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2016基金放榜点评
2016基金放榜点评
科学网定于8月23日14:30特邀具有资深基金申请经验和评审经验的科学网博主,与网友探讨基金被拒的原因?如何提高基金项目的科研资助效率?目前的项目评价机制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何建立评审问责机制?
访谈内容(共301个问题,256个回复)
jsq:对马军 交叉学科申报基金,在评审上是不是很难通过?
2016-08-23 15:12
本期嘉宾
马军:选对口子非常重要的。每个口子都有自己的观众和演员。
2016-08-23 15:16
科学网编辑部:对罗会仟 中国科学报社记者提问:2.基金申请中,评审最看重什么?在申请课题时,有什么技巧?
2016-08-23 14:56
本期嘉宾
罗会仟:基金和论文一样,关键是要突出亮点,而不是简单罗列。每个部分都要突出重点,光写一堆不痛不痒的话,估计评委看的都难受。亮点不在多,有就行,如果多了,那就不是亮点了。
2016-08-23 15:16
jsq:对张志刚 交叉学科申报基金,在评审上是不是很难通过?
2016-08-23 15:12
本期嘉宾
张志刚:个人感觉,比较难,因为两边都可能不懂。所以尽量写得让各学科专家都能懂,是技巧。
2016-08-23 15:16
vvone:对马军 请问老师在申请以及评审过程中有哪些“潜规则”?有哪些自己总结的心得能分享一下吗?
2016-08-23 15:08
本期嘉宾
马军:别人怎么评议本子我不知道的。 我评议本子,第一看你的工作基础和以前主持项目完成的工作报告,如果工作基础好请在学术圈有很好的声誉,那么就会再看你的基金本子选题和表达,如果选题比较好,计划和路线合理,这种情况下会建议给优先。如果本子写的一塌糊涂应付的,也照样给差评。 如果基础很差,上个基金结题就是凑数的,那么信任度打折,对不起,你懂的。 对于青年基金,如果有一定的基础还是会考虑优先。如果本子写的很好,也会建议给予资助。 前期基础非常重要。 慢慢积累,所谓潜规则是对弱者来说的。不断做好科研积累才是王道。
2016-08-23 15:16
accsys:对张海霞 个人为什么不可以申请基金?要知道,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从个人开始的。申请基金设定条条框框不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
2016-08-23 09:35
本期嘉宾
张海霞:资助个人在基金委这样的国家平台上是肯定不可以的,一些私人的基金会应该可以资助个人。
2016-08-23 15:15
jsq:对汪晓军 按现在的评审方式,以后更换研究方向基本不可能,被限定住了,这个算不算项目评价体质的弊端?有没有更好的改进的方式?
2016-08-23 15:14
本期嘉宾
汪晓军:是的,这个问题你可向基金委建议呢!
2016-08-23 15:15
jsq:对汪晓军 交叉学科申报基金,在评审上是不是很难通过?
2016-08-23 15:12
本期嘉宾
汪晓军: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好。交叉学科,可能送审的专家会多一些,二个交叉学科,二个学科都要找评审专家!
2016-08-23 15:14
ghosteacher:对罗会仟 科学基金委的“科学基金共享服务网”(http://npd.nsfc.gov.cn/),上面一些面上项目的结题报告,只有二、三十页。这样的分量是不是太单薄了?
2016-08-23 15:12
本期嘉宾
罗会仟:不以篇幅论英雄,Nature Science的论文有的也只有一页啊。 主要是某些课题负责人太烂了,不想多敲几个字,应付一下结题报告。
2016-08-23 15:14
withhighprob:对张海霞 请问每个项目的评审人数目是随机定的吗?
2016-08-23 10:53
本期嘉宾
张海霞:每个学科不一样。
2016-08-23 15:14
jsq:对张海霞 交叉学科申报基金,在评审上是不是很难通过?
2016-08-23 15:12
本期嘉宾
张海霞:交叉学科在评审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专家,这是问题。选择申报学科也很重要,尽可能靠近一些的比较好,很多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专家来评,不合适的专家对评审结果也很难把握。
2016-08-23 15:13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