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如水龙迪: 为什么我提出的问题三位专家没有一位给我回答呢?是提问不正确吗?
2013-04-22 10:43
本期嘉宾
龙迪:时间有限,不是我的专业,我就不回答啦。
2013-04-22 10:58    
JoeyXu龙迪: 灾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都有什么典型特征,心理救援工作该如何开展?
2013-04-22 10:24
本期嘉宾
龙迪:灾后造成的心理冲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恐惧、焦虑带来的压力反应。受灾者在初期(灾后3个月)需要通过保证生命安全、安置生活(睡眠、进食)、与家人团聚、以及各种身心减压活动,来稳定情绪、化解恐惧感。这些工作做得好,大多数人不会留下心理后遗症。
2013-04-22 10:58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各位网友和嘉宾老师,大家好!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和嘉宾老师的热心回复,因时间关系,本次访谈即将结束。网友可以登陆嘉宾老师的科学网博客继续交流!
2013-04-22 10:56
zhangzhi邱泽华: 余震的概念仅仅是名词(如你说:部长或领导)而已,没有成因意义?
2013-04-22 10:50
本期嘉宾
邱泽华:我想说的是,同样一个词,不同的人用的时候可能是不同的意思。所谓一词多义。偷换概念、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等等,往往就是由此而生。
2013-04-22 10:55    
echo龙迪: 在电视报道中看到很多镜头,如让坐在街头正在缝针的灾民接受电视台采访,打着吊瓶满脸都是伤的孩子,血肉模糊的被抢救者,这些会对灾民或者普通收视群体造成怎样的影响?电视台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应该遵循怎样的规范?
2013-04-22 10:30
本期嘉宾
龙迪:的确,电视镜头呈现创伤场面,会对受众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对于经历过地震的公众,或者之前有相似的创伤经验的公众,还可能唤起他们的创伤记忆。但是,新闻也有记录真实历史的责任,不应该删除所有让人揪心的镜头。不过,电视台可以在播报这些镜头时,提醒观众:当心理难受不想看时,可以不看。另外,最好插播一些与地震无关的、让人安心的内容,
2013-04-22 10:52    
心静如水邱泽华: 为什么我提出的问题三位专家没有一位给我回答呢?是提问不正确吗?
2013-04-22 10:43
本期嘉宾
邱泽华:我记得回答了。
2013-04-22 10:50    
vvone邱泽华: 此前地震专家们有认为,龙门山西南段在512地震中没有打通,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大,这几年地震局在这一区域做了哪些工作?
2013-04-22 10:07
本期嘉宾
邱泽华:专家的意见也各不相同。 我不能代表地震局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3-04-22 10:50    
心静如水李震: 为什么我提出的问题三位专家没有一位给我回答呢?是提问不正确吗?
2013-04-22 10:43
本期嘉宾
李震:会不会几年后又出现像汶川以后的芦山地震,其实还是地震预报的问题。邱老师对地震预报的问题已经有回答了。
2013-04-22 10:50    
vvone邱泽华: 汶川地震后,国家投了很多钱做地震研究,监测预警工程,5年来,这些研究有哪些新的认识,监测预警工作取得了哪些进步,在这次芦山地震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013-04-22 10:36
本期嘉宾
邱泽华:看到凤凰卫视报道说雅安地震有预警。起了什么作用还不清楚。
2013-04-22 10:48    
meixianghao龙迪: 龙老师,据我所知,心理所在汶川灾害长期在北川等地开展心理援助,目前这项工作有没有得到当地百姓和地方政府的认可,心理专家们有哪些发现和认识?
2013-04-22 10:27
本期嘉宾
龙迪:请到心理所网页首页看相关内容。www.psych.ac.cn
2013-04-22 10:46    
科学网编辑部邱泽华: 新浪网友@洋葱芯芯 :为啥这些地方观测点非常稀少呢?这些地方地震频繁,震后次生灾害严重且多,交通不便救援难度又大,难道不应该多设观测点才对?
2013-04-22 10:41
本期嘉宾
邱泽华:建一个观测点并不容易。需要很多条件,交通、电力、安全、等等,还要长期维护。
2013-04-22 10:46    
echo龙迪: 心理援助者是应该在地震发生第一时间进入灾区,进行心理支持,还是可以缓一缓,等灾情稳定了之后,再去?
2013-04-22 10:32
本期嘉宾
龙迪:我们参与512地震心理援助的经验是: 首先:心理援助,应该是组织的工作,而不是个人的工作。因此,要看你所在机构的目标和意图。 其次,512过来人告诉我们,受灾者都需要心理支持,最安全可靠的心理支持,来自身边人和政府。第一时间的心理支持来自生命救援、与亲人团聚、有安稳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外面的心理援助者 心理援助,是回应受助者的需要,因此,你们需要询问当地有关部门,是否需要外人介入,何时介入为好。
2013-04-22 10:43    
科学网编辑部邱泽华: 新浪网友@亢云开 :把重点放在确定地震带吧,然后城市规划时直接避开,不就省去这么多的麻烦了嘛。如果城市已经在地震带上,就规划新城,逐渐搬迁。预防比预报更可靠,更有效。
2013-04-22 10:20
本期嘉宾
邱泽华:城市建设应该避开地震带。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城市都在地震带上。十几亿人都避开地震带,我们的居住就更拥挤不堪了。
2013-04-22 10:42    
vvone邱泽华: 芦山地震之后余震不断,能量持续释放,您是否认同日本专家的观点,即灾区还会发生6级左右的这样较大的余震?
2013-04-22 10:34
本期嘉宾
邱泽华:这不一定只是日本地震学家的看法。7级地震以后发生6级的余震应该是很正常的。反过来说,不发生也正常。
2013-04-22 10:38    
ssawee李震: 当地的建筑抗震标准是多少?
2013-04-22 10:24
本期嘉宾
李震:我不掌握这方面信息,当地地震局和建筑管理部门一定有。
2013-04-22 10:38    
liuli66龙迪: 如果有人(特别是孩子)亲眼亲人在地震上丧生,如何对其进行心理治疗?
2013-04-22 10:27
本期嘉宾
龙迪:经历丧亲的哀伤,是自然反应,是健康的。如果没有发展成复杂哀伤(病理性的),一般不需要心理治疗干预。 走过哀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丧亲者需要有人陪伴,在最艰难的时候,需要保证饮食、睡眠和休息。在需要说的时候,有人聆听、理解,而不是评判或安慰(否认当事人感受)。这样,当事人内心自我疗愈的力量长出来,就会有能量与逝者重建连结,并重建生命的意义。 孩子的心理反应,一般会受家长和老师的情绪反应影响。因此,在丧亲初期,需要有亲属帮忙照看孩子,免得孩子以为活下来的亲人会遗弃自己。更详细的内容,请看《当绿叶缓缓落下》一书(译名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3-04-22 10:37    
ssawee邱泽华: 当地的建筑抗震标准是多少?
2013-04-22 10:24
本期嘉宾
邱泽华:这是烈度区划的任务。我不从事这种工作。汶川地震后,曾经听到陈颙院士质疑这种区划的准确性。 无论如何,这是在南北地震带上。应该比较高。
2013-04-22 10:29    
心静如水龙迪: 专家们好! 我我是一名从灾区走出来的一个普通市民。再难已经降临,我目前非常担心的是芦山地震后,对于附近的石棉、甘孜的大断裂带有没有引响?会不会几年后又出现像汶川以后的芦山地震?
2013-04-21 20:44
本期嘉宾
龙迪:当下的恐惧,是可以理解的。请及时跟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布的相关消息。化解当下的恐惧。不必担心未来的恐惧。我们在512地震心理援助的经验是:学习活在当下。每一个当下过得好,连起来,就是美好的未来。张德芬在她的小说中借一个老者之口说过:世上有三件事:自己管的事,别人管的事,老天管的事。自己的事,要自己承担责任,管好!别人的事,别人允许我们管,才能去管。老天的事,由老天来管,我们放手。我们管好自己的事,在别人需要我们帮忙时提供帮助,已经够啦。
2013-04-22 10:28    
meixianghao李震: 请教李老师,有个观点认为这次震级相对较小,灾情和伤亡情况不会有汶川地震那次大?遥感初步的结果是否有所验证?
2013-04-22 10:19
本期嘉宾
李震:这个观点可以确认。遥感初步的结果表明这次地震的灾情和伤亡情况不会有汶川地震那次大。
2013-04-22 10:28    
JoeyXu李震: 相比较汶川地震,遥感监测和评估技术有了哪些进步?我们现在灾区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能达到什么水平?灾情评估的准确程度如何?
2013-04-22 10:13
本期嘉宾
李震:相比较汶川地震,遥感监测的机制有大幅提高,响应时间和分析能力有了进步,卫星和航空的传感器都有进步。灾情评估的模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性有提高。
2013-04-22 10:25    
科学网编辑部邱泽华: 新浪网友@ShiaGen:地震有无甚至震级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但预测准确的发生时间目前人类做不到。目前世界上抗震最先进的国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速报:第一时间将已经发生的地震告诉周边的人,赢得几秒到几十秒的保命时间;建筑抗震,因为地震有无甚至震级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
2013-04-22 10:19
本期嘉宾
邱泽华:你说的速报应该是预警。二者有所不同。 预警则上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核电站、高铁等设施的安全运行而言。 但是,要看到它的作用,也要看到它的代价和风险。 预警特别对于距震中比较远的地区有效,但是距震中远的地区受灾害也小。 一旦技术成熟了,预警系统可以布设在有可能发生地震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一些特别需要设防的地区。不应该一哄而上。 国家的重点已经越来越转向抗震设防,加强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重要变化。另外还要加强供水、供电系统的抗震能力。
2013-04-22 10:23    
liuli66龙迪: 能否举一个例子说明心理治疗有效?谢谢
2013-04-22 10:19
本期嘉宾
龙迪: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本书的内容
2013-04-22 10:22    
vvone龙迪: 龙老师您好,请问媒体有关地震灾害的报道,对灾区人民和普通公众会产生什么心理影响?应如何积极干预或自我调整?
2013-04-22 10:09
本期嘉宾
龙迪:媒体的责任,是向公众播报已经发生的社会事件,尊重公众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知情权。不过,心理反应是非常个人化的,个人有权根据自己心理承受能力,选择“看”或“不看”某些报道。灾难报道,本身也可以是一种产生心理创伤的刺激,让人回忆起过去的创伤经历。因此,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决定看或不看灾难场面。即使看,也不要看得太多。心里不舒服时,要和身边的家人、朋友谈论一下,同伴分享,可以化解对心理的负面影响。另外,也别忘了看看身边的树和草。灾难,带来生命的伤痛,但生命在我们身边仍在延续。
2013-04-22 10:21    
sensing29邱泽华: 李四光在邢台和河间地震后根据地质力学曾预测下一次地震可能发生在唐山一带,10年后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因此根据地质断层结构和地应力的转移有可能预测下一次发生地震的地点.这次卢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同属龙门山断裂带,与地应力的转移关系较大.目前虽然不能准确预报何时何地发生地震,是否可以在空间上预测何地发生较大地震,从而对这样的地方加强监视.
2013-04-22 10:05
本期嘉宾
邱泽华:理论上可行,实践上也有困难。
2013-04-22 10:20    
vvone邱泽华: 看到有专家说,此次雅安芦山强烈地震比汶川大地震更复杂,请问几位老师怎么解读这句话?
2013-04-22 10:10
本期嘉宾
邱泽华:我不能同意这种说法。地震都很复杂,每个地震的复杂程度我们都说不清楚,怎么能比较呢?
2013-04-22 10:18    
王连军邱泽华: 向邱泽华提问: 地震是地壳(板块)应力释放的结果,这一结果可以形成褶皱山脉、板块在垂直和水平向上的位移。地壳应力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地球冷却收缩产生垂直应力,二是地球演化产生水平应力,可造成板块水平位移。请问目前在地震研究中是否建立一个标准理论模型?
2013-04-22 09:20
本期嘉宾
邱泽华:模型可以建立,问题是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真实。
2013-04-22 10:16    
dongzg101邱泽华: 请问,下面有没有石油?这地震不是找私有的一种手段么?
2013-04-22 08:39
本期嘉宾
邱泽华:地震勘探是一种手段没有错。谁做了分析才能给出答案。
2013-04-22 10:15    
meixianghao李震: 请教我们现在的遥感影像解译,能否对芦山地震灾情做出初步评估?
2013-04-22 10:01
本期嘉宾
李震:目前,我所科研人员对震区房屋损毁、道路破坏、次生灾害等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估,已先后向有关部门提供专报。
2013-04-22 10:15    
lvdewei12345邱泽华: 雅安地震究竟与三峡水利工程有没有关系?
2013-04-22 10:06
本期嘉宾
邱泽华:我认为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不可能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可靠的答案。
2013-04-22 10:14    
vvone李震: 芦山地区预报有雨,遥感数据现在能否对灾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出判断?
2013-04-22 10:03
本期嘉宾
李震:遥感数据可以通过判读、分析发现潜在的隐患,为预警提供支持。
2013-04-22 10:14    
yalung龙迪: 龙教授好;想请教中国大陆对震灾区民众之灾时心理抚慰及灾后心理重建如何进行?汶川地震后我看过一些问卷结果的论文数据,但无法得知在受灾当下有辅导与无参与辅导对灾后生活行为之差异性,您的了解为何?
2013-04-22 08:31
本期嘉宾
龙迪:据我所知,512地震至今,抚慰灾区民众的心理有很多部门、多种方式。比如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社工服务、社区发展等。好的心理辅导一定是有用的。这里的“好”,是指回应受灾者的需要,而不是服务者的需要。另外,帮助受灾者与身边人重建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013-04-22 10:13    
karlmarxli邱泽华: 怎么四川那个地方老是地震
2013-04-22 08:24
本期嘉宾
邱泽华:地震是地壳的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形也基本上决定于构造运动。看一下四川地震区的地形图就知道那里的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因此地震相对比较多。
2013-04-22 10:12    
sensing29李震: 李四光在邢台和河间地震后根据地质力学曾预测下一次地震可能发生在唐山一带,10年后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因此根据地质断层结构和地应力的转移有可能预测下一次发生地震的地点.这次卢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同属龙门山断裂带,与地应力的转移关系较大.目前虽然不能准确预报何时何地发生地震,是否可以在空间上预测何地发生较大地震,从而对这样的地方加强监视.
2013-04-22 10:05
本期嘉宾
李震:从空间预测何地可能发生较大地震,是构造分析的基础,是遥感地质应用的重要部分。
2013-04-22 10:12    
张海霞邱泽华: 为什么不请嵇少丞教授做访谈嘉宾?我觉得他对地震的研究和科普是做得最好的.
2013-04-21 22:46
本期嘉宾
邱泽华:我同意请他来。
2013-04-22 10:11    
zhangzhi邱泽华: 嵇少丞说: 从流变学角度看,一个地区余震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主震后断裂带岩石力学性质的恢复,就像前面那个例子中,体积减小一直到瓶子里黄豆最紧密堆积为止。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9公里,在这么大深度上,压力高达500多MPa,主震瞬间在岩石中形成的破裂空隙是无法持久的,很快就会被假熔岩、压溶-沉淀矿物(方解石、石英等)胶结,岩石剪切强度和渗透率用不了几年就会基本恢复。但是,近地表几公里的浅部地壳(<4-5 km),断裂带岩石的强度和渗透率恢复一般较慢。所以,从地质角度讲,那些震源深度十几公里的地震不可能是几十年或几百年前地震的余震,而是断裂的重新活动。 所以, 芦山地震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 ========================= 我的问题是:汶川地震与雅安地震相差几年?
2013-04-21 20:49
本期嘉宾
邱泽华:接近五年了。 我觉得不必太在意这种名词争论的胜负,知道双方的意思就可以了。 我们研究所有个科技发展部,领导可以叫部长。此部长非彼部长,没有什么好争论。
2013-04-22 10:10    
zhangzhi邱泽华: 日专家称雅安震区可能有6级余震 据日本新闻网4月20日报道,日本地震专家指出,4月20日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级地震应该属于2008年汶川8级大地震的余震,并认为今后这一地区还将会有6级余震发生。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加藤照之(测地学)表示,雅安地震发生于龙门山断层带西南端,与2008年发生的8级大地震属于同一种逆断层型,应该属于08年大地震的余震。 加藤教授称,龙门山断层带属于活动不频繁的断层,因此在2008年大地震发生前一直不被人注意,而在其附近确有比较活跃的活断层。 加藤教授还指出,这一地区今后还有可能发生6级规模的余震,必须予以注意。(原标题:日本专家称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余震 还将有6级余震) ====== 雅安地震究竟是不是汶川地震余震? 余震的明确定义是什么?
2013-04-21 20:52
本期嘉宾
邱泽华:一般说来,余震应该发生在主震断裂范围内。但是,即使是汶川地震,其东南端的一些人们公认的余震,是否严格发生在主震的断裂上也很难说。 加藤先生是日本地震学界的权威学者,陈运泰先生是中国地震学界的顶尖学者,他们说芦山7级地震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应该是就其成因联系而言的。
2013-04-22 10:09    
dongzg101龙迪: 有没有麻将坐卖,听说汶川地震打麻将的心理最好!
2013-04-22 08:40
本期嘉宾
龙迪:灾难对人造成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恐惧情绪。因此,灾后初期,能够让人安心、安体、情绪稳定的办法,都有助于心理恢复。特别是与身边人一起做的安心活动,更可以增加人们的安全感。麻将,是四川朋友喜爱的群体游戏。可以用作安心方法之一。不过,如果玩麻将时间很长,身体疲劳;或者大家论输赢,激起愤怒,就不能达到恢复情绪、休整身心的作用。
2013-04-22 10:08    
心静如水邱泽华: 专家们好! 我我是一名从灾区走出来的一个普通市民。再难已经降临,我目前非常担心的是芦山地震后,对于附近的石棉、甘孜的大断裂带有没有引响?会不会几年后又出现像汶川以后的芦山地震?
2013-04-21 20:44
本期嘉宾
邱泽华:我知道的不比你多很多。应该有一定的关系。有备无患吧。
2013-04-22 10:07    
schwaitser邱泽华: 这次震前是否已经监测到了相关异常?
2013-04-21 20:24
本期嘉宾
邱泽华:尚未看到明显可靠的异常变化。周围只有一个姑咱台比较近,还受旁边施工严重影响。
2013-04-22 10:04    
topzhf邱泽华: 1 地震是否可以进行预报,使用地应力方法预测准确性如何。 2 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异同点及其相关性。
2013-04-21 20:14
本期嘉宾
邱泽华:原则上,我一直相信既然下雨能预报,地震也应该能预报。 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还没有普遍适用的可靠方法。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这次芦山地震,都没有预报。如果说地震能预报,那么地震局为什么不预报呢?地震局不会那么不负责任,主要是没有能力负这个责任。特别是,这些地震发生在观测点非常稀少的地方。 有些地方观测点比较多,也许能捕捉到一些曾经发现的地震前兆现象,可能给出某种地震预报,就像海城地震那样。
2013-04-22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