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在线访谈-年轻学者如何做科研
年轻学者如何做科研

9月9日上午10:00-11:40,何毓琦教授将做客科学网编辑部,与科学网网友交流科研经验和体会。 

欢迎大家发布问题,何教授会提前了解大家的问题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解答。

提醒广大科学网网友:本次访谈以探讨交流科研经验为主题,建议大家事先阅读何毓琦教授博客中关于如何做科研的相关博文(何毓琦教授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毓琦

访谈内容(共128个问题,47个回复)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我又临时挑了几个问题,补充问一下何老,像polya的问题。
2011-09-09 11:15
seablow:对何毓琦 Choosing good problems is essential for being a good scientist. But what is a good problem, and how do you choose one?
2011-09-07 14:50
本期嘉宾
何毓琦:很多人对中国出去念书的学生,你本科训练是非常好的,回答问题非常好,但是你对问问题的训练不够,不是不会问问题,我觉得做博士导师,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怎么去问问题,讲讲很简单,问题不懂你就问,你问一个问题出来是有价值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博士导师,你要做到这点肯定要花三四年时间,真的跟学生,每一个周末,每一周有交流,才能慢慢用苏格拉底式的方法,慢慢使他了解,怎么样去问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也不是一言两语可以回答出来,而且我觉得这是做科学家最要紧的学会这一个观念概念怎么去问问题,这个问题问的对。
2011-09-09 11:13
jintuo:对何毓琦 我所在学院的领导搞了个土政策:”教授至58岁以上不得招收博士生,57岁以上不得招收硕士生“,并且以中国式的学院的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这一做法在美国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中会有怎样的consequnce?
2011-09-06 03:36
本期嘉宾
何毓琦:这不可能的,中国有的地方一定要一刀切,一刀切总有坏处的,而且这个事情美国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2011-09-09 11:12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何老的答案是实战中学习是最有效的手段,应该是这样的一句话。
2011-09-09 11:10
toyonline:对何毓琦 何老师,您好!对于科研的新手在刚开始面对一个研究方向时,究竟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然后在实战中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还是应该先学习好相应方向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尤其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一个人的专业背景和所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不适用新的交叉方向。对于这些情况,您有什么建议?谢谢您!
2011-09-09 09:54
本期嘉宾
何毓琦:我给一点个人意见,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意味我必须要学会这个才能考虑这个问题,必须学会这套东西才行,后来发现,要学根本没时间学完,很多事情要下决心,只要不离开你的本行不太远的,你花六个月功夫下去,马上可以做贡献,我的主张是不要太担心。那种认为我的基础不够,要学这些才可以做,可能可以说不好听点,你不敢去做,一天到晚推我要学这个学那个才可以做,问题是你要跳进去,人家说学游泳最好是跳下水再学,喝几口水没关系的,你在外面一天到晚讲游泳理论,不下水,你永远不会学会的。
2011-09-09 11:10
yz2011:对何毓琦 何先生:最近王志国和杨宝峰之间合作论文,出现了撤销的事情。中加两边处理态度差别很大,你如何看待中西科研文化的差异?
2011-09-09 10:15
本期嘉宾
何毓琦:这个事情我根本不晓得,我写了一篇文章,中国人假如一个单位有人出了事情,第一个想法就是家丑不可外扬,我们遮盖起来不要讲,国外的想法就不一样,你做错事是你个人的事情,我要调查清楚,应该处罚处罚,不应该处罚就怎么样,讲清楚,所以单位没有丢人,所以我相信这种处置,我听说加拿大那边处罚得很厉害,把王志国的位置撤销了,几篇文章都要收回来,我相信这个事情大概有一定的道理,不然不会处罚那么厉害,中国方面我根本不晓得了,他是哈工大的,还是哈尔滨大学的?医科大学的?这事情我不清楚,包括杨宝峰院士,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也不是我这一行的,所以很难讲,两方面,文化差别是有,所以处理问题也不一样。
2011-09-09 11:07
本期嘉宾
何毓琦: 去年有一个人写信来找我,我在中国国防大学,国防研究室专门研究侦查潜水艇的轨迹,你可不可以帮我找美国一个地方去学,我说我不可能做到,第一我不晓得在哪里,第二、我帮你忙美国联邦调查局马上会来找我麻烦。
2011-09-09 11:07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网友wenjie99可能他这个问题和专业相关,他可能原来从事涉及到机密的研究,出国以后肯定不能从事原来的课题,只能从事基础研究,全世界都是这样,不是美国针对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针对外国人都会设置很多的局限,我知道美国国家实验室,很多国家实验室,也有叫安全等级,你只能接触到安全等级比较低的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国家机密的高度机密的研究课题肯定是外面人是不能接触的。
2011-09-09 11:06
wenjie99:对何毓琦 何老师您好!我是北航的研究生。我的导师告诉我这样一个情况:很多优秀的学生去国外读博——尤其是美国;可能出于技术保密考虑,那边只让他们做基础科学研究,这些学生原来研究课题就中断了。因此他希望我们留在国内读。对此,您怎么看呢?
2011-09-09 10:40
本期嘉宾
何毓琦:在美国大学,很少的,可以说没有一个大学做国防秘密工作的,他接了以后总是分到外面去。在学校里做的东西,假如一个学校接受你做博士后什么,绝对没有什么基础工作保密工作的分别,不存在的,但是可能你在中国国防大学做了很机密的工作,你到美国去,你说我找个地方继续可以做这样的,大学里没有的,除非你国家,哪个国家说你好,我可以让你来学这套机密工作,那是另外的事情,大学里面没有这种问题。
2011-09-09 11:05
主持人
科学网编辑部: 接下来何毓琦教授将会在线解答网友的问题。
2011-09-09 11:05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手机版 | RSS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Copyright @ 2007-2020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