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探索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
探索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

- 人工智能对同行评审的影响

- 跨文化交流与同行评审

- 同行评审中的伦理道德

- 同行评审与职业发展

- 国际合作与同行评审

……

您真的了解同行评审么?正值国际同行评审周,ScienceTalks第十一期科学网和意得辑联袂邀请两位科学网知名博主兰州理工大学马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研究所杨蔚研究员以及The Lancet Psychiatry主编Joan Marsh,英国科研诚信办公室科研诚信经理、出版伦理委员会委员Matthew Hodgkinson ,扎达尔大学Jadranka Stojanovski副教授等行业专家,与各位网友交流探讨同行评审与学术出版的未来以及相关的点滴事件,和审稿人交流评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该如何解决,欢迎有兴趣的网友提出问题,与嘉宾共同讨论。


点击我要提问,无需注册,直接参与互动!


提问不限时,网友可提前留言提问,专家会在访谈当天给与回答。


感谢意得辑为本次活动提供的专属折扣!使用优惠代码【PRWE85】享意得辑全线服务85折,(订单金额满1000元可用,有效期至20231231日)

访谈内容(共423个问题,174个回复)
游客392:对马军 AI的发展会对同行评审产生什么影响吗?
2023-09-26 11:09
本期嘉宾
马军:AI评审只能用于甄别学术不端,一稿多投,图片伪造,一个图片重复使用。稿件实际内容还是需要传统方式来评审和判断的。
2023-09-26 15:49
游客668:对Joan Marsh 如果想成为审稿人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申请?各位老师能否交流下自己申请审稿人时的心得
2023-09-25 18:55
本期嘉宾
Joan Marsh:审稿人利用他们的科学专业知识来评估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他们看重的是方法的严谨性:是否清楚地汇报了方法,并提供了足够详细的信息,以便于复制?是否解释了方法的选择,是否强调了任何不足之处,并解释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结果是否恰当?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中,我们通常会在 \"方法 \"中单独用一段话来解释核心结果为什么会被选中以及它的一般适宜性,因为在精神病学中,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同一事物,例如抑郁症状。审稿人会要求作者澄清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并经常要求作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一篇论文写得很好,符合标准准则,审稿人就没有必要这样做。如果审稿人无法判断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应向编辑说明。
2023-09-26 15:49
游客841:对Joan Marsh 各位老师,审稿人审稿时对文章的哪个部分最重视?
2023-09-25 18:47
本期嘉宾
Joan Marsh:他们最应该看的是方法,然后才是结果。
2023-09-26 15:48
游客268:对杨蔚 请教各位老师, 在评审过程中,审稿人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偏好等主观因素而影响评审的公正性?对于这种情况是否有专门的措施或者处理方式
2023-09-26 13:11
本期嘉宾
杨蔚:单个审稿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种主观偏好的问题,多位审稿人可以一定程度减弱这个问题。同时,编辑也可以根据审稿人的背景和他的意见来判断他的意见是否客观。
2023-09-26 15:48
科学网编辑部:对Matthew Hodgkinson 新浪微博网友@雨雨催化剂:同行评审周期需要多长时间?未来一稿多投算学术不端吗?
2023-09-26 10:39
本期嘉宾
Matthew Hodgkinson:a) 同行评审时间取决于很多因素--期刊、领域和运气!时间通常为 3-6 个月,但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承诺的发表时间太短,这是一个警告信号--因为很可能是个骗局。有些著名期刊(如《柳叶刀》)会向审稿人支付报酬,并保证特别重要的临床研究能在短时间内(几天内)发表,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我在 PLOS 担任编辑时,最快也要 30 天才能发表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关于导致德国牛群爆发疾病的大肠杆菌菌株的基因组)。数学是出了名的慢的一个领域,同行评审时间超过一年的情况并不少见。将审稿人提交报告的时间缩短为 10-14 天,在大多数领域都很有效,因为审稿人往往要等到临近截止日期时才开始审稿,但这并不是审稿时间长的主要原因。很难找到审稿人,甚至很难找到学术编辑审阅文章是因为这些文章写得不好或让他们感到乏味。b) 重复投稿是学术不端行为。
2023-09-26 15:48
游客513:对马军 现在的论文查重系统各种各样,加入自己真实是自己的写作的,也是自己润色,那么需要购买查重服务么
2023-09-26 15:22
本期嘉宾
马军:如果稿件内容非常重要,可以预先查重,避免稿件形式审查环节因为重复率太高被直接拒稿。
2023-09-26 15:47
游客610:对Joan Marsh 同行评审注重创新,是否也会有扼杀创新的案例?对于不同的观点,大多数评审专家是否会抱排斥态度?
2023-09-25 17:49
本期嘉宾
Joan Marsh:创新的主张需要创新的证据:如果一篇论文与现有的证据基础相矛盾,或者提出了全新的主张,那么它就需要接受比平常更加严格的方法论来进行同行评审。如果能通过审稿,就应该发表。编辑应确保论文提出的主张,不超出数据支持的范畴。然后,读者可以对证据进行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2023-09-26 15:47
科学网编辑部:对Matthew Hodgkinson 新浪微博网友@毛豆儿的钱袋子:同行评审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2023-09-26 10:38
本期嘉宾
Matthew Hodgkinson:我在OA 期刊工作了 18 年。研究评估需要尽可能摆脱对文章发表而非文章内容本身的考量。OA出版并不比付费出版质量低,许多OA期刊愿意发表负面结果、增量研究和复制研究,这实际上减少了出版偏见,提高了可重复性。OA在很大程度上是出版业的未来;所有主要出版商都在向OA过渡,特别是由于欧洲的S计划和美国的OSTP备忘录。尽管如此,业界仍有取代文章处理费(APC)的举动,因为无论公平与否,这都被认为是出版低质量作品的诱因,也可能成为低收入国家作者和领域的障碍。这可以通过志愿者管理期刊,以及具有更持久效果的政府,机构或财团资助来实现。
2023-09-26 15:47
游客918:对Joan Marsh 同行评审中会有延迟的情况出现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有效避免呢?还望各位老师解答
2023-09-25 16:19
本期嘉宾
Joan Marsh:是的,会有延误。编辑必须跟进审稿人,可能不得不撤回邀请,重新开始。编辑应该培养一大批愿意为期刊审稿的人才。编辑可以培训同行审稿人,尤其是职业生涯初期的研究人员,以扩大这一类人才库。作为作者,您可以确保您的论文撰写清晰,符合期刊对作者信息的要求,并遵循相关的报告指南--请参阅Equator network,了解适合你的操作指南。
2023-09-26 15:46
游客367:对马军 现在,国内各种院所高校和国际期刊联合办刊的比较多,这种利弊在哪里各位老师们分析下么?
2023-09-26 15:39
本期嘉宾
马军:国内主办的国际期刊还是很少的,虽然很多华人在国际期刊担任主编,副主编,但属于我们完全掌握的国际知名期刊还是非常少的。国内期刊依托国外出版社的采编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容为期刊赢得高质量的稿件,也一定程度提高了中国学者影响力。毕竟,学术界也是存在竞争的,如果学术界的顶刊很多比例是中国人掌控的,那么对于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引领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09-26 15:46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