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职称评审惹的祸
职称评审惹的祸
       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47岁副教授陈少林因“没能评上教授职称”对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林莉红教授大打出手,林当场晕倒被送医。
       近年来科研系统职称评审问题引发了科研群体内部矛盾重重。而今年初武大28岁袁荃引进回国后的直接被升为“正教授”,中南大学22岁本科生刘路被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也曾引发科学网网友激烈的讨论和争议。
       科研系统的职称评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科学网将于5月3日邀请多位嘉宾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
访谈内容(共181个问题,125个回复)
flyingaway:对黄智勇 学院里的评委是不同专业的教授组成,根本不懂参评人员的材料,只能数数,几篇文章,因子多少,课题几个,至于到底是什么水平,根本没有人关心。学校层面的评委是由个学院院长和行政官僚组成,更加不懂其他专业。 能够数数的还算公正,更有甚者,连数数都不愿意,直接由关系远近投票。 外单位同行评议环节基本上不占什么分量,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把手领导说了算。 请问如何设计评审程序,才能使职称评审真正回归到学术评价的初衷上来?
2012-05-03 09:02
本期嘉宾
黄智勇:美国的Tenure(副教授)和正教授的评定是系里投票, 主要参考校外4-5名同行评定(校内不能超过1名)。 然后院里有评审委员会(5个人左右), 最后院长, 校务长, 校长, 董事会同意。 后面3步基本是走过场。 前面3步最重要。 如果4个校外有2个不同意, 就没有戏了。
2012-05-03 09:14
vvone:对彭渤 据我的片面了解,公关在评审中占有非常大的作用,一个教师可以不用科研做得特别棒,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在评审职称时起关键的作用。如何避免私人关系在评审中起作用?
2012-05-03 09:11
本期嘉宾
彭渤: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但要真正杜绝这种人际关系起的作用,要靠大的社会环境起作用。
2012-05-03 09:14
sstone2009:对陈安 很简单的问题:人事制度改革!你行,你做老板。你有能力,老板聘你。你可以,教授或经理聘你。 大家讨论、争论这个现象,毫无意义,你既改变不了,也回避不了。 呵呵!
2012-05-02 23:49
本期嘉宾
陈安:改变是逐渐的,我们大家的努力积聚多了总会促使政策有所变化,否则,真是如毛泽东所说“长夜难明赤县天”了。我个人对于改进改善改革还是持积极的态度,尽管速度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快。
2012-05-03 09:13
zymgood:对喻海良 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 如果评审都能不靠关系,就不会有是非了
2012-05-03 08:48
本期嘉宾
喻海良:如果有一天,人们都站出来反对“某某某提前给我打电话了”。就有希望。
2012-05-03 09:13
nanofsl:对喻海良 打架更能暴露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估的问题,我倒是希望改革来得更猛一些,从我学习的过程看,大多数的教授都是在混,名不副实啊
2012-05-03 08:17
本期嘉宾
喻海良:我也是希望中国教育界目前存在的问题暴露的越早越好。否则,有一天成为了毒瘤,可能是要致命的。至于很多教授在混,我也很有体会。前些年教授数量发展过快,现在带来极大副作用。要把这个阶段发生的问题完全消化,可能需要教育界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个现象,其实和环境污染和治理污染一样,污染易,治污难。
2012-05-03 09:12
bywindlw:对喻海良 这里面肯定有制度的问题? 美国的tenure制度,实行那么多年,那么残酷,却很少听见有人评不上tenure就打人!当然也不会像中国现在这样,一下子就给一个本科生教授职称!两种行为都是对教授制度极大的不尊重!
2012-05-03 07:26
本期嘉宾
喻海良:当然有制度问题。现在职称评定有时候是按照某个领导喜后决定。有时候,我也感觉中国的教授并没有得到“教授”应有的尊重。
2012-05-03 09:12
zhongwen123:对陈安 很多人长年累月不上讲台,也得到了教授职称,而那些长年累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却限于各种条件,一次又一次地与其渴求的职称失之交臂。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些管理者容易得到教授的职称,而普通老师却十分地难?现行的社会体制不变革,这种打人的现象仍将存在,且永远存在,直至这个社会灭亡。
2012-05-02 23:05
本期嘉宾
陈安: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才使得大家特别关注因为评职称而出现打人事件。打人不对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打人者竟然在相当大的一个人群中会得到同情,我们得思索土壤的问题了。
2012-05-03 09:11
labsteam:对彭渤 彭教授不必对中科院的职称评定乱放厥词好不好。你以为中科院是世外桃源?中国高校和中科院的职称评定有什么本质区别吗?什么取消了职称评定,请问你怎么个取消法?
2012-05-03 09:09
本期嘉宾
彭渤:中科院的聘任制应该是比较先进的。内中的问题可能也有中国特色。大背景之下,有些问题很难说。请见谅。
2012-05-03 09:11
hmaoi:对喻海良 美国终身教授的评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我们为什么不学一学美国终身教授的评定办法呢?
2012-05-03 03:52
本期嘉宾
喻海良:美国的终生制教授评定是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然而,中国现在的高校教师队伍中有不是终身制的吗?对于为什么不学美国的评定办法,只能说,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在国情原因。我们不可能一下子颠覆过去的模式,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国外有些“花”很漂亮,但移植到中国,可能就要变成“野草”了。有句老话,“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 当然,我们要把他们好的地方、思想引进过来。
2012-05-03 09:11
sstone2009:对喻海良 很简单的问题:人事制度改革!你行,你做老板。你有能力,老板聘你。你可以,教授或经理聘你。 大家讨论、争论这个现象,毫无意义,你既改变不了,也回避不了。 呵呵!
2012-05-02 23:49
本期嘉宾
喻海良: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现在的高校有一句话很流行,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因此,要改变这种错误理念,必须讨论,必须要更深层次的讨论。
2012-05-03 09:10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