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职称评审惹的祸
职称评审惹的祸
       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47岁副教授陈少林因“没能评上教授职称”对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林莉红教授大打出手,林当场晕倒被送医。
       近年来科研系统职称评审问题引发了科研群体内部矛盾重重。而今年初武大28岁袁荃引进回国后的直接被升为“正教授”,中南大学22岁本科生刘路被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也曾引发科学网网友激烈的讨论和争议。
       科研系统的职称评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科学网将于5月3日邀请多位嘉宾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
访谈内容(共181个问题,125个回复)
sstone2009:对喻海良 很简单的问题:人事制度改革!你行,你做老板。你有能力,老板聘你。你可以,教授或经理聘你。 大家讨论、争论这个现象,毫无意义,你既改变不了,也回避不了。 呵呵!
2012-05-02 23:49
本期嘉宾
喻海良: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现在的高校有一句话很流行,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因此,要改变这种错误理念,必须讨论,必须要更深层次的讨论。
2012-05-03 09:10
aimeiya:对陈安 如何能改变外行评内行的现状?尤其是比较有话语权的领导经常是评委会的成员~~~
2012-05-03 09:05
本期嘉宾
陈安:得让人敢于申诉,连个青年歌手大奖赛都有个监审组呢,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女士后面一坐,当然,这是形式上的,实质正义在这样的渠道上也应该得以保障。
2012-05-03 09:10
zhongwen123:对喻海良 很多人长年累月不上讲台,也得到了教授职称,而那些长年累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却限于各种条件,一次又一次地与其渴求的职称失之交臂。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些管理者容易得到教授的职称,而普通老师却十分地难?现行的社会体制不变革,这种打人的现象仍将存在,且永远存在,直至这个社会灭亡。
2012-05-02 23:05
本期嘉宾
喻海良:现在的高校发展普遍重视科研。对于讲台上的教师,相对来言,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在目前的国情下,如果他们要改变,应该想办法把自己的短项补上。 至于管理者容易得到教授职称,这是一种典型的腐败行为。教授应该看老师的学术水平。校级、处级,应该看人员的管理水平。两个放在一起,对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而言,是一种耻辱。而,官员成为教授是高校发展耻辱史上的典型作品。 因此,我也赞同高校改革。利用温总理的话,不改革会死亡的。
2012-05-03 09:10
pjin911:对喻海良 各位老师,提一点个人看法,不知是否为妥,请赐教: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我想应该是找准问题的源头。 利用名利来诱惑单纯的学者,往往是做局的关键。是否有勇气不入局,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 正如我们没有称谓爱因斯坦教授或者马克思教授一样,而他们永远是人类20世纪全世界最为杰出的教授,他们是不入局的最出色的代表。
2012-05-02 22:43
本期嘉宾
喻海良:这个事情要因人而异。前些天报道,某身价几亿美元的老板转行到某大学全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他就可以做到。如果要那些现在处在生活贫困线以下的人去这样做,他们很难。因为,生存还是他们的第一需求。
2012-05-03 09:09
科学网编辑部:对陈安 新浪网友七如问:难道以科研经费来选拔博士生导师么????那中国的博士质量又得下降一截!!!
2012-05-03 09:06
本期嘉宾
陈安:评职称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学术贡献。把获奖、经费数额这类标准纳入评审,是评审者自身没有自信,缺乏准确学术判断力的表现。
2012-05-03 09:09
Education:对喻海良 中科院基本聘代替评,向公司的聘任迈进了一部
2012-05-02 22:02
本期嘉宾
喻海良:中科院的聘任制,我是支持的。但是,我不赞成把他形容为“公司”的聘任制。也很不赞成把教育科研系统公司化。如果有一天中科院真的成了“公司”,我建议国家取消他的研究生培养资格。因为,公司可以培养博士的话,还需要大学科研院所干什么?我没有听说过那个人在“苹果”、“微软”获得博士文凭。
2012-05-03 09:08
Education:对彭渤 打人是小事,天天有打架.但是为了评教授打人就会引起科技界轰动,是因为职称评聘确实让人不服,也不可信.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2012-05-02 22:00
本期嘉宾
彭渤:是的。特别发生在培育人才的高校。打人不对,但揭示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2012-05-03 09:07
labsteam:对陈安 很赞同陈安博士的看法。职称应该仅仅体现在工资待遇上的差别,而不应该体现在做事资格上的差别。我们国家的职称制度设计,是否就像二桃杀三士,故意挑起知识分子之间的内斗,一边更好地管控知识分子?这种制度是否是封建帝王“驭臣术”的变种?
2012-05-03 09:05
本期嘉宾
陈安:“二桃杀三士”是政治智慧,而恰恰科学界最不应该象政治看齐。政治讲的更多是平衡,而科学则只认最好。
2012-05-03 09:07
Education:对喻海良 打人是小事,天天有打架.但是为了评教授打人就会引起科技界轰动,是因为职称评聘确实让人不服,也不可信.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2012-05-02 22:00
本期嘉宾
喻海良:打架,在古今中外都是常事。为什么评教授过程引起的打人事件就影响这么大。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说明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因为教育不是某一个集体的事情,而是全体国人的事情。第二,也反映了很多大学教授职称评定过程的腐败问题。以前,大家只能把这些问题藏在心里,把“仇恨”积攒在心里。现在,有了一个事件,迅速地激起这些人的共鸣,因而引起科技界的轰动。这件事情对于中国教育界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必须引起高层的反省。如果现在不反省,当底层的教师积攒的“仇恨”越多,将来爆发的威力就可能越大。如网友所说,有一天真要“血案”了。
2012-05-03 09:06
hmaoi:对陈安 美国终身教授的评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我们为什么不学一学美国终身教授的评定办法呢?
2012-05-03 03:52
本期嘉宾
陈安:我也很困惑,科学本来自西方,中国科学界却不去学习西方几百年来形成的模式,一定要强调国情,这个实在没有必要。
2012-05-03 09:06
131 条记录 11/1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1  12   13   14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