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中国最惨博士后
中国最惨博士后
近日,“堂堂博士后王天旭,为什么成了老赖?”这一新闻话题受到网友强烈关注,王天旭被封为“中国最惨博士后”。科学网定于11月26日10:00——11:00举行在线访谈,邀请北师大李小文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吕喆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林中祥教授、波恩大学庄呈展博士作为嘉宾与网友对此话题进行讨论。
访谈内容(共959个问题,201个回复)
gackmol:对林中祥 难道非得逼着中国的博士、博士后都不搞科研,去做生意吗?有时候真在反思辛辛苦苦读博又做后是否值得??
2013-11-26 10:17
本期嘉宾
林中祥:所以大家要进行选择。有供求关系的。刚解放小学毕业就可以做小学教师,现在呢。我们大学毕业时,本科可以到大学做教师,现在呢,博士还不太行。要正确认识这些。自己选择。
2013-11-26 10:19
gisbase:对李小文 博士后这么久竟然没有存款,这点值得怀疑?应该调查南航。其实,在中国,学生是弱势群体,项目中关于学生劳务都是一句空话,一查一个准。另外,博士后待遇和在职教师应该差不多,怎么可能没一点积蓄?查南航对博士后待遇落实情况。
2013-11-26 10:15
本期嘉宾
李小文:请李书记老师回复。
2013-11-26 10:18
gisbase:对林中祥 博士后这么久竟然没有存款,这点值得怀疑?应该调查南航。其实,在中国,学生是弱势群体,项目中关于学生劳务都是一句空话,一查一个准。另外,博士后待遇和在职教师应该差不多,怎么可能没一点积蓄?查南航对博士后待遇落实情况。
2013-11-26 10:15
本期嘉宾
林中祥:好几年前好象出站,他失业几年了吧。我没有细看。好象几年没有工资。
2013-11-26 10:18
yalebulldog:对李小文 大家应不应该采取集体行动,跟电视台抗议马赛克的事情?
2013-11-26 10:14
本期嘉宾
李小文:群体事件能避免要避免。法律程序好些。
2013-11-26 10:17
yalebulldog:对林中祥 大家应不应该采取集体行动,跟电视台抗议马赛克的事情?
2013-11-26 10:14
本期嘉宾
林中祥:最好不要这样。如果王博士这样,大家支持就行了。媒体过份了点,但还没有到无良。
2013-11-26 10:17
dingdehao:对吕喆 45岁的博后,都有家庭了,要承担责任,还啃老,三观是不是有问题?
2013-11-26 10:15
本期嘉宾
吕喆:至少还需要成长,需要学会担当。
2013-11-26 10:16
yexiangyu:对庄呈展 我觉得王博士是属于没踩对步点的人。。到后面,自己都皮掉了,有点陷入自我的希望之中。问题其实还是出在畸形的教育体制上。前几年一窝蜂进高校,很容易。。我们课题组也是,以前毕业的都去高校,现在毕业的都去企业了
2013-11-26 09:39
本期嘉宾
庄呈展:这又是点到了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我们假设将高校教育职位市场也看成一个单纯的市场来看的话,这个市场肯定不是高度市场化的。每年产生多少博士总量的数据的获取(可能较为容易些,但是更重要的每个专业上产生多少博士的数据却可能比较难),每年这个市场会产生多少工作岗位的数据。两个数据对碰的话,很可能,中国现在和未来,都与世界较为发达国家一样,是比较饱和的状态。那么供给是高于需求的情况下,如果供给与需求比是在良性竞争范围(比如1.2:1)的话,或许能够促使整个市场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这还是很理论化的,因为每个专业的情况还很不同;专业在现在时代发展的变化也很剧烈。)。但是这个数据比是跌入了恶性竞争范围的话,其实是很容易伤害到整个市场水平的。原因很简单,过分竞争后比较的依据就无非两个了:1.数文章数量;2.比较谁的关系。2不必说,1的话,完全按照数量来比较的制度在短期内是能起到促进作用的,但是长期来看也不合适,特别是对于新鲜博士毕业市场。因为博士阶段的训练仍然是学术训练的第一步而已,但是从这一阶段,就过分恶性竞争数量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一方面博士阶段研究方向过窄,另外一方面一部分非常厉害的博士学生也很努力但是却在耗费自身的身体健康来换取学术荣誉(这个是最令人可惜的。),当然也可能导致学术作假等等负面情况的出现。
2013-11-26 10:16
dingdehao:对李小文 45岁的博后,都有家庭了,要承担责任,还啃老,三观是不是有问题?
2013-11-26 10:15
本期嘉宾
李小文:这个最好问政治课老师。
2013-11-26 10:16
mybelief:对李小文 某些人总想把问题的重点引到王博士优不优秀上面,首先我也承认这个问题客观存在,需要面对。但是我更关心的是这个社会对博士(后)群体的态度,读了很多年书才发现把尊严都读没了,真是可悲。读书人从书里学到了隐忍,学到了风度,但这些东西却要被无知,被无赖践踏的一无是处。王博士对于中国科研的现状的描述句句中的,那些不了解其中曲折的,就不要大言不惭了。
2013-11-26 10:11
本期嘉宾
李小文:同感。
2013-11-26 10:15
xuexiyanjiu:对吕喆 一个事故背后,是1000个隐患;一千个隐患的背后,是1000个准隐患。一个45岁的博士后还在啃老,其背后,暴漏的是什么? 能考上大学、能考上硕士、能考上博士,说明他很会考试。为什么这么会考试的人,45岁了还要啃老?
2013-11-25 18:10
本期嘉宾
吕喆:社会上并不罕见的“啃老”,其实是啃老族的个人的选择。不想找工作,或者放弃某种类型的工作而“啃老”,其实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 会考试的人未必都选择“啃老”;如果只会考试而不会其他,则可能除了“啃老”自己不愿意尝试别的选择。“考试”能形成经济,但赚钱过日子的是组织考试和搞考试培训的人,通常都不是被考者(他们是考试经济中的消费者),任谁都无法单纯从考试中获得稳定的收入。
2013-11-26 10:15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