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师生夜话
师生夜话
就《逃离“科研”》话题,其中很多年轻学子、青年教师表达了科研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科学网特别推出“师生夜话”在线讨论(非限时讨论),邀请程代展、张海霞、马臻、王德华、刘庆生、吕喆等几位热心老师与年轻学子、青年教师就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
访谈内容(共1382个问题,767个回复)
changge87:对吕喆 谢谢吕老师的建议,我说的情况确实是真的,因为这个副研也是受大导师约束。这个师妹是个联合培养的学生,自己没有想法,也不动脑子,更不会反对副研的意见。所以那个副研也是得到了听话的双手一样,对她所有试验设计安排的很具体,所以老师想,师妹只要执行,他们都有利。估计最后所有的工作,那个老师也就会给师妹一篇一作的,其他肯定是他自己的。我们以后还是得找机会说清楚这些事情。谢谢吕老师。
2012-12-08 21:28
本期嘉宾
吕喆:原来是“圈地运动”呀!
2012-12-09 06:44
changge87:对刘庆生 老师,您好!我们实验室有一个副教授平时负责我们方向的工作指导,一年前实验室进来一个师妹,很听话,平时不看文献,不用思考的那种,这个老师很喜欢,因为可以作为他的工具,而从来不反对他的意见。现在我们逐渐发现他对我们的工作不大指导了,可问题在于他会跟我们其他每个人要我们掌握的技术和拥有的材料提供给那个师妹一个人用,他们把资源整合后做一些东西。比如我有一个新材料,正在写合成的文章,他已经开始向我要这个材料来用了,可我本来是想自己用这个材料接着做应用;其他人的一些技术也是这样,甚至别人刚摸出的技术还没开始做工作,他就让教给那个师妹,丝毫不考虑我们。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又不想跟大导师说,怕影响我们的关系。该怎么办呢?
2012-12-08 18:39
本期嘉宾
刘庆生:是研究生还是Faculty?只有自己设法沟通,我相信,谁也无法拿走你的学术思想。
2012-12-08 21:46
changge87:对吕喆 老师,您好!我们实验室有一个副教授平时负责我们方向的工作指导,一年前实验室进来一个师妹,很听话,平时不看文献,不用思考的那种,这个老师很喜欢,因为可以作为他的工具,而从来不反对他的意见。现在我们逐渐发现他对我们的工作不大指导了,可问题在于他会跟我们其他每个人要我们掌握的技术和拥有的材料提供给那个师妹一个人用,他们把资源整合后做一些东西。比如我有一个新材料,正在写合成的文章,他已经开始向我要这个材料来用了,可我本来是想自己用这个材料接着做应用;其他人的一些技术也是这样,甚至别人刚摸出的技术还没开始做工作,他就让教给那个师妹,丝毫不考虑我们。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又不想跟大导师说,怕影响我们的关系。该怎么办呢?
2012-12-08 18:39
本期嘉宾
吕喆:这位老师想把你说的那个“师妹”打造成超人么?!把一群学生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整合起来让她一个人去做或者用,似乎很不切实际哦?!如果你们对这种做法都有意见,就直接跟这位老师摊开了去说吧,最好能明确一下每个人做的具体课题、所用材料和技术,尽量搞个比较明确的分界线。这样说开了可能就没这些麻烦了,否则可能把小矛盾积聚成大冲突,那样对谁都不好。
2012-12-08 19:55
iccasliujie:对王德华 中国问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和科研制度有关,好多时候大家都以留校,留所为荣,但据说加州理工为了避免近亲繁殖,90%以上的教授来自于其它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国内 就我看到的来说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场景很常见。对于近亲繁殖的对中国科研的影响您怎么看,然后就是你是鼓励您优秀的学生进入公平但残酷的学术市场还是倾向去把他们留在身边?
2012-12-08 00:07
本期嘉宾
王德华:我鼓励优秀的学生出去闯天下,我曾写过类似的文章“要离开导师去发展”。 近亲繁殖,不是好事情,但有时候对于一些青年学子也是好事情。
2012-12-08 11:55
sheshou123:对王德华 老师,我是一名研一的学生,研一我们要修够34个学分,将近20门课,我不喜欢去上课,感觉好浪费时间啊,想什么英语口语与写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有啥用?我是个学钢铁冶金的,学校非要我选个当代数学或者物理前沿,讲得直迷糊,然后问师兄们咋办,他们说只要你不跟老师打架,都能给过,老师们,您说说那些课有意义么?
2012-12-07 19:48
本期嘉宾
王德华:有些课程有用没用,很难说,但是没有兴趣是很麻烦的。 如果能够满足研究需要,学校允许,导师同意,可以进行一些调整。有些课程是硬性规定,那就只好“忍受”了,最好时间搭进去了,还是有点收获或思考好。 英语写作和口语,很重要啊,怎么也没有兴趣?
2012-12-08 11:52
hushizhi025:对王德华 谢谢王老师回复,我现在跟的老师也是动物所的博士,他是魏所长的学生,他说一切由我来定,要找个好的课题组。我现在做的是分子生态(保护生物学、分子系谱相关)的东西,自己对生态学还是很感兴趣的,尤其喜欢去野外实践与实验结合的。但是又对遗传发育有兴趣,实在是不好确定做什么。我自己想在研究生这几年做出点东西来,不想在研究生期间碌碌无为,所以我想用自己这四年的时间去实践。王老师,您的实验室是否接纳我们这些联培生?我也许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会努力的。
2012-12-07 21:25
本期嘉宾
王德华:我们实验室当然接受联培生,很欢迎啊。 兴趣问题,需要有些经历后认真思考、再思考。 当前,喜欢的就认真去做,做就要有成绩、长学问,慢慢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和喜好了。
2012-12-08 11:49
caojian123:对张海霞 各位老师:一个博士后进站后,合作导师不予任何研究经费(背离了起初答应条件),如何应对这一情况。
2012-12-05 17:09
本期嘉宾
张海霞:What\'s the promise of you to Your post-doc supervisor? What you have done? Don\'t ask more from other, but try to gain more from yourself. Credit is for both of you, not only your supervisor.
2012-12-08 08:18
iccasliujie:对刘庆生 中国问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和科研制度有关,好多时候大家都以留校,留所为荣,但据说加州理工为了避免近亲繁殖,90%以上的教授来自于其它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国内 就我看到的来说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场景很常见。对于近亲繁殖的对中国科研的影响您怎么看,然后就是你是鼓励您优秀的学生进入公平但残酷的学术市场还是倾向去把他们留在身边?
2012-12-08 00:07
本期嘉宾
刘庆生:你说的很对!近亲繁殖是学术发展的大碍。但据我所知,有的学校是无奈之举,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像围城。
2012-12-08 08:16
xiaomao321:对张海霞 老师您好,我是某985高校一名研一学生,大四的时候为了保险选择了内保,可是现在看到考研的同学跟着非常厉害的老师,自己的老师给自己学业上的帮助却不大,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从头研究,也没有老师和师兄师姐的经验和指导。师门师兄弟学习热情也不高,老师横向课题很多,每次研究不深入就会换课题,心情非常低落,学习热情也变得不高。我知道这里很大程度也有自己的问题,自己总是把握不住自己的机会和命运,可是导师还想让我直博,我不知道人生要怎么走,似乎一步错步步错?
2012-12-05 20:26
本期嘉宾
张海霞:What you choose, what you have. Hope you brave enough next time to challenge yourself then you can gain more than your imagination.
2012-12-08 08:16
azheng0121:对张海霞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保送联合培养的研一学生,有两个导师,一个在985院校,一个在中科院,所以我经常手头有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项目在做,导致我心力交瘁,有的时候导师A也会对我说去跟导师B协商把导师B的文章向后面推一推,他的文章要参加973的中期答辩,可是我怕另外的老师不高兴,每次都说没关系我会加班加点做的。有的时候大型计算机的系统不稳定,导师A会让我熬夜做实验,其实我每次心里都很伤心的。项目紧张的同时研一课程也很多。同时我们学校是评奖学金抵学费的,所以研一结束就要求发文章,一篇文章从投稿到见刊一般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研一开始就要往外边投递,而我总觉得自己写的文章还很浅显,这个压力也很大。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我认真地复习了4遍,所有的公式都推导了,可是前面的简述题写得太详细导致交卷的时候耽搁了一会儿也没检查,那门课程的老师在前面说:“抄都抄不完啊!”我知道也许不是针对我,因为还有别的同学也在赶工,可是我还是回去就哭到发烧40度一直烧了4天4夜,而且我每天11点回宿舍,跟宿舍同学交流也不多,她们分个吃的什么的从来不会留给我。我觉得人生好失败,人际交往一塌糊涂,学业也顾此失彼。我觉得读研究生压力太大,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好。
2012-12-05 22:54
本期嘉宾
张海霞:Talk with both of your supervisors first, they couldn\'t make you so crazy, you must focuse on one project, good for you, also good for them. Remember, you are not live for cheering others, it\'s your own life,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responsible for it.
2012-12-08 08:14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