稿人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偏好等主观因素而影响评审的公正性?对于这种情况是否有专门的措施或者处理方式
2023-09-26 13:11
本期嘉宾
马军:的确存在这个问题的,比如分数阶的论文现在不好发表了,多数发表在开放存取的期刊。这种情况下的确存在随机因素,如果遇到了对口的责任编辑,还是有机会的。所以投稿前要看看自己稿件内容和拟投递期刊的契合度,是否有非常对口的小同行担任责任编辑。
2023-09-26 15:10
gxfycyyhang:对Joan Marsh 学术交流与同行评审 学术交流作为绝大多数科学家的一种认知方式,是在科学探索中养成的用以提高、纠错、完善认知的态度与模式,这种模式也构成同行评审的基础。 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个成果不断涌现的时代,学术交流与同行评审 应更重视探究事物的原由,但在多数情况下,认知是渐近的、扩展的、提高型的,与破坏/颠覆型认知存在重大区别。请问各位科学家,如何细化上述两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高 峡
2023-09-21 16:56
本期嘉宾
Joan Marsh: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考试题目,我认为它并不适合这次的讨论。
2023-09-26 15:09
174 条记录 16/18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6  17   18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